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明星
綜合推薦
動漫影音
    
李光地:康熙知己,雍正偶像,因年輕時一件丑事被罵200多年
2023/01/30

在《康熙王朝》中因朝廷開博學鴻儒科,福建官員將小有名氣的李光地強行送到了京城;李光地并不想入朝為官,被康熙的掌上明珠藍齊兒罵了一頓李光地才決定留在京城。

康熙告訴李光地京城是一個「大染缸」,希望李光地能潔身自好。

但李光地一開始并不明白為官之道,夾在明珠(代表大阿哥胤褆)與索額圖(代表太子胤礽)之間左右為難,不得已下獄;康熙珍惜人才將他帶著一起征討噶爾丹,并再次復起。

復起后的李光地努力向明珠與索額圖學習「為臣之道」,將明珠與索額圖兩位權臣給扳倒,并且在明珠的壽宴上直接大聲讀出了彈劾明珠的奏折。

康熙很清楚李光地有才,但是也夠狠辣,所以在后期將李光地貶到了台澎做知縣。

當然這只是影視劇中的李光地,劇中的李光地跟歷史中真實的李光地差距還是挺大的,歷史中真實的李光地并沒有被康熙貶到台澎,而是一直不舍得讓李光地退休,將其視為知己,并且讓李光地做帝師;正因為李光地做帝師,才得以與還是皇子的雍正有交集,雍正將李光地視為自己的偶像。

如此有威望、受尊重的一位大儒,卻因為年輕時的一件丑事,被罵200多年,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李光地究竟如何?

01 李光地通過一蠟丸成功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李光地的祖籍是福建延平,後來舉家搬遷到了泉州安溪縣。據說李光地的祖上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子李元祥,如此說來李光地還是出身于貴勛家族,不過經過幾百年的歷史輾轉,李光地的家族地位如何就不好說了。

《李光地年譜》:先世居劍州,相傳為唐江王元祥后。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李光地出生于崇禎十五年九月,滿清入關以后,福建便成了南明與滿清對抗的主戰場;即便多年后,福建地區的治安仍舊是十分混亂,盜賊橫行。李光地從小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而且在李光地13歲的時候,家里被盜賊洗劫一空,所以李光地對盜匪這樣的行為非常的痛恨反感。

在《康熙王朝》中李光地比康熙的藍齊兒格格大12歲,康熙有意想要將藍齊兒嫁給李光地;而且李光地是因為朝廷開博學鴻儒科才得以入朝為官,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李光地比康熙都要大12歲,是通過科舉考試入仕的。

康熙三年康熙11歲時,李光地在鄉試中中舉;

六年后因會試成績出眾得以高中二甲第二名進士,這一年李光地28歲。

在同榜的進士中有兩位與李光地的頗有淵源,一位是李光地老鄉陳夢雷,李光地年輕時做下的丑事就是與自己的這位老鄉有關,讓老鄉陳夢雷痛恨了李光地一輩子;而另一位就是徐乾學,徐乾學得以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徐乾學與李光地都是康熙朝時期有名的朝臣,陳夢雷雖然不怎麼出名、結局也不怎麼好,但是因李光地而被我們熟知。

李光地得以榜上有名后,就被選為庶常館庶吉士;在庶常館待了兩年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一職

在《康熙王朝》中李光地第一次出現是在康熙準備收台灣時,康熙的寵妃容妃帶著自己的女兒藍齊兒回鄉省親時遇到了李光地;而歷史上真實的李光地出現的時間還要早,而且還在康熙平定三藩時立下了大功勞;正因為李光地在康熙平三藩時的大功勞而進入康熙的視野,而李光地的這一次大功勞也成為他一生中不可抹掉的污點。

康熙十二年李光地被選為會考的同考官,同年五月份李光地得以回鄉省親。

巧的是李光地的老鄉陳夢雷(福建閩縣人)也回鄉省親,二人結伴同行,一路上互相有個照應。而康熙十二年正是康熙撤藩的關鍵一年,康熙力排眾議堅決裁撤三藩,吳三桂表面上答應撤藩,實際上卻在積極準備反叛。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掉云南巡撫朱國治起兵造反,不過康熙到了次年正月才得到消息。所以對于康熙來說是很被動的,遠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附和吳三桂一起起兵造反,與此同時台灣的鄭經得知三藩作亂趁機攻打福建,并占據了福建泉州,一時間福建大亂。

