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2歲時,康熙才第一次見到這位孫子,當時不覺就放下了手中的ㄐ丨ㄡˇ杯。后來召見乾隆生母,端詳一番說出四個字,意味深長。
對于一般人而言,說爺爺不認識孫子,那簡直是咄咄怪事。可在古代帝王家,這種事實在不足為奇。
譬如康熙,他一生有35位兒子,雖然夭折率挺高,但成人的也有20位,而這20位兒子給他生下的孫子就有101位之多,外加一批孫女。
所以,在康熙初次見到弘歷這位孫子時,弘歷已經12歲了。而且,這一次相見,還是雍正煞費苦心才得到的機會。
因為皇儲之爭,康熙的晚年幾乎天天失眠,他終日焦慮不安,郁郁寡歡。他曾萬分心酸地對兒子們說過,在他百年后,停尸乾清宮時,「爾等束甲相爭而」。
他將自己比作齊桓公,齊桓公歿后,尸身還未入殮,五個兒子就為皇位相爭起來,某位兒子在對著尸體哭泣,另一個便將箭射了過來。幾個人大打出手,沒人顧得上還沒入殮的齊桓公,以至后來尸身腐爛,蛆都從窗戶爬了出來。
不過,令康熙還有幾分安慰的是,當這些皇子為皇位爭得面目猙獰時,有那麼一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對皇位毫無興趣,也從未加入任何黨派。每日坐在家中讀書,研習佛法,甚至還開起了菜園子種菜,活成了閑云野鶴。
他就是老四胤禛。
但是呢,這老四也不是能力不行。因為康熙偶爾交給他一些任務時,他也能完成得很出色,完全體現了他的能力。所以康熙對這位兒子,心底還是欣賞的。
在當時的環境里,這樣的老四簡直是一股清流。所以,晚年的康熙很喜歡到胤禛的賜園圓明園閑坐,因為在這里他可以卸下所有防備,一心賞花讀書,品茗觀竹。據《清圣祖實錄》記載,康熙晚年幸臨胤禛賜園多達11次。
康熙六十一年,在康熙生命中最后一年的暮春時節,被皇子們鬧得心力交瘁的康熙,收到了四子胤禛的邀請,稱他園子里的上百株牡丹,每一株都是精心培育的品種,現開得正旺,自己命人張席治ㄐ丨ㄡˇ,恭請父皇前往觀賞,共享家宴。康熙一聽欣然應允。
進入圓明園,康熙被迎到牡丹臺的大殿中,周圍是都是爭相怒放的牡丹,父子倆品ㄐ丨ㄡˇ賞花,除了政治天南地北侃侃而談。閑談間,胤禛很隨口提了一句:
「您的兩個孫兒打生來還沒見過您呢,今年都有十多歲了,要不要帶他們來見見您?」
既然兒子都這麼說了,橫豎現在也是閑著,康熙也沒多想,也隨口應道:
「也行,那帶他們來我瞧瞧吧。」
得到康熙的應允后,胤禛便向屋里招手,隨后走出來兩個十幾歲的男孩,康熙往那一看,愣住了,不覺放下了手中的ㄐ丨ㄡˇ杯。
走出來的兩個男孩,一個是弘歷,一個是弘晝,兩人同父異母,當時都是十二歲。然而,對于弘晝,康熙基本沒有什麼感覺,倒是弘歷,因為身材修長、肌膚白皙,渾身散發著貴氣,讓康熙感到眼前一亮。
尤其兩人上前給爺爺行禮時,弘晝行舉畏縮局促,弘歷落落大方、安詳凝重,簡直不是一個12歲的孩子該有的沉著和冷靜。
直覺告訴康熙,這個孫子不簡單,他決定再試試這個孩子功課。隨后招弘歷上前,慈祥地問在讀何書,是否會背?是否知道講的何種意思?乾隆答曰在讀《愛蓮說》,并將全文背出,細細講解,分毫不差。
弘歷的表現,令康熙大感驚訝,喜愛之情也油然而生。按《清高宗實錄》中所說的是「見即驚愛」,當時便對弘歷愛撫備至。
回到皇宮后,也不知康熙經過了怎樣的思考。不幾天,便派人到圓明園,跟胤禛要弘歷的八字。
康熙這個人,一直比較熱衷于算命的。在清代檔案中還能看到他命年羹堯找某瞎子算命的折子。這次要弘歷的八字,自然是為了算算弘歷的人生走勢。
幾天后,康熙再次駕臨圓明園,并宣布將弘歷帶回宮中養育。
這個決定很是非比尋常。將弘歷帶宮中撫養,意味著此后他將親自教導弘歷,與這位孫子生活。而在此之前,他的101位孫子中,也只有廢太子的長子弘皙能得此殊待而已。
眾所周知,康熙早年對廢太子是愛得深沉的,這從兩廢兩立就能看得出來。而弘皙更是被康熙所喜愛,一度視其為君主最佳人選。在《朝鮮李朝實錄》中,就記載過這麼一件事:
大意是康熙晚年,朝鮮使臣從中國回到朝鮮后,跟朝鮮國王匯報稱: 「皇長孫頗賢,難于廢立」
這里的皇長孫就是弘皙,而因為弘皙賢能,康熙希望將來由他繼承大統,所以才會在廢太子事情上游移不定。
而此時弘歷卻能得到弘皙一樣的殊榮,這康熙究竟是算出了什麼?才這麼反常?
