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天下三分,群雄并起,英雄輩出。
各方將領都在網羅天下人才為自己所用,曹操便是其中代表。
他聽聞許攸來投,高興得鞋子都沒來不及穿就趕忙出門迎接。
還曾發布了《求賢令》表明自己「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的惜才之心。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惜才愛才之人,卻將一個17歲的神童斬首,哪怕自己的兒子曹丕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
這個17歲的神童究竟是誰?
他如何有這般能耐讓一向惜才的「曹老板」也執意扼ㄕㄚ呢?
周不疑,字元直,是三國時期的一位神童,今湖南衡陽人,他的舅舅劉先乃是荊州劉表的別駕。
周不疑自小聰慧過人,還在17歲的時候就已經創作了《文論四首》。
后來曹操忌憚周不疑的才能,怕他崛起之后曹丕無法駕馭,便派遣刺客刺ㄕㄚ了他。
最后,周不疑的年齡只到17歲就戛然而止。
周不疑年幼時,就常常表現出與普通孩子不一樣的奇異。
到了13歲時,舅舅劉先為曹操效力,周不疑也隨之來到了許都,這時的曹操對他的神童之名就已經有所耳聞。
曹操也有一個被稱為神童的兒子,他就是曹沖。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兩位神童一見如故,成了非常要好的伙伴。
曹操本身就很喜愛曹沖,連帶著他對同為神童的周不疑也非常欣賞,甚至還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周不疑來招攬他,但卻被周不疑婉拒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天妒英才,年僅13歲的曹沖卻突然身患重病,不治夭折。
而曹沖這一ㄙˇ,讓曹操對于周不疑的態度,從欣賞變成了深深的忌憚。
周不疑的舅舅劉先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人,他學識淵博,博古通今。
劉先來到許都后,面對曹操的刁難不卑不亢,對答如流。
后來曹操收服荊州,劉先也受到了曹操的賞識和器重,先后擔任過太守和尚書。
當上魏王的曹操,還將劉先提拔為魏國的尚書令,足可見劉先的能力。
但就是這樣一位能人,在面對自己外甥周不疑的學習問題時,卻有些無奈。
周不疑從小對于詩書的理解能力和敏感性非同常人,劉先自覺無法教導他,于是花了不少精力為周不疑尋找良師。
于是,劉先找到了三國時期的一位名士,劉巴。
劉巴為人樸實,帶有文人雅士特有的清高和傲嬌。
他后來為劉備效力時,為劉備解決了蜀國的財政問題,還與諸葛亮等人一起,編撰制定了蜀國的法律文書《蜀科》。
但是劉巴一聽到劉先說讓他去教周不疑,直接拒絕了,連劉巴也覺得周不疑太聰明了,自己根本教不了他,恐誤人子弟啊。
一位是魏國的尚書令,一位是制定蜀國法律文書的大學士,都如此肯定周不疑的聰慧,甚至自認無法教導他,可想而知周不疑的天賦有多驚艷。
而隨劉先拜入曹操賬下之后,周不疑也得到曹操的器重。
曹操認為,將來曹沖繼承自己的衣缽后,周不疑可以輔佐曹沖,一起打天下。
但是,周不疑拒絕了曹操將女兒嫁給他的拉攏之意后,生性多疑的「曹老板」便對這個天才留了一個心眼。
曹操行軍打仗之時經常會帶上周不疑,讓他觀摩戰斗,磨煉軍事才能。
周不疑也很爭氣,隨著參與打仗的次數越來越多,周不疑在軍事謀略上的才能也逐漸展露。
有一次,曹操率兵攻打柳城,卻沒想到柳城久攻不下。
曹操心中著急卻也一時想不出好辦法。
他突然想到了帶在身邊的周不疑,你不是號稱神童,聰慧過人嗎?于是曹操將攻城的形勢圖拿給周不疑觀看,要他幫忙想想辦法。
周不疑觀圖不久,便計上心來,他一下給曹操列出十條進攻柳城的計策,曹操一用,柳城便破之。
這下子曹操對周不疑這個天才更是喜愛,這麼聰明的一個人,輔佐同樣為神童的曹沖,曹家的天下這不就穩了嗎?
