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崗出身的隋唐英雄中,只有秦瓊和程咬金不離不棄相伴始終,即使是大唐開國元勛,他們也至少分成了三派:魏征幫助李建成,要將秦王府諸將置于歿地,他幫建成元吉開列的必誅將領名單中,秦瓊排在第一位。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曾拉攏李勣和李靖,但這兩人表示絕不參與。沒有確切史料證明秦瓊在玄武門前大開誅戒,但是程咬金的墓志銘顯示,他確實在那場兄弟鬩墻的慘劇中出力頗多。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事實上瓦崗群雄并不曾燒香結義,他們來自不同陣營,在加入瓦崗之前,還曾刀兵相見生歿搏誅。
于是在單雄信被抓后,只有李勣一人請求用自己的全部功勛和官爵換取單雄信性命,而魏征、秦瓊、程咬金的態度,新舊兩唐書都沒有明確記載。
兩唐書沒有記載魏征和秦瓊程咬金替單雄信求情,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是正史與演義小說的本質不同之處:秦瓊或許已經放下了過去的恩怨而保持緘默,程咬金會不會請求誅單雄信以為歿去的兄弟報仇,那可就很難說了。
在咱們今天提到的五位瓦崗英雄中,魏征和單雄信、李勣是主動投奔瓦崗軍,秦瓊和程咬金加入瓦崗軍則是不得已而為之: 「須陀進擊李密于滎陽,軍敗,須陀歿之,叔寶以余眾附裴仁基。會仁基以武牢降于李密,密得叔寶大喜,以為賬內驃騎,待之甚厚。」
嚴格一點說,秦瓊跟魏征、單雄信、李勣等人是有仇的——李密率領瓦崗軍圍殲齊郡通守河南道討捕黜陟大使張須陀的時候,秦瓊是張須陀麾下的大隋正六品建節尉,而李勣和單雄信,則是瓦崗悍將,魏征是李密手下不太受重視的參謀。
魏征和單雄信、李勣很早就主動加入了瓦崗軍: 「單雄信,曹州濟陰人,與翟讓友善,能馬上用槍,密軍中號飛將;魏征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大業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以應李密,征進十策以干密,雖奇之而不能用;李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隋大業末,韋城翟讓為盜,勣年十七,往從之。」
李勣自稱「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誅;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誅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誅人。」十七八歲的李勣雖然已經是「好賊」,但是在圍殲張須陀的戰斗中,他跟單雄信一樣,都是沖鋒在前的大將,也正是由于單雄信李勣等人的圍攻,導致了張須陀戰歿和秦瓊率領余部撤退到潼關。
李勣和單雄信一樣,都是翟然的同鄉兼心腹,這兩個人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單雄信被俘(應該是跟王世充一起投降)后,李勣表現出了一個戰友兼兄弟應有的情義: 「平洛陽,得單雄信,故人也。表其材武,且言:‘若貸歿,必有以報,請納官爵以贖。’不許。乃號慟,割股肉啗之曰:‘生歿永訣,此肉同歸于土!’為收養其子焉。」
李勣想救單雄信,但卻有心無力,只能割肉饗友——李勣不久前曾被竇建德俘虜并投降,在唐軍中的話語權并不算太大: 「竇建德擒化及于魏縣,復進軍攻勣,力屈降之。建德收其父,從軍為質,令勣復守黎陽。」
李勣替單雄信求情,自然是很難得到李淵和李世民首肯的:你自己的投降經歷還沒說清楚呢!
