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中,有一個文化人的名望雖然沒有孔子那麼高,但是他所培養出來的徒弟卻都大名鼎鼎,商鞅,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個個都是極品人才,出將入相。
鬼谷子只是因為他神龍見尾不見首的做事風格和刻意低調才不被世人所熟悉,但是他的很多話和思想卻同樣流傳千古,影響頗深,現代國際關系中合縱連橫的那一套,中國人兩千年前就玩的很溜了,這都是出自鬼谷子的智慧。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樺櫟紫檀。
不同等級的人,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下等人愛踩人,用惡言傷害別人;
中等人愛擠人,用手段算計別人;
上等人愛幫人,用善良幫助別人。
一個人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由他自己選擇。
選擇不同,結果就不同。
俗話說:「樹大招風。」
當一個人出名有錢時,經常會遭到一些人踩踏。
出名的人沒有任何錯,錯的是那些踩踏他的人。
因為那些人眼紅,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一旦有人比自己過得好,他們就會用惡語謠言去中傷別人。
當年《戰狼2》上映時,成為了國內的人氣影片,票房超過了30億。
這讓這部片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也遭受到很多的詆毀。
有人抹黑他,說他只是打著愛國的名號,拿著美國籍,賺國民的錢。
他的家人只好拿出護照澄清,他的全家都是中國國籍。
在大災面前,又有人罵吳京捐錢太少。
甚至有人還嘲諷他說:
「拍電影賺了這麼多錢,怎麼不捐點錢給我們窮人花花呀!有人才有國!」
可他們卻看不到,吳京在武漢疫情時,自己出錢買物資買救護車,捐去武漢。
那時的醫療物資比錢還重要。
他常說:「我做事對得起良心。」
而那些酸他、指責他的人,什麼都沒做,光靠一張嘴,去踩踏別人的名聲。
就像東野圭吾在《惡意》中寫到:
「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我想,人性中最大的惡,應該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吧!
見別人賺到了錢,就說別人通過不法手段獲利,詆毀別人;
見別人年輕美貌,就說別人通過整容是整容怪,中傷別人。
他們見人過得好,不是去上進,不是去追求,而是去踩踏別人。
抱著這樣的心理,他們永遠都不會過得好。
因為他們踩踏別人的同時,也迷失掉了自己。
人在什麼時候會排擠別人呢?
答案是,在自己的地位或圈子受到威脅的時候。
其實,這也是一種因嫉妒產生的畸形心理。
就像魯迅說的: 「長于排擠者,必大嫉妒。」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陳退休后,回老家養老。
在他老家,每年夏季時,都會遭受水災,每年損失都特別慘重。
老陳注意到這點,便邀請專業人士定制了一種新型的農業模式。
不僅能減少村民的損失,也能提高那個村的經濟收入。
當老陳到村里宣傳時,許多人都響應號召。
唯獨老陳的堂弟不答應,還說老陳只是為了自己牟利。
老陳的堂弟一直是村里的種植大戶。
以前老陳去城里工作生活時,他十分嫉妒,導致兩人的關系也十分不好。
堂弟怕村里其他人超過自己,就編造謠言說,老陳回來就是為了騙村民們的錢。
見識有限的村民們,都相信了堂弟的話,把老陳和他的團隊趕出去。
后來,那個村繼續連年受災,堂弟家的收入也越來越少,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明明是大家受益的事情,因為堂弟的二心,不僅讓老陳的想法落空,也讓他自身的利益受損。
也印證了那句話說:「嫉妒會蒙蔽人的雙眼。」
眼界低的人,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
首先想到的不是合作和學習,而是嫉妒和破壞。
他們會因嫉妒,不管青紅皂白地排擠他人。
這樣的人,永遠只能停留在原地,無法繼續往上爬。
這也是人們常常說的,中等人的思維局限。
陳安之說:「與人競爭不如與人合作。」
競爭,兩敗俱傷;合作,雙方互利。
這其實不僅僅是生意上,在任何事情上都應是如此。
你有難時,我幫你;我有難事,你幫我。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醫院里,有兩個特別優秀的實習生。
在輪轉各個科室后,需要確定他們究竟由哪個科室的主任帶。
兩個人都十分有默契地選擇了同一科室,可那個科室的主任,每年只帶一個人。
所以,主任決定對他們進行考核再決定。
主任分別給他們倆,一人一個棘手的病例。
兩人拿到病例后,十分頭痛。
因為那兩種病,涉及的專業知識多,都有兩人不精通的部分。
他們都想找對方討論,可礙于彼此是競爭關系,又開不了口。
過了幾天,倆人忍不住了,聚在一起討論和相互幫忙,共同去尋找解決方案。
最后,倆人都給出完美的診治方案。
這也驚訝到了主任,因為以往的競爭者,都爭個頭破血流,給的方案都差強人意。
而他們竟然選擇了合作。
他對倆人十分滿意,那年破格帶了兩個實習生。
有句話說:「種善因,得善果。」
你幫人,幫來幫去,都是在幫自己。
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因為眼前的得失,去嫉妒去陷害別人。
而是去學習他人的長處,讓自己優秀;是積極地和人合作,實現共贏。
這才是,真正上等人的做事方式。
在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超過自己或不如自己的人。
不同的人,對此也有不同的態度。
下等人,人踩人,害人傷人終害己;
中等人,人擠人,擠來擠去氣自己;
上等人,人幫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這才是真正的人與人的等級區分。
當你面對那些人,你又會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