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本古書記載有司馬懿毒死手下愛將牛金的事,如東晉著名史學家孫盛所著的《晉陽秋》和南朝梁史學家沈約撰寫的《宋書》。
其中,《宋書·符瑞上》這樣寫道:「先是,宣帝有寵將牛金,屢有功,宣帝作兩口榼,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自飲善酒,毒酒與金,金飲之即斃。景帝曰:」金名將,可大用,云何害之?「宣帝曰:汝忘石瑞,馬后有牛乎?」
這里的宣帝就是司馬懿,景帝就是司馬師。這段話的意思是司馬懿手下有位寵將,也就是愛將,叫牛金,屢建戰功。可是司馬懿卻做了一個有兩個口的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相當于酒壺吧,這把酒壺內分為二,互不相通。司馬懿用這把酒壺,裝了兩種酒,一邊是毒酒,一邊是沒毒的酒。
他把牛金召來飲酒。自己喝好酒,倒了毒酒給牛金喝,牛金喝下去就死掉了。牛金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他曾經出生入死、沖鋒陷陣為之效忠的上司,會把他毒死,總之,死得是糊里糊涂。
不光是他死得糊涂,連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也被司馬懿的舉動給懵住了,不解地問:「牛金是員名將啊,可以派上大用場的,你怎麼把他給殺了?」
司馬懿說:「你忘了那瑞石圖上說的,馬后有牛嗎?」
司馬師這才明白了,他的老父親是怕這位牛姓愛將將來像他們取代曹家天下一樣,取代他們司馬家的天下。
那麼,這位對我們來說并不知名的牛金,司馬師怎麼說他是名將呢?這牛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可以從史書中散見的牛金的記載,知道此人的大概情況。
《三國志 曹仁傳》漢獻帝建安十四(209)年,作為南征將軍,鎮守江陵,防守周瑜。周瑜領兵數萬來攻,前鋒軍幾千人率先臨城。曹仁選拔幾百人壯士,讓手下將官牛金率隊出戰迎敵。其它官員和曹仁在城頭觀戰,因為兵力懸殊,牛金帶領的人馬很快被包圍,即將陷沒,曹仁左右的官員都大驚失色。曹仁不顧手下人勸阻,帶領手下幾十個精壯騎兵,出城解救。幾經奮勇拼殺,擊退吳兵,曹仁將牛金眾人救出重圍。
這里雖然說的主要是曹仁的事跡,但我們可從中知道,牛金是曹仁的部下將官,并且應該是位能沖鋒陷陣的猛將。
《晉書 宣帝紀》中記載:魏明帝太和四(230)年,司馬懿和六出祁山進犯天水的諸葛亮在漢陽對陣,司馬懿派牛金帶少量騎兵誘敵,剛一接戰,蜀軍便退,牛金一直追到祁山。
魏明帝青龍三(235)年,前一年諸葛亮已去世,馬岱率蜀軍來犯,司馬懿派牛金率部迎擊,斬首千余級。
魏明帝景初二(238)年,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將領步騎兵四萬征發遼東,誅滅公孫淵父子。
——這是牛金跟隨司馬懿的軍事活動記載。《魏將相大臣年表》牛金升為將軍,史家認為是即是平定遼東這一年之事,其后則再沒有后將軍為牛金的記錄。我們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在司馬懿手下,牛金也是一員主將,一員關鍵時刻能派得上用場的能將。所以司馬師說這位名將以后還有大用。
可就在就在青龍三(235)年十一月,有人在張掖郡玄川(玄川:古河水名,今甘肅西部的黑河,又名張掖河)的柳谷口,于水中發現一塊龜形巨石,石上紋路清晰,顯現出一幅圖畫:在幾匹馬的后面,跟著牛、麒麟、鳳凰,旁邊還有星宿和八卦圖案。當地官員照原圖另繪制一幅,作為「天降祥瑞」,上報魏明帝曹叡,后來此石被稱為「瑞石」,稱此圖為「瑞石圖」、「玄石圖」。魏明帝曹叡還以為此圖是上天認可曹家天下的「祥瑞」之兆,于第二年,下詔書告天下。可曹叡沒幾年就去世了(于239年)。
司馬懿和曹爽同是曹叡的托孤大臣,曹叡把年僅七歲的曹芳(232年-274年)托付給他倆人。后來,司馬懿用計除掉了曹爽,獨攬曹魏軍政大權,代曹篡魏已成必然。司馬懿自己心理當然更清楚。所以,他知道曹叡所說的那個「瑞石圖」瑞兆,不是指的曹家,而是他司馬家。可讓他心下不安的是,幾匹馬后還跟著牛,著實令人討厭。
司馬懿當然會想到,在他「馬」之后,會有一個牛姓之人,會像他取代曹家天下一樣,取代他家的天下。可牛姓中的名人不多,出名的也就牛金這麼一個,又是一員猛將,又是戰功卓著,司馬懿很自然地就把牛金當成懷疑對象了。
于是,他心一橫,管你戰功不戰功,管你名將不名將,想取代我「馬」家天下,那你就得死去。所以,司馬懿略施小計就把牛金給殺掉了。
滿以為,這下「馬」家天下可以長久的司馬懿,卻沒想到,歷史給他開了玩笑,讓他的丑陋和狠毒更暴露無遺。可畢竟人算不如天算,「馬」家的天下還是被「牛」家給奪走了,最終還是成功地「牛繼馬后」 了。
司馬懿把持朝政,他死后,大權傳給兒子司馬師,司馬師又傳給弟弟司馬昭,司馬昭死后,他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魏末帝曹奐禪讓,成立了晉朝,三代后,司馬家篡魏成功。
可是,司馬炎創立的晉朝在他死后多災多難。他死后,傳位給了傻兒子司馬衷,皇后賈南風操持政權,導致了司馬家族自相殘殺的「八王之亂」,不僅讓司馬家的天下大亂,而且使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趁機而起,造成了的「五胡亂華」嚴重后果。
晉惠帝司馬衷受盡凌辱后,被毒死,他的弟弟豫章王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后被漢趙昭武帝劉聰攻破洛陽,司馬熾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后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他的侄子司馬鄴,是為晉愍帝,后來投降漢趙,在受盡屈辱后,也被劉聰殺害,至此,西晉滅亡。
西晉滅亡后,司馬懿的重孫,瑯琊武王司馬伷之孫,瑯琊恭王司馬覲之子,司馬炎的侄子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廷,延續晉朝血脈,史稱「東晉」。一些史書說,這個司馬睿本是「牛」之后,因此,司馬氏的晉朝到此成為「牛」氏的晉朝了,這也正是人們所說的「牛繼馬后」。
因為,在司馬懿害死牛金后,司馬懿的孫子瑯琊恭王司馬覲的妃子夏侯光姬,和府里的一個牛姓小吏私通,生下了司馬睿。有史料說,這個小吏名叫牛欽。所以,司馬睿其實姓牛。因此,司馬睿繼承的晉朝血統,其實應該姓「牛」了。
所以,司馬懿處心積慮為后代創建基業,為 鞏固司馬家族的基業,不惜將自己的愛將殺死,但最終,仍然沒有逃脫「牛繼馬后」的命運,白白地顯示出他的冷酷無情!
——也因此,司馬懿雖然也足智多謀,但后世人對他并沒有多少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