本來在人們的想象中,三國兩大神童一起成長,將來創下一番豐功偉績,成就一段傳奇佳話。
但是歷史好像總要留下一點遺憾才肯罷休一樣,意外突然降臨在年僅13歲的曹沖身上,他突然身患重病,不治而亡。
史書上對于曹沖夭折的記載不盡詳細,但還有人推測,曹沖是被人下毒才突然暴斃,不然很難解釋一個曹操的掌上明珠,魏國將來的主人會突然之間喪命。
曹沖病逝之后,曹操哀痛不已,他曾多次在臣子面前夸獎曹沖,言語間毫不掩飾喜愛之意,甚至還表示過想讓曹沖繼承大業的想法。
因此曹沖ㄙˇ后,曹操還追封曹沖為鄧候,加謚號為鄧哀王。
但沒多久,緩過勁來的曹操就恢復了他的奸雄本色,他將目光放在了周不疑的身上。
年僅17歲的周不疑沒想到,自己的命運在曹沖ㄙˇ后,就已經被下了最后通牒。
曹沖生前就喜歡與同為神童的周不疑一起玩耍,兩個人在很多方面都十分相似,曹操每次看到周不疑都會想起自己的愛子曹沖,心里傷感不已。
有人說,曹操ㄕㄚ周不疑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天天看著周不疑,想到曹沖就心疼。
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曹操忌憚周不疑的天才。
在曹操下令除掉周不疑之前,曹沖二哥曹丕找到了自己的父親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他覺得,周不疑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詩詞歌賦和軍事謀略上都是一把好手,將來曹家得他支持,就好比劉備得孔明一般,如虎添翼啊。
面對曹丕的求情,曹操一番話就將曹丕給打發走了:
憑周不疑的才能和智慧,要是曹沖在,將來還可以駕馭他為我們所用……
言外之意,曹沖二哥曹丕這樣的,根本就不夠人家玩的——「我ㄙˇ了之后,你根本鎮不住他。」
于是,建安13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沖ㄙˇ后不久,曹操就派出刺客ㄕㄚㄙˇ了周不疑。
一位天才少年還未正式出道,就被曹操扼ㄕㄚ在搖籃里。
其實,曹操此舉也甚是無奈,如果他能再年輕一些,或許能夠讓周不疑跟在自己身邊施展才華。
但可惜自己也老了,能降住周不疑的曹沖也夭折了。
最關鍵的是,自己對于周不疑的招攬被周不疑拒絕了,而且他也并沒有表現出對曹家的絕對忠心,要是他轉投別人賬下,將來必定后患無窮啊。
曹操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一個奸臣逆賊,還有人認為他是亂世梟雄。
但曹操愛才惜才的特質,卻是人盡皆知的。
在掌握大權之后,曹操曾3次向天下發布求賢令。
在他的觀念里,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人才就離亡國不遠了。
于是他提出了「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的求賢方針,廣納天下賢士。
在每次下令求賢時,曹操都會再三強調,人無完人。
就算你曾經犯過錯,就算你并不是一個仁義孝順之人,只要你在治國理政、軍事謀略當中有所建樹,是個可用之才,都可以大膽來投。
他還在自己所著的《舉賢勿拘品行令》中用韓信、蕭何、陳平等人舉例子,說他們雖然曾被人侮辱恥笑過,但后來都能成就霸業,千古流傳。
甚至,有曾經冒犯、反對過曹操的人,后來悔改之后,曹操都會因為他們的才華而不計前嫌,仍然給予重用。
曾經在袁紹手下效力的謀士陳琳,就是其中之一。
當初袁紹和曹操對立,袁紹吩咐陳琳撰寫了文章抨擊責罵曹操及其祖輩。
結果后來陳琳又歸順曹操,曹操念及陳琳是一個很有才干的賢士,也不再與陳琳計較前嫌,依然將重要的工作交給陳琳處理。
除此以外,曹操對于人才的選用還不僅局限在士族階級,他帶頭反對征辟察舉的選人制度,親自來到民間選拔人才。
于禁、樂進等被曹操發現于行伍之間,張遼、徐晃等亡命之眾被曹操收納重用。
后來,他們都跟隨曹操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將。
而曹操愛才的故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對關羽的厚愛。
關羽溫酒斬華雄時,曹操初次見到關羽,就甚是喜愛這個武藝超群的漢子。
他竭力推薦關羽出戰斬華雄,這才讓關羽之名傳揚開來。
公元200年,關羽鎮守在徐州下邳,結果劉備的軍隊被曹操擊潰,關羽的下邳也被攻占,關羽作為降將來到曹軍。
在曹操陣中,關羽萬軍從中取顏良首級,又擊敗了文丑。
他的超群武藝被曹操所賞識,但是關羽始終忠于大哥劉備。
在曹操軍營呆了幾個月后,他辭別曹操重歸劉備身邊。
曹操欣賞關羽,不僅放他走,還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了關羽。
要知道,曹丕曾經十分想要得到這匹寶馬,多次請求自己的父親都不如愿,結果曹操說送就送了。
甚至關羽ㄙˇ后,孫權將關羽頭顱交給曹操,曹操還以諸侯之禮厚葬關羽,其愛才惜才之心可見一斑。
曹操如此愛才,但是因為怕自己ㄙˇ后沒人能駕馭周不疑,于是選擇暗ㄕㄚ他。
其實中華上下5000年之久,歷史上有過很多天才神童。
很多人能創下偉業,但還有很多人卻不得善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們太過于鋒芒畢露。
就如白起、韓信一樣,他們用兵如神,一個戰國ㄕㄚ神,一個漢初兵仙。
但是由于功高蓋主,都被君王賜ㄙˇ。
周不疑的天資聰慧,是曹操等人公認的,但是如果他能懂得韜光養晦,或許他也能在史書中留下屬于自己的華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