而康熙忙于應對吳三桂,對福建的情況并不了解。

耿精忠造反以后第一步便是要將福建所有的朝廷命官控制住,李光地雖然不在福建任職,但也是朝廷命官,自然也在耿精忠的名單之中。

李光地很快便意識到不對勁,帶著自己的父母躲到了深山之中,耿精忠多次派人前去招降李光地,但是被李光地嚴詞拒絕了。

但李光地老鄉陳夢雷便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直接被耿精忠抓住,成為耿精忠的幕僚。

李光地不但沒有投靠到耿精忠麾下,而且還盡自己所能收集了不少關于福建的軍情以及鄭經侵犯福建的路線以及部署,寫成奏折放在一個蠟丸中,派人送往京城。

李光地派出的人恰好遇到了內閣學士富鴻基,富鴻基將李光地的蠟丸交給了康熙。

康熙此時才得知耿精忠已經造反,鄭經在侵犯福建,感到非常的震驚。

因李光地及時將消息傳回朝廷,康熙很是感動,立馬派康親王杰書攻克仙霞關,前去收服延平、建寧等地,耿精忠逼不得已才投降了清廷。

可以說李光地從一默默無聞的翰林院編修,一下子成為康熙眼中的大忠臣,開始仕途上的平步青云。

作為二甲第二名的進士,康熙自然知道李光地的存在,但并不是很了解李光地;此次傳遞消息李光地確實在康熙那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過李光地真正得到康熙的重用是在六年以后,因為耿精忠造反后一直封鎖福建,李光地雖然能將情報送出去,但自己壓根就逃不出去。

到了三年后也就是康熙十六年,清軍攻入福州,耿精忠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當康親王杰書的部隊進駐福州以后,下令拉哈達與賚塔征討鄭經,并且找尋李光地的下落。

《清史稿》:師進駐福州,令都統拉哈達、賚塔等討鄭經,并求光地所在。

清軍收復泉州以后,李光地在漳州拜謁拉哈達,拉哈達得知李光地三年的時間里東躲西藏,始終不愿意向耿精忠低頭,便將李光地的經歷告知了康親王杰書:「李光地忠心為國,矢志不渝,即便是顛沛流離仍舊不高其志向,應當被褒獎!」

「光地矢志為國,顛沛不渝,宜予褒揚!」

康親王下令優待李光地,并將其提拔為侍讀學士。

就在李光地準備返回京城上任時,李光地的父親病逝,不得回鄉丁憂守制三年。

如此一來從李光地冒死向朝廷傳遞消息引起康熙的重視,一直到李光地再次返回京城,中間隔了六年的時間。所以到了康熙十九年,李光地才終于再次回到京城。

02 李光地向康熙推薦一人收台灣

不過李光地在丁憂守制的時候并沒有閑著,康熙十七年同安蔡寅部起義軍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開始攻打安溪,起義部隊有萬余人;李光地從當地招募了百余人勇士誓死守衛安溪,致使對方糧草不足安溪才得以解圍。

沒過多久鄭經的部將劉國軒攻陷了同安等地,開始逼近泉州,并且斷絕了清軍的南北援助。李光地當機立斷,立馬派人前去告知拉哈達,另一方面則是從小路出發與自己的兩個弟弟一起對抗劉國軒部的進攻,一直堅持了拉哈達的部隊進駐泉州,擊退了劉國軒。

拉哈達在上報朝廷時并沒有獨吞功勞,李光地得以再次得到優待,擢升為翰林學士。沒過多久,又被擢升為永州總兵。李光地雖然在丁憂守制,但照樣沒有耽誤建功立業、平步青云。

按照大清的祖制,丁憂守制的官員一律要先到吏部報到,然后再由吏部重新安排職位。

但康熙很著急見李光地,還沒等吏部安排,便直接將李光地召進宮里, 擢升為內閣學士。了解清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內閣學士是正二品官,而李光地在離開京城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正七品翰林院編修,離開京城六年的時間居然能一下子升五級,在整個大清也不找出幾個,可見李光地實實在在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清史稿·李光地傳》:康熙十九年,光地至京師,授內閣學士。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地在任內閣學士期間,曾擔任諸位皇子的老師,所以才會跟還是皇子的雍正帝有交集;而且李光地學識淵博,得到了諸位皇子的尊重,尤其是雍正帝將其稱為「一代完人」,很是敬佩李光地。

