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為官宦之后的范文程,主動投降大清后,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作為官宦之后的范文程,主動投降大清后,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2022/10/11
2022/10/11

范文程出生于明朝萬歷年間,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17世孫。他的太爺爺做過明朝的兵部尚書。然而作為明朝官宦子弟的范文程,卻背棄明朝,主動投降了滿清,并且一生ㄙˇ心塌地跟隨大清,這是怎麼回事呢?

(范文程劇照)

這就要說到明朝嚴格的科舉制,明朝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明朝,想入仕為官,如果沒能考上進士,其他一切免談。

范文程從小勤學好讀,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他累考數次,才在18歲時考了個秀才,此后數次參考,都名落孫山。

當時的明朝,一方面朝廷內部動蕩,宦官當道;另一方面吏治腐敗,天災人禍不斷,已呈現出一派遲暮之景。

而努爾哈赤卻在關外東征西戰,不但統一了建州女真,還在盛京建立了后金政權。

對于范文程而言,中進士對他而言遙遙無期。因此想要效力于明廷,他根本沒有資格。

那麼,身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會怎麼做呢?

在范文程看來,明朝也好,后金也好,就相當于兩家公司。良禽擇木而居,他認為后金勢力兇猛,很有可能取代明朝。因此,在努爾哈赤向明朝宣讀「七大恨」的檄文,并開始攻打撫順時,便迫不及待地主動投降了努爾哈赤。

范文程的出身和學識,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善待,甚至他還對后金大臣們說,范文程是名人之后,大家一定要善待他。

(努爾哈赤劇照)

不過,努爾哈赤畢竟是武人出身,雖然在他攻打明朝的征戰中,范文程一直隨征左右,為他出謀獻策,卻只得到了一個章京(類似于文書)的職位,并且在這個職位上一干就是8年。

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在眾人的擁護下繼承了汗位。

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不一樣,他重視讀書人,并為之建立了文館。

范文程得以入職文館。很快,他憑著出色的文采得到了皇太極的重視,被委任為內秘書院大學士,從此成為皇太極的謀臣親信。

范文程確實是個人才。他不光知天文地理,還能披甲上陣。在征戰明朝時,他總是身先士卒沖在前面,常常先是招撫,招撫不成,便率槍炮手進行圍剿。在剿ㄕㄚ明軍的過程中,他毫不手軟,因此深得皇太極贊賞。再加上屢有戰功,于是被授予游擊之職。

對于皇太極的厚遇,范文程亦是為之肝腦涂地,鞠躬盡瘁。對明朝那些有影響力有能力的官員,他想方設法進行策反。在他的勸說下,孔有德、洪承疇、尚可喜等人都歸降滿清。這不僅有效的瓦解了明軍勢力,打擊了明軍士氣,還壯大了清軍實力,為滿清一統天下,創建了良好的條件。

(多爾袞劇照)

​1643年,皇太極因病去世,范文程繼續得到多爾袞的重用。

在他的建議下,多爾袞以驅趕大順軍為由,迅速入關,進駐北京。

同時,范文程很注意安撫民心。不僅輕徭薄賦,還處處為民謀利,推行了許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他又制定了一系列朝廷制度,完善清廷官職等做出了許多改革,為滿清穩定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他,榮居滿清第一文臣。

到順治親政后,德高望重的范文程,又被封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并官升一級。

隨后,范文程以病體纏身為由,打了退休報告,從此不再過問政事。雖說退了休,但順治對范文程多有關心,不光畫了他的像放在宮里,還在他病時,親自嘗藥侍疾。

1666年,70歲的范文程走完了他的人生。康熙不僅親寫祭文,將其厚葬,還賜謚號「文肅」。

可以說,作為滿清的開國功臣,范文程的結局已經是非常完美的了。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