在故宮博物院里,就有這麼一份原始文件,寫了乾隆的八字及批語,由批語可見,當時康熙命人為弘歷算出的命運,是世間罕有的富貴之命。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給力的八字,弘歷可能不會被康熙帶進宮中養育、親自教誨。而弘歷的命運、甚至胤禛的命運會是另一個走向。
康熙生命中的最后半年時間里,弘歷一直伴隨左右,甚至在接待官員、批閱奏折時都特批弘歷無需回避。而乖巧的弘歷則在一旁屏息而待。
在后面的日子里,康熙還發現弘歷不僅文采過人,武力上也不輸其他人,弘歷弓馬嫻熟,騎射精準,令他大感快慰。而在某次圍場打獵中,康熙擊中一只大熊后,以為倒地的熊已經被擊斃,便命弘歷上前再補上一箭,這當然是為了鍛煉弘歷的膽子,誰知往日反應敏捷的弘歷,這一次卻犯了迷糊,待他磨磨蹭蹭上馬躍進時,只見那熊竟然站了起來,所有人都嚇得不敢出氣,幸而康熙眼疾手快,朝大熊又補了一槍,那熊才倒地身亡。
因為這件事,讓康熙更堅信弘歷是大富大貴之人,如果當時弘歷早一步奔向大熊,現在估計就在大熊的腹中之物了。 據《避暑山莊紀恩堂記》所載,當日康熙回到賬中時,跟和妃瓜爾佳氏大家感慨:「這孩子的命太貴重了,他的福氣比我還要大啊」。
此事過去不久,康熙特意到胤禛的賜園點名要見弘歷的生母。這弘歷的生母鈕祜祿氏原先不過一個出身貧寒的侍女,也不知哪天被胤禛臨幸,生下了弘歷。雖然如此但他仍沒得到胤禛的寵愛,至此仍是個通房丫頭的角色,連個側福晉都沒掙到。
這鈕祜祿氏聽到公公點名要見自己,估計心里都在打鼓,當她忐忑不安跪在康熙面前行禮后, 康熙命其抬起頭端詳了一番,隨后連連稱贊:「有福之人、有福之人……」
康熙多次稱弘歷「福澤深厚」,現在連他的生母都被夸「有福之人」,很顯然,這些因素在康熙擇取皇嗣時是起到不小的作用的。
這一年秋天,康熙自避暑山莊回到北京一個月后,便病逝了,而雍正則成為了繼位者。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是雍正篡改遺詔奪取帝位。然而在一些史料中,是可以看到這種結果實際上是因為康熙寵愛乾隆而傳位雍正的。
在《朝鮮李朝實錄》中,有這麼一則記載:
遠接使金演迎勅而歸,以聞于譯舌者言于戶曹判書李臺佐曰:「康熙皇帝在暢春苑病劇,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歿后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又曰:廢太子皇長子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鐘愛,其特封為親王。’言訖而逝」……
這條資料記載于中景宗二年十二月(康熙六十一年),是在康熙歿后半個月,朝鮮官員到中國境內迎接清朝傳訃使時打聽到的消息。 此是外國記中國之事,必然沒有因顧慮雍正而杜撰事實的可能。
此外,此時,除了康熙遺言中提到的讓雍正繼位,類似封弘歷為太子、封廢太子第二子弘皙為親王這些事,還未發生。所以這則資料,可以說是非常可信的。
而在康熙的遺言中,特意點到「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很多人疑惑弘歷不是四阿哥嗎?怎麼說是第二子?那是因為康熙臨終時,胤禛的兒子只有弘時、弘歷和弘晝,前面的幾位已經去世,后面福慧、弘曕幾位還沒出生,而以年齒序,則弘時為長,弘歷為次子。
康熙此舉,結合他生前最后半年寵愛弘歷的行舉,是非常合理的。
所以說,雍正能在一眾皇子中殺出重圍,很大原因是有乾隆這個好兒子。而乾隆能「偶遇」康熙,則是雍正精心策劃的結果。
胤禛本身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在皇子們為皇位勾心斗角時,他將自己偽裝成淡泊名利的閑云野鶴,不僅逃過了其他競爭者的攻擊,還成功取得康熙的信任。而另一方面,他一旦抓住機會便適度展現自己的才能,為將來繼位打下基礎。到最關鍵時候,則將乾隆這張牌打出。
康熙兩立兩廢太子,一定程度因為弘皙賢能,古代皇帝傳位,會考慮第三代繼承人的綜合素質,雍正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康熙已經放棄廢太子時,他打出了乾隆這張牌。
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乾隆本身足夠優秀之上。而從康熙后來對弘歷的表現來看,可見雍正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非是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