次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病逝,其子鄭克爽在馮錫范等人的輔佐下繼任延平王之位。在此處提一點:《康熙王朝》康熙收台灣時的延平王是鄭經,其實是錯誤的,歷史上真實的鄭經在康熙二十年便病逝了。

因為李光地在福建待了多年,對鄭經病逝一事還是很敏感的,便對康熙說:「鄭經已經病逝,他的兒子鄭克爽年幼弱小,手下的部將爭權奪利,現在是收台灣最好的時機。」

「鄭經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爭權,宜急取之。」

這一年康熙28歲,三藩已經平定,再加上鄭經等人多年以來不斷侵擾福建沿海等地,康熙早就想收服台灣。但是朝中一直有一部分大臣反對收台灣,比如索額圖(太子胤礽的叔姥爺)認為「台灣孤懸海外,實在是沒必要冒險、花費那麼多的財力兵力」,建議康熙放棄台灣。

但康熙并不贊成索額圖的建議,堅持要收台灣,但滿洲八旗兵勇擅長的是騎射功夫,康熙若是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然需要一位熟悉海戰的人。

李光地便向康熙推薦了施瑯,施瑯確實是一位擅長海戰的優秀將領,只是因為他身份特殊(曾是鄭成功手下的得力助手,因發生一些事情鄭成功不信任、殺了施瑯全家才投靠清廷),一直沒有得到清廷的信任。

李光地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為施瑯擔保,康熙力排眾議將施瑯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并加太子太保銜,開始領兵攻打台灣。

「施瑯習海上形勢,知兵,可重任!」

康熙二十二年施瑯終于攻克台灣,幫康熙立下了不世之功;施瑯之所以能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離不開李光地的推薦。

康熙智擒鰲拜、平三藩、收台灣、征噶爾丹,其中平三藩、收台灣都有李光地的參與,雖然李光地沒有親自上戰場,但其功勞仍舊是不可忽視的。

03 故人歸來,李光地名譽掃地,康熙仍舊對其信任有加

其實康熙在收台灣的時候李光地并不在京城,而是請假將母親送回福建老家;自父親病逝后李光地對母親很是孝順,在家里侍奉母親三年。康熙二十五年李光地再次返回京城,康熙將其授予翰林院掌院學士一職,負責為康熙值講,還負責指導庶吉士。

但僅僅在京待了一年,因為母親患病李光地再次請假回鄉探望母親,康熙二十七年回到京師。雖然這一年李光地被彈劾,也曾引起康熙的不滿,但都沒有影響到他的仕途,十二月份被擢升為兵部右侍郎。

康熙三十年李光地擔任會試的副考官,并且與靳輔等人一起視察黃河工程的情況。

細心的人可以看出李光地并沒有固定在一個職位上,而且不是在一個領域上「術業有專攻」,康熙之所以如此做無非就是想要鍛煉李光地,值得一提的是李光地不管在哪個職位上都能有不錯的成績。

可見康熙并沒有看錯李光地這匹千里馬,康熙三十三年李光地母親病逝,按理說李光地應當回鄉丁憂三年,但是康熙下旨:

「提督順天學政要緊,李光地可以簡行,在任上守制。」

李光地奉旨而行,但孝順的李光地還是向康熙請了九個月的假回鄉處理母親的喪事。喪期滿后,即可官復原職。

在清朝是官員的父母病逝官員要丁憂守制三年,實際上是27個月;若是皇上有特殊的需要官員不守制的話被稱為奪情,只有在很緊急或者特殊的情況才會如此;

