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一國最高統治者,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好命,歷史上就有這麼兩個大一統王朝發生過皇帝被俘的事,一個是北宋,一個是明朝。北宋的宋徽宗和宋欽宗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國俘虜,明朝的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
同樣都是皇帝,同樣都是被俘,他們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明英宗僅僅北狩一年就被送回,后來還復辟成功,重新登基;徽欽二帝則一直在金國受苦,最后客ㄙˇ他鄉。這是為何呢?這就要了解一下這三人作ㄙˇ被俘的經過了。
宋徽宗趙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本來就是個逍遙王爺的命,奈何哥哥宋哲宗短壽,23歲就駕崩了,膝下無子。
臨朝聽政的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議,擁立趙佶為帝,即宋徽宗。年僅18歲的趙佶初登大寶,也想一展抱負,即位之初便啟用新法,頗有明君之氣。可惜朝有佞臣,蔡京等人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使得北宋政治形勢一落千丈。
隨著年齡的增長,宋徽宗也變得昏庸起來,十分追求奢侈生活,致使民間怨聲哀道,國內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宋江和方臘先后起事,北宋統治岌岌可危。恰逢金國崛起,滅遼之后乘勝南下攻宋。宋徽宗見金軍兵臨城下,十分畏懼,不想當亡國之君的他聽從太常少卿李綱的建議,禪位給太子趙桓。
趙桓也不愿接這燙手山芋,最后徽宗直接來硬的,將趙桓打暈,龍袍一套,直接抬上龍椅,宣讀禪位詔書,連登基大典都免了。等趙桓醒來時就已經成為皇帝了,即宋欽宗。
可他也不是個能挽救江山的明主,為人優柔寡斷、反復無常,對形勢的判斷不準確,聽信奸臣讒言,將屢次擊退金兵的李綱免職。最后汴梁城破,將徽、欽二帝一并擄去。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金軍攜徽、欽二帝北返,初解至金上京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改囚于五國城。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期間受盡了精神折磨,于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不堪折磨去世,享年54歲。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后,宋徽宗的棺槨才得以歸宋,宋高宗將其葬于永佑陵。
宋欽宗對于父親的ㄙˇ異常悲痛,受到沉重打擊。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 年)宋金關系緩和,金國便將上京的一處上等房舍賜予欽宗,此后欽宗及身邊的妃嬪、子女便一同遷到了金首都上京城居住,生活條件才算改善。至于宋欽宗何時去世正史沒有記載,只記載了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五月南宋朝廷收到了欽宗去世的消息。
至于明英宗朱祁鎮的被俘經歷,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朱祁鎮是明宣宗的嫡長子,九歲繼位,親政之前國事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三楊」主政,國家整體還比較繁榮昌盛。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三楊也先后去世。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明英宗親政,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御駕親征瓦剌,結果聽信王振讒言,多次改變行軍路線,致使軍隊極度疲憊,作戰能力下降,最后在土木堡修整時被瓦剌襲擊,明軍大敗,明英宗自己也被瓦剌俘虜。
為了防止瓦剌以皇帝為把柄要挾朝廷,孫太后便改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明英宗成了太上皇。朱祁鈺登基后重用于謙,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守住了明朝江山,次年迎回了太上皇朱祁鎮。朱祁鎮回京后就被軟禁在南宮。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祁鈺病重,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立太上皇復辟,朱祁鎮這才二帝登基,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其實不論是金國選擇囚禁徽欽二帝,還是瓦剌選擇放回明英宗,都是正確的決定,都是在那個歷史大環境下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國家利益的選擇。宋金之間的形勢與明瓦剌之間的形勢完全不同。
金朝之于宋朝是強對弱,且金朝已經占據了中原,這時把徽欽二帝攥在手里有利于守住既得的中原領土。為了消化中原這塊土地,金國可是廢了不少功夫,畢竟中原是漢文化的發源之地,這片土地上的原北宋軍民對金國的統治之分排斥,金國不好直接統治中原,便先后立了兩個傀儡政權代替金國統治中原。這個時候如果ㄕㄚ了徽欽二帝,勢必會導致中原軍民的強烈反抗,不利于金國對中原的統治。
而且當時康王趙構已經在南宋重建宋室,但他的皇位不是合法得來的,非常害怕徽欽這兩個合法的皇帝回宋,這就是徽欽二帝的價值。既然俘虜還有價值,金國當然要好好的供養,既不ㄕㄚ掉,也不送回,就攥在手中當作要挾南宋的籌碼,逼迫南宋議和,承認自己占據中原的合法地位,保證既得利益。
這一招確實抓住了宋高宗的命門,他不在乎是否能收回中原失地,他只在乎自己的皇位,只要你金國不把徽欽二帝送回來,一切條件都好談。最后的結果就是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
瓦剌之于明朝是弱對強,雖然打贏了土木堡之戰,俘虜了大明皇帝,但沒有得到什麼實際利益,想要以朱祁鎮要挾明朝,結果人家換皇帝了,朱祁鎮對瓦剌來說也就沒用了。后來乘勝兵臨北京城下,想要逼迫明廷求和,結果碰上了戰神于謙,遭遇大敗。一來二去的瓦剌不僅沒有撈到財物,還損兵折將。這種情況下瓦剌更不可能ㄕㄚ了朱祁鎮激怒明朝,但一直養著也沒什麼利用價值,還不如送回明朝以求諒解。
所以說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話語權,宋廷軟弱,皇帝被俘無能為力,向金稱臣納貢;明廷強硬,皇帝被俘另立新君,逼得瓦剌送回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