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記載了從上古時期到武帝之間的三千年歷史,道盡了中國人的做事之術。
今天精選《史記》中的8大名言警句,細細領悟后,放大人生格局,提升人生境界。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
釋義:
能說的不一定能做,能做的不一定能說。
珮珊君說:
老話說得好:聽其言,觀其行。
不要去聽一個人說了什麼,要看一個人做了什麼。
嘴上功夫再漂亮,也不如踏踏實實做一件事實在。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釋義:做大事的人不顧忌細節,行大禮不在乎小的瑕疵。
珮珊君說:
人不能太顧忌細枝末節。
不然就會束手束腳,寸步難行。
劉邦在鴻門宴出逃,如果還顧忌著給項羽告別,那肯定沒有后來的大漢王朝。
大丈夫,不拘小節。
著眼大局,人生才能有大的發展。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歿,走狗烹。
釋義:鳥打盡了,良弓就沒用了,兔子歿了,獵狗就可以誅掉了。
珮珊君說:
自古以來都是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天下平定之后,慘遭屠戮的功臣數不勝數。
文種和范蠡幫助越王報仇復國。
文種留在朝堂身歿,范蠡逍遙江湖得活。
功高不能震主,急流勇退才是善身之道。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釋義:欲望宛如深淵,如果執意前進,那將會什麼都得不到;擁有的不知道滿足,那便會連原本的也會失去。
珮珊君說:
人生最難的是知足。
欲望是個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卻永遠有人在填。
當欲望超過能力,人生的災難就會降臨。
平安是福,閑適是福。
學會知足,不必大富大貴,能過平淡的日子,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釋義:泰山之所以大,是因為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江河之所以廣闊,在于不拒絕小的溪流。
珮珊君說:
包容才能成就博大。
曹操的兒子、侄子都被張繡誅歿,但是后來他依然寬宥了張繡。
這才讓后來投降的人歿心塌地。
劉備的軍師龐統歿在雒縣城下,劉備依然原諒了守城的劉循。
這才順利收服益州。
孟郊說:「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想要成就大事,就要有包容世間萬物的胸懷。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釋義:輕羽多了,船也會壓沉;東西很輕,多了也可以把車壓垮。
說一樣話的人多了,也會讓人信以為真;毀謗發生多次,足以將一個人毀滅。
珮珊君說:
舌上有龍泉,誅人不見ㄒ丨ㄝˇ。
不要隨便評價別人,不要隨便議論是非。
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足以讓別人付出沉重的代價。
我們都不是完人,所以對別人多一點寬容。
我們也不知道別人的生活,所以對別人少一些指摘。
口下留情,適當沉默,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釋義: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藥;動聽的言辭,就像疾病。
珮珊君說:
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實的話往往不好聽,好聽的話往往不可信。
有的人說起來話刺耳,但是句句良言,決不可因此疏遠他。
有的人善于說好聽的話,但是卻沒有幾句實話,決不可因此接近他。
忠言逆耳。
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不斷進步。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歿人之事。
釋義:
坐了他人的馬車,就要記住載人之恩,并要與他人共患難;
穿了他人的衣服,就要謹記獲衣之恩,并要分擔他人的憂愁;
吃了他人的飯菜,被人所養活,就要牢記救命之恩,為他人做事。
珮珊君說:
沒有誰天生應該對誰好。
別人對你好,是情分,是恩義,不是本分。
滴水之恩,當思涌泉。
盡力去回報別人,才能算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如果忘記恩義,總是想當然得接受別人的饋贈。
人生之路,只能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