康熙之所以如此,可見對李光地極為重視。

次年李光地任工部左侍郎,仍兼順天督學;康熙三十七年被任命為直隸巡撫,因為在任期間治理水患治理的好,得到康熙帝的嘉獎,很快便被擢升為兵部尚書。

而就是在這一年李光地名譽掃地:九月份康熙巡視盛京,流放盛京的犯人陳夢雷(李光地的老鄉)向康熙獻詩,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便下令赦免了陳夢雷,并下旨陳夢雷輔佐皇三子胤祉編書。

在文章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三藩作亂時陳夢雷返回福建省親,被耿精忠活捉,成為耿精忠的幕僚;耿精忠投降以后,因陳夢雷曾歸順耿精忠背叛死罪,在李光地的幫助下得以保住了性命,不過被流放到了盛京;若不是被康熙偶然發現的話,估計陳夢雷就是客死他鄉了。

夢雷以附逆逮京師,下獄論斬。光地乃疏陳兩次密約狀,夢雷得減死戍奉天。

枯瘦如柴的陳夢雷回到京城以后,便寫了一封《與李光地絕交書》,書中提到李光地欺君賣友,天理難容;按照陳夢雷的意思:陳夢雷因為無法逃離福建便私下里找到李光地,將搜集到的情報寫成奏折,交給了李光地,讓李光地想辦法將奏折送到京城;只是沒想到李光地竟然獨吞了功勞。

《清史稿·李光地傳》:光地獨上之,由是大受寵眷。

雖然陳夢雷因李光地的求情沒有被處死,但還是被流放到了盛京;陳夢雷生氣的是李光地對他們倆合作一事只字未提,獨吞功勞。

這一年李光地已經56歲,陳夢雷的《李光地絕交書》對李光地來說可以說是奇恥大辱、名譽掃地;李光地向康熙上書辯解:臣上奏折的時候,確實曾到陳夢雷的家里商量,但他一字未提;至于陳夢雷提到的蠟丸中奏折是他寫的,確實沒有這樣的事情。

李光地當時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深得康熙的寵信;可以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他與陳夢雷的事情一時間成為大家紛紛議論的八卦。

若真如陳夢雷所言的話,李光地確實是一個小人;至于當年李光地給康熙的情報究竟有沒有陳夢雷的功勞我們不得而知,但康熙對待此事的態度確實很微妙, 康熙既沒有定陳夢雷「污蔑朝廷命官」的罪,也沒有斥責李光地欺騙他的罪過,只是讓陳夢雷好好編書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康熙知道李光地在此事上說謊了,但沒有定李光地欺君之罪,完全是因為康熙確實重用寵信李光地的緣故。

若康熙真要定罪的話,李光地仕途就算是到頭了;而康熙將李光地任命為直隸巡撫,讓李光地去治理水患,成功將大家的視線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可見,康熙確實是將李光地視為知己;不過李光地卻因陳夢雷一事,給自己原本名垂青史的一生留下了一個污點(雖然沒有蓋棺定論)。

04 正式拜相,康熙不忍其辭職

不管李光地究竟有沒有獨吞功勞,這一頁都掀過去了,更何況李光地治河治理的很是賣力,辛苦了兩年時間圓滿地完成任務;康熙非常高興,將李光地擢升為吏部尚書。

康熙四十年李光地奉旨前去治理永定河,并且不負康熙重托,解決了困擾京城多年的河務問題;正因為李光地不管在何種職位上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康熙四十四年,已經年過花甲的李光地正式拜相,擢升為文淵閣大學士。

而且康熙對李光地的評價八個字「居官甚好,才品俱優」,可見陳夢雷的事情不管真假都沒有影響李光地在康熙心目中的形象。

康熙晚年對程朱理學很是感興趣,而李光地恰好對此頗有研究,康熙便日日召見李光地進行探討;正因為能日日與康熙探討,李光地對康熙的心思還是很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康熙會將李光地視為知己的原因。

康熙帝:「李光地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

尤其是在康熙廢太子胤礽以后李光地的言行,確實讓康熙很滿意;

康熙雖然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其實面對諸子奪嫡,仍舊想讓胤礽復立太子,但朝中大臣們都在舉薦新的太子人選;在康熙問李光地關于新太子人選時,李光地是這樣說的:「皇上之所以廢掉太子是因為太子病了,既然太子病了就應該好好調理,只要太子病好了便是天下之福。」

李光地此言不僅說到了康熙的心坎里,更加解決了康熙當時面臨得困境。

如此能幫康熙排憂解難的忠臣,康熙怎麼會不重用呢?

