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密,禍先行。
人生,總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需要我們珍藏一生。
藏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增廣賢文》告誡我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關系再好,這3個秘密也盡量少透漏,容易惹禍。
01
自己過去的悔事
人生最讓人痛苦的,莫過于自己做過的悔事,因為再也回不到過去,所以無法挽回,成為了永遠的遺憾。
人生中發生的悔事,往往是一個人心底最大的秘密,每想到一次,就是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所以最不愿意面對。
但是這個秘密因為藏得太深,所以背負的壓力就越大,總想找人傾訴。
很多人就是忍得太辛苦,所以把自己做過的悔事告訴了覺得值得信賴的人。
把秘密說出來,本來想得到釋懷和解脫,但是別人嘴上說著幫你保密,轉眼間卻又跟別人分享你的秘密。
把悔事藏在心里,只是自己痛苦而已,一旦說出來,會有更多人讓你痛苦,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一個人經歷悔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舔舐傷口,自我療傷,從苦難中增長智慧、汲取經驗,而不是向他人訴說。
因為世間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即使博得了他人同情,也是無濟于事。
就像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好漢打脫牙,和血吞,徐圖自強。」這才是最好的自強之道。
再者,你從悔事、失敗中走出來了,也沒有必要向他人訴說你吃過的苦、受過的罪。
苦難化在心里,便成了一種力量。
如果你告訴了他人,他人反倒是覺得你在炫耀,又是嫉妒你,又是不服你。
甚至,他們還會看不起你,說一些風涼話,認為你也不過如此。
所以說,關系再好,自己的悔事不能輕易告訴他人,說了就容易招禍。
所以南懷瑾才說: 「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孤獨,無法與人訴說,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自己的悔事,就算關系再好的人,也盡量少透露。秘密只有藏在心里才是秘密,這樣才能真正地保護自己。
02
自己立下的志向
我們做人必須善良,對人應該真誠,但是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也要心存戒備。
比如說自己內心立下的志向,最好不要告訴別人。
并不是我們對別人存心欺瞞,而是立身處世的時候,要對未知的風險有戒備之心。
這就是曾國藩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有時候很多出身于微寒的人,因為起點不如別人,人生有很多不如意,所以迫切的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所以立下了宏偉的志愿。
當這個志向跟自己的處境差距太大的時候,你對別人說了出來,往往得不到支持,反而會被人嘲笑,讓自己備受打擊。
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會故意給自己找麻煩,不想讓自己成功。
曾國藩說:「君子之志,玉蘊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是低調做人才更容易成事的道理。
所以心中的志向盡量不要對人講,默默地去付出努力,等待機會的來臨,這樣早晚會取得成功。
03
自己的經濟狀況
自古至今,金錢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而人性往往在金錢面前是經不住考驗的。
多少親戚因為錢最后淡了感情,多少朋友因為錢最后成了仇人。
因此,人們常說:「談錢傷感情」,這也是很有道理的。
你有多少錢一旦被別人摸透了底,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
如果知道你賺錢多了,就會一心想著找你借錢。到時候,你借了怕他們不還,不借又難為情,反正是左右為難。
如果你落魄的時候,這個時候也不要將你的經濟狀況告訴別人,因為經濟會直接暴露你現在的處境,反而會讓那些勢力之人趁人之危。
如果他人知道你賺錢很少,就會瞧不起你;如果你賺錢多,他人又會嫉妒你,甚至是暗中使壞,拖累你。
彼此越了解,這種嫉妒心將越強。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
所以,關系再好,也不要告訴他人關于錢的秘密,還是模糊一點好,淡交一點好。
做人,切忌炫富,謙虛低調做人,努力使自己強大,并保持住,這才是王道!
財不外露,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經濟狀況,但是經濟狀況屬于自己的隱私,所以盡量不要透露出去。
南懷瑾說過:「一個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把人生后悔的事情、自己的志向、自己的經濟狀況隱藏起來,并不是無奈,而是智慧的選擇。
正如《醒世恒言》中所說:「機不密,禍先行。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秘密,既然是秘密,它就只屬于自己。
別因為你的坦蕩,別因為你的毫不在意,給自己惹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