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畫像
北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范仲淹有個十七世孫,叫范文程,字憲斗,號輝岳,遼東沈陽(今屬遼寧沈陽)人,生于大明萬歷二十五年(公1597年),自幼喜愛讀書。
《清史稿》記載: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十八歲的范文程考中秀才。
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軍攻占撫順,范文程和哥哥范文寀主動拜謁努爾哈赤,投降了后金。
努爾哈赤認為范氏兄弟是名臣之后,對身邊的諸貝勒說:「你們一定要善待他們!」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先后攻打明朝、朝鮮、蒙古的時候,范文程多次隨軍出謀劃策,也披掛上陣,曾以「火器」參加過戰斗,同時還充當著策反明朝將領的角色,死心塌地為后金效命。
天聰五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率七萬大軍攻打明朝的大凌河城,范文程奉命勸降明軍將士,遭到拒絕,他騎著馬獨自登上城墻台,曉以利害,將士最終選擇了投降,此戰繳獲生員、男丁、婦女等九十余人,牛、馬、驢四十余頭(匹),皇太極大喜,當即將這些戰利品全部賞賜范文程。
順治帝即位后,攝政王多爾袞率軍攻占北京,聽從了范文程安撫京師民眾的諫言,下令「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最終穩定了京城的民心。
范文程受命說服原明朝官吏,取得了官民的信任。
多爾袞
清朝入主中原的危急關頭,范文程不顧個人恩怨,忍受妻子被旗主欺凌的屈辱,協助多爾袞穩定了局勢,為大清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按照滿清的八旗制度,范文程也入了旗籍,為正白旗,旗主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豫親王多鐸,多鐸為人荒唐,喜好女色,殘忍暴虐,曾親手制造了「揚州十日」屠城慘案,雙手沾滿了江南民眾的鮮血,期間殺害了南明督師史可法。
范文程任職秘書院大學士、議政大臣,堪稱清朝的開國功勛,官職比多鐸大很多,可是在正白旗中,卻只是人家的旗丁而已,見到了多鐸必須下馬叩拜,還得自稱奴才。
崇德八年(1643年)十月,多鐸發現范文程的妻子頗有姿色,于是派人到范府大院,將范文程的妻子強行帶回豫親王府,霸占了長達三個月。
根據八旗制度的規定,旗主旗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奴才,霸占旗內任何女子都屬于合法行為。
范文程既不敢怒,也不不敢言,但多鐸絲毫沒有釋放范妻的意思,忍無可忍的范文程終于鼓起勇氣,向攝政王多爾袞告狀,多爾袞對弟弟多鐸的囂張行徑大為惱火。
《清實錄》記載:「豫郡王多鐸謀奪大學士范文程妻,事發,下諸王、貝勒、大臣鞠訊,得狀。多鐸罰銀一千兩,并奪十五牛錄。肅親王豪格坐知不發,罰銀三千兩。」
多爾袞命諸王、貝勒、大臣嚴加審訊,證據確鑿,確有其事。
多爾袞于是下令罰多鐸銀子一千兩,削去十五個牛錄(旗下基層單位,一牛錄為十人),立即將范妻歸還范府,肅親王豪格知情不舉,被罰銀三千兩。
多爾袞算是給足了范文程的面子,還趁機打擊了親王勢力的囂張氣焰,范文程自此更加死心塌地為大清賣命。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病逝,次年,順治帝開始清算多爾袞的黨羽,范文程被革職抄家,不久恢復原職。
康熙帝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范文程病逝,時年七十歲,康熙帝親自撰祭文祭奠,賜謚號「文肅」。
然而,康熙帝從骨子里還是看不起范文程的,多年后,下詔將范文程列入「貳臣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