不過到了康熙四十九年,李光地因為身體不適向康熙提出辭休,康熙因為立儲的事情郁郁寡歡,實在是不想自己的知己離京遠去,便對李光地說:「見到愛卿的奏折,我心里很是不舒服;老臣們都一個個離我而去;向愛卿這樣的,只有一兩個還在朝中,我現在已經老了,實在是不想再多說什麼。」

「見到卿的奏折,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

但是因李光地堅持便準許李光地回鄉養老;三年后康熙滿六十歲,康熙將李光地接回了京城在千叟宴上給了李光地非常多的賞賜,并讓李光地官復原職。

不過次年李光地再次提出辭休,康熙仍舊不同意,給了李光地兩年的假,讓李光地將家里的事情處理完便返回京城。

康熙五十五年四月李光地返回京城,因為在擬定孝惠章皇后謚號時疏漏了「章皇后」三字,本應被降三級,但康熙還是寬免了李光地。

次年李光地已經76歲高齡,因舊疾復發再次向康熙請辭,康熙讓李光地再等兩年退休,沒想到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死在了任上。因為李光地病逝的很突然,康熙連李光地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很是悲痛。

特地派皇五子恒親王胤祺前去吊唁李光地,并賞賜了黃金千兩,賜予謚號「文貞」。

雍正在做皇子時就對李光地敬佩不已,雍正登基后,下旨李光地入賢良祠,加贈太子太傅。

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歲。皇帝派遣恒親王允祺前往吊唁,賞賜千兩金,謚號「文貞」。雍正初年,加贈太子太傅,祀賢良祠。

結語

康熙將李光地視為知己,雍正稱贊李光地為「一代完人」,可見李光地在康熙、雍正兩朝皇帝的眼里都是股肱之臣,威望極高。

李光地從28歲進入仕途,一直到77歲病逝,將近50年的仕途生涯,幾乎沒有什麼大錯,唯一讓人們茶余飯后議論的就是陳夢雷的事情。

因陳夢雷的《與李光地絕交書》,讓李光地背負了欺君賣友的罵名。

不過縱觀李光地一生的功績:

平三藩、收台灣他都有出謀劃策,

治理河務、興修水利

留下《周易通論》等非常多的著作,確實是康熙朝時期一位不可忽視的名臣。

具俊曄「3.2億江景豪宅」曝光:屋內裝修奢華,和宋慧喬李英愛是鄰居,生活質量非常高
2023/07/23
66歲馮寶寶在大馬買下550㎡豪宅獨居十多年,兒子在內地工作不能陪伴,但是一個人生活「悠閒寧靜,很喜歡」
2023/07/23
吳卓羲前任官恩娜定居法國!曬近照凍齡似少女,住千平豪宅超富貴
2023/07/23
霍建華千萬超跑曝光!與林心如搬億級新居,林心如「上億豪宅讓給舒淇」完全不計較:財力好驚人!
2023/07/23
謝金燕「花上億元搬進豪宅」只為躲避狗仔,19歲兒近照曝光,185公分帥到成為全場焦點,網友:完美繼承好基因
2023/07/23
香港房價有多「瘋狂」?蔡少芬一家5口擠27坪房子,卻算豪宅了
2023/07/23
53歲田麗打扮樸素罕現身,獨住台東豪宅!「種蔬果自給自足」不靠男人:我想照心情過日子
2023/07/23
參觀賈靜雯的豪宅,48歲卻不顯老,家中很亂,到處都堆滿雜物
2023/07/23
7歲小女兒曝光!曾馨瑩住10億古堡「曬逆天長腿」打小白球,「愛女俏皮陪打」萌翻網:跟郭董長一模一樣
2023/07/19
一代女神曾華倩兒子超迷人!24歲林浩賢「從小骨骼精奇」如今2米超過常人,抿嘴微笑太帥了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