龐德誓歿不降關羽,曹操感動流淚,即如此忠心,他卻為何拋棄馬超
2022/07/14

龐德作為曹操手下一員虎將,在公元219年,面對來勢洶洶、威名震華夏的戰神關羽,沒有絲毫的退卻、膽怯。

《三國志 龐德傳 》德謂督將成何曰:「吾聞良將不怯ㄙˇ以茍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ㄙˇ日也。」戰益怒,氣愈壯

龐德高喊:「良將不怕ㄙˇ,不茍且偷生,烈士不毀大節來求活命。今天就是我ㄙˇ的日子」。慷慨奔赴戰場,最終不幸戰敗被俘。關羽在勸降無果之后,將其斬ㄕㄚ。

龐德被俘劇照

《三國志 龐德傳 》太祖(曹操)聞而悲之,為之流涕……。

龐德主公曹操聞訊后,被他的忠心所折服,哭泣了起來,痛心自己怎麼又失去了一員忠義虎將。

歷史的劇本走到這里,龐德是有著忠義之名的光輝形象,他為曹家可謂鞠躬盡瘁了。

可問題也出現了,龐德他并不是像夏侯惇、夏侯淵那種在曹操發家之時,就跟隨曹家集團的原始創業班底,他是半路加入。若要更準確說的話,龐德理論上還應該被定義為有污名的「叛將」。

《三國志 龐德傳 》龐德字令明,南安豲道人也。少為郡吏、州從事。初平中,從馬騰擊反羌叛氐,數有功,稍遷至校尉。

龐德作為南安郡狟道縣人(今甘肅省武山縣),是作為馬騰下屬,參與平定羌族叛亂,才得以建立軍功,可以說馬騰是他的第一任老板。后來馬騰ㄙˇ于亂世爭霸中,少東家馬超繼位,成為龐德的第二任主子。

關羽勸降龐德,龐德是誓ㄙˇ不降。但當同樣的事,第一次發生的時候,龐德的選擇卻是截然相反。

馬超劇照

馬超在大西北地區被曹操圍剿,不得不逃到漢中張魯處求庇護。但曹操是一個胸有一統天下之心的人,漢中在他眼中,依舊是必取之地。

當曹操來攻,龐德作為馬超的主要猛將之一,理應幫助主子的盟友張魯打好漢中保衛戰,為主子保住立腳之地,或者是跟隨主子再次「流浪」。然而事實是讓人大跌眼球的。

《三國志 龐德傳 》隨超奔漢中,從張魯。太祖定漢中,德隨眾降。

龐德直接率領自己的下屬投降了曹操,絲毫沒有為了主子ㄙˇ戰到底的決心,作為一名帶兵打仗的將軍,簡直是窩囊到極點。這跟日后,他面對關羽的勸降,表現出的忠義,完全判若2人。

一個人的性格,理論上說,不應該前后反差這麼大。龐德既然有忠心曹操的心,怎麼就沒有忠心馬超的情?

其實,龐德的忠心一直都在。馬超在大西北兵敗,眾叛親離,手中兵士損失殆盡。名聲早已在外的龐德,明明可以另尋新主子,博取大好前程。但他卻依舊伴隨馬超入漢中,可見龐德的忠不曾變,對馬家有情有義。只是馬超的薄情寡義,最終擊潰了他的忠心。

若你想讓1個人對你忠義,像龐德那樣。不能單方面的索取,要讓對方看到自己是重情重義之人。將心比心,只有看到你在身邊人危難之時,可以有情有義的幫助,作為旁觀者的那個人,才會認為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你也會這麼對自己,進而愿意為你奉獻一切。

馬超這個官二代,在情義表現上,可謂糟糕透了。

《三國志·馬超傳》魯不足與計事,內懷于邑,聞先主圍劉璋于成都,密書請降。

馬超投奔張魯之后,作為下屬卻不盡忠義之事,私自帶兵投奔了成都的劉備,而這樣做的直接結果,是慘痛的!他的妻子被憤怒的張魯殘忍ㄕㄚ害泄憤。

《三國志.馬超傳》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張魯。魯敗,曹公得之,以董賜閻圃,以秋付魯,魯自手ㄕㄚ之。

面對馬超對自己的妻子都如此的不講情義,龐德的心是寒了半截。相對的曹操這邊,對龐德可謂是有再造之恩。

《三國志 龐德傳 》太祖素聞其驍勇,拜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戶。

曹操不但沒有嫌棄龐德是「叛將」,還一口氣給了他漢朝武人最高的榮譽之一「封候」——關門亭侯。曹操的這種心懷、信任,足以讓有心人感激不盡。

曹操劇照

《三國志 龐德傳 》德罵羽曰:「堅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龐德在被俘的情況下,依舊不忘歌頌曹操「帶甲百萬,威振天下」,痛罵劉備是「賊」,可見龐德對曹操,是打心底的佩服。這種臨時之時的肺腑之言,做不了假。

馬超讓龐德寒心,曹操給龐德希望。龐德是忠于讓自己,看到未來的人……。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