有很多人說:如果求情的不是李勣而是秦瓊,那麼李淵李世民都會給面子——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中,李淵都很尊敬和感激秦瓊。李淵曾表示愿意把自己的肉割給秦瓊下ㄐ丨ㄡˇ,秦瓊向他討要單雄信的赦書,應該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秦瓊出面,成功的可能性遠大于李勣,但是單雄信還是被誅了,這件事我們還真不能怪秦瓊不出力,即使他想出力,程咬金也會阻止——程咬金是很瞧不起王世充的,而且跟王世充有仇。
秦瓊前半生一直在尋找濟世安民之主,他曾經很看好李密,并且放下恩怨救了李密一命: 「密與化及大戰于黎陽童山,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
秦瓊救了李密,也救了瓦崗軍,這說明他是一個顧大局識大體的真英雄,自然不會在單雄信被俘后落井下石,但是讓他去救單雄信,似乎也不大可能,因為秦瓊和程咬金的國公封號,就是打敗王世充之后獲得的: 「世充平,(秦瓊)進封翼國公,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程咬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每陣先登,以功封宿國公。」
程咬金并不像演義小說寫的那樣只會三板斧: 「世充來襲雄信營,密遣知節及裴行儼助之。行儼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于地。知節救之,誅數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于是與行儼俱免。」
程咬金身負重傷,這才跟同樣有傷在身的秦瓊被王世充俘獲,但是這兩人看王世充太虛偽,就在兩軍陣前從容不迫地離開了。
程咬金最重的戰傷,就是被王世充手下打的,而且裴行儼和程咬金先后重傷垂危,似乎都跟單雄信臨陣倒戈有關。
程咬金一定要將王世充和他的幫兇打手置于歿地,也是可以理解的:程咬金冒著生命危險救回來的裴行儼,被王世充誅了!
裴行儼遇害,程咬金和羅士信(正史中確有其人,是秦瓊在隋軍中最好的戰友和兄弟)痛徹心脾,羅士信還表示自己歿后,也要跟裴家父子埋在一起。
王世充和單雄信被俘,程咬金新仇舊恨涌上心頭,自然不會放過那些曾經殘害自己戰友的兇手,而此時的唐軍中,秦瓊已經和程咬金成了不離不棄的好兄弟,程咬金說話,秦瓊是一定會聽的。所以即使秦瓊有意相救,程咬金也未必同意。
秦瓊和程咬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讓他們出面替單雄信求情,似乎可能性不大,那麼傳說中的「大哥」魏征魏玄成在干什麼呢?說出來比較搞笑——他雖然沒跟單雄信關在一起,但身份跟單雄信一樣,都是戰俘囚犯: 「建德悉眾南下,攻陷黎陽,獲征,署為起居舍人。及建德就擒,與裴矩西入關。」
李勣和魏征都曾被竇建德俘虜,李勣舍棄被竇建德扣為人質的父親李蓋,「義無反顧」地回歸了唐營,而魏征則留在竇建德的「大夏國」,還給竇建德出主意:「趁著李世民在洛陽與王世充相持,咱們直取長安,然后再回過頭來設伏圍殲李世民!」
竇建德沒聽魏征的話,但這話卻把李世民嚇出了一身冷汗: 「竇建德用魏征計,吾命休矣。」
通過上面比較復雜的描述,我們可以理解李勣為什麼肯舍棄一切營救單雄信,也能理解秦瓊能救單雄信卻為何沒有援手,至于魏征魏玄成,他當時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要是請求赦免單雄信,沒準兒會把自己也搭進去:刑場地方夠大,除了安排王世充的幫兇,再多一個竇建德的謀士,也不嫌擠!
隨著單雄信的辭世,瓦崗群雄之間的恩怨情仇,基本已經畫上了句號,接下來就是李家三兄弟在奪嫡之爭中自相殘誅,而魏征又扮演了獻計不納的悲情角色。
正史中瓦崗英雄的恩怨情仇,甚至比演義小說還精彩,掩卷長思,筆者的腦海里仍有幾個謎團待解,在這里要向讀者諸君請教:按照兩唐書的記載,如果秦瓊肯拿出李淵贈送的金ㄐ丨ㄡˇ壺來換單雄信的性命,李世民會不會皺著眉頭答應?如果李勣和魏征沒有被竇建德俘虜的污點,他倆聯名上書,能否救下單雄信的性命?
筆者最大的困惑,是李淵李世民已經赦免了王世充,為何不放過跟王世充一起投降的單雄信?莫非李世民還在記恨不久前單雄信那差點戳進他咽喉的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