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朝堂之上政治腐敗黑暗,朝堂之下農民起義不斷,而趙氏皇族內部也并不太平。
公元1100年正月,僅僅只有25歲的宋哲宗病歿了。
他走得不算突然,但也是令人惋惜,畢竟 身為九五之尊,卻根本沒來得及享受人間富貴。
不過他雖然輕輕地走了,但卻留給后人一個大問題,他沒有兒子。
古代皇位的傳承講究父歿子繼,一旦沒有兒子,誰來當繼承人,這個問題就相當棘手,當然這個事并不是皇帝家族內部的事情,而事關整個王朝。
作為宰相的章惇便研究起了禮法和律法,最終他認為應該立宋哲宗的同母弟趙似為帝,如果他不合適當立宋哲宗的長弟申王趙佖為帝。
很顯然這兩個建議都是符合當時禮法的,但是 向太后(宋神宗的皇后)覺得,這樣不妥,因為會危及她在后宮的地位,所以不支持趙似,接著又以趙佖眼睛不好使為由,將他也給踢出局了。
章惇的建議被否決,雖然令他很不快,但他的勢力卻沒有辦法與太后抗衡,只能吹胡子干瞪眼,當章惇聽說向太后打算立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為帝的時候,他忍不住了,直接跳出來表示:
趙佶不可以君天下。
但向太后根本沒有理睬,最終還是將趙佶扶立為帝,是為宋徽宗。
只是當時所有支持向太后的人都沒有想到, 二十多年后,他們共同擁立的趙佶會連帶著整個北宋王朝都被葬送了。
公元1126年,北宋歷史上發生了靖康之變,宋徽宗成為了金兵的俘虜,而在此之后的9年,宋徽宗還生下了14個孩子,而當時的真相更令人難以啟齒,我們一起來看看。
趙佶繼位那年,只有18歲,可是他根本不熱衷當個皇帝,他非常熱衷藝術,還能寫得一手好字和畫出相當有水平的畫作。
如果他不是皇帝,想必真能當個藝術家,但如果他真不是皇帝,他的書法和繪畫能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這就是個未知數了。
趙佶想不想當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當上了皇帝,起初,他還是想當一個好皇帝的,上臺之后便啟用新法,只是他沒有用對人,在蔡京等人的把持操控下,導致朝堂上一下一片烏煙瘴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 趙佶迷上了兩樣東西,一個是求道,另一個是美人。
求道長生是不少帝王都熱衷的,雖然趙佶前面有不少求道失敗的案例,但是他堅信自己會是成功的那一個。
為了向上天表示衷心,趙佶還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并且還在朝廷中設置了另外一套道家班子,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儼然將皇宮變成了天庭。
喜好女色這點更是不少皇帝們都追求的, 在趙佶當皇帝之前,當時京城有名的歌姬,幾乎都被他光顧過。
后來覺得這樣遮遮掩掩太壓抑,他還將女子喬裝打扮帶進自己的府邸,當上皇帝之后,趙佶本性難移。
當時京城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歌姬,名叫李師師,趙佶便時常微服出宮。
趙佶慌忙退位自保
身為皇帝本該為政為民,但是趙佶心中根本沒有天下大事,他想的就是該如何享受,甚至 當忠臣曹輔勸他保重龍體的時候,他直接一道命令將他給流放了。
這樣的皇帝,怎能得人心,這樣的王朝,又怎麼會有滅亡的道理?
公元1126年,金太宗命令東西兩路大軍南下攻宋,一路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胡繩在《二千年間》中這般寫道:
當金兵南下時,一路經過險關要津,全無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嘆息說,宋朝太無能了,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
面對金兵大軍兵臨城下,趙佶害怕了,為了不當亡國之君,他趕忙退了位,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桓,而他繼續窩在后宮中享受。
趙桓即位是為宋欽宗,他是個絕對的冤大頭,是被他親爹給坑了,他當這個皇帝就是為了頂雷。
可是金兵又不傻,他們在攻破汴京之后,也沒有放過已經退位的趙佶,將他連同宋欽宗一起給幽禁了起來。
對于金兵來說, 汴京雖好,終究不是家鄉,他們在汴京為所欲為之后,便打算打道回府,而臨走的時候,將宋徽宗、宋欽宗,連帶著后妃、公主、貴族、鋮、工匠等14000多人全部押送去了金國,北宋正式滅亡。
趙佶被俘后還有14個孩子
在被押送去往金國的路上,金兵根本不拿趙佶當人看,甚至他的愛妃王婉容都被金國將軍粘罕蠻橫地搶走了。
值得一說的是, 王婉容可比趙佶有骨氣多了,當被強行帶走之后,她自知將會遭遇什麼樣的待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等到了金國都城之后,趙佶和趙桓還被要求穿上喪服去拜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趙佶卻做得有模有樣,當真是令人氣憤。
為了能活著,趙佶也是拼命討好金國的皇帝,完全將尊嚴兩字都拋到了九霄云外,趙佶一句話都不敢說,甚至還主動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送給了金人。
更加令人氣憤的是,趙佶被俘的那九年里,他的妻妾還為他生下了14個孩子,或許有人會覺得,趙佶還真是想得開,當俘虜還不忘生孩子。
其實這背后是令人難以啟齒的真相,《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中這般記載:
(宋徽宗)別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宋徽宗在被俘虜后所生的14個孩子中,其中有五人并不是他親生的,但由于確實是他的妃子所生,所以也被當作了宋徽宗的孩子。
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想必各位看官心中自明。
連宋徽宗的后宮嬪妃都被如此對待,那麼王公大臣家中的女眷可想而知會面臨什麼樣的遭遇,而這一切都是拜宋徽宗趙佶所賜的,想必這些王公大臣對當初擁立趙佶為帝一定悔青了腸子,可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
在金國憋屈地當了九年的俘虜之后,五十四歲的趙佶病歿了,結束了他屈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