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長嘴上都有一條拉鍊,從不隨心所欲地對孩子講話」。
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講話總是不假思索,除了給孩子貼標籤、立flag,就是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甚至還經常用言語傷害小孩的自尊心。一個稱職的媽媽或者爸爸是一定不會對小孩講這兩句話的,第2句話99%的家長都說過,別不信。
語言暴力真的不亞于肢體暴力,肢體暴力傷害的是肉體,而語言暴力直接摧毀了一個人的靈魂。很多時候,家長往往認識不到自己講話的問題,認為不打罵孩子就是自己對他們最大的恩賜,認為孩子就一定要順從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熟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樣的家長往往是十分自私的,他們期盼著小孩成為天之驕子,卻無法正視自己只是凡夫俗子一枚。他們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強加在小孩身上,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無形中對小孩造成了可怕的精神綁架。
「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這道題這麼簡單,你都不會做嗎?」
「為什麼又沒考滿分?」
「怎麼生出你這麼難看的小孩,簡直和你爸一模一樣!」
句句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割在你家小孩的心口上。你感覺爽了,也似乎對小孩進行教育了,卻不知道你在他們心中就像一座陰暗的大山,他們只會越來越想逃避你。
《中毒的父母》這本書曾指出,每個小孩其實都天賦異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他們需要家長的鼓勵,渴望得到認可,沒有誰願意承認比自己差。
「怎麼總是不如你哥哥?」
「看看人家郎朗,5歲時就能演奏卡巴列夫斯基的變奏曲」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規律,不要經常在他們面前誇讚別家小孩多麼棒,要善于發現自己小孩的閃光點,鼓勵和讚美他們,而不是嫌棄和批判,當然,教育小孩是需要耐心的,不要太心急。
正如丹尼爾所說,語言暴力比身體上的傷痕更可怕,其傷害力足夠讓一個人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對于成長中的小孩而言,他們內心是十分脆弱和敏感的,既然選擇生下小孩,就請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小孩,別因為自己的「爽言爽語」影響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