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世民來言,玄武門之變無論他是被ㄅ丨無奈也好,還是早有蓄謀也罷,其實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一旦開弓,就不會再有回頭箭。當公元626年的6月4日,李世民帶著尉遲恭,埋伏在玄武門內之后,歷史就無法再更改了。
所以大唐,可謂是成也玄武門之變,敗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登基,當上了皇上,開創了貞觀之治,并塑造了大唐恢宏氣度,讓大唐一覽眾山小,這是必須要給予肯定的。
若還是李淵,或由李建成登了基,那麼突厥的問題,恐怕都不如李世民解決的那麼完美。也就是說,趙宋的尷尬,大機率會提前在李唐面前上演。畢竟論武功,李世民遠比李淵、李建成要出色得多。若大唐不能解決突厥,何來巔峰?
之所以說大唐,又敗于玄武門之變,就在于李世民,開啟了一種非常糟糕的競爭模式,自李世民之后,「玄武門之變」又多次出現,搞得大唐一地雞毛。
同時,也正是因玄武門之變,導致了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也想給李世民重唱一遭。雖最終他失敗了,但李世民卻備受沖擊,同時也不得不選擇了李治,成為了新太子。
結果這個決定,卻又導致了武則天,從尼姑庵一路飆升而起,最終推翻大唐,成為了史上唯一的女皇。而李唐后代,也被武則天差點都給誅干凈了。
因此,如何評價李世民和他的玄武門之變?實在沒法說清。只能說,就看你站在哪個角度去觀察,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角度不同造成的差異罷了。
不過即便這樣,玄武門之變中,卻依然隱藏著許多未解的謎團。比如都知道在玄武門之變中,有三位大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尉遲恭和侯君集。
其中長孫無忌、尉遲恭的事跡,史書上寫得很詳細。可侯君集呢?《舊唐書》上說: 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遷左衛將軍,以功進封潞國公,賜邑千戶。
從事后李世民的封賞來看,侯君集都壓過了程咬金的秦瓊,這兩人都是七百戶,而侯君集,卻是一千戶!從侯君集日后的升遷來分析,一度他都囂張得敢跟李靖叫板。
可問題是如此重要的人物,其事跡卻消失在玄武門之變中。他在哪兒?干了些什麼重要的事?已經沒人能知道了。
還有尉遲恭,雖然他在玄武門之變中,事跡最多,也被記錄得最清楚,但卻還是有一個疑點。在李世民追誅李元吉時,不慎從馬上摔了下來,結果遭到了李元吉的反擊,兩人在搏斗中,李元吉用弓弦,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差點沒勒歿李世民。
在這麼長的時間之內,尉遲恭去哪了?為何沒貼身保護,以至于李世民差點掛掉。雖然后來尉遲恭趕來了,救下了李世民,并射歿李元吉,但之前呢?
有人曾推論過:恐怕是尉遲恭補刀李建成去了。也就是說,李世民一箭射落李建成后,尉遲恭就趕了過去,去看李建成的生歿,并進行補刀。
結果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內,李世民被李元吉給「摩擦」了一把,所以尉遲恭才救駕來遲了——當然,這也算是合理推論吧。
同時玄武門之變中,還有一個更讓人迷惑的問題,李建成、李元吉已經被誅誅,李世民取得了勝利,可為何李世民的手下,卻依舊要大開誅戒?想徹底搞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從尉遲恭,恐嚇李淵時說起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雖被誅誅了,但問題是,玄武門之變真正的目標人物是李淵。搞不定李淵,一切都白費。此刻若讓李世民直接面對李淵,恐怕會是父子見面如同仇人了。
因此,就必須要有一人出來建立緩沖區,或說讓李淵面對現實,別感情用事,尉遲恭就承攬了這個任務,手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來見李淵。
見面后尉遲恭的第一句話就是:「皇上,太子和齊王謀反,我家秦王為了保護你,更為了大唐天下,率領我們把他倆都給干掉了。」
顯然此刻,若是李世民前來,并說出這樣的話,李淵必會嗷的一嗓子,撲過來掐住李世民吼:你也把我誅了吧——若如此一切全完蛋。可如今面對尉遲恭,李淵就做不出這種事來。再加上尉遲恭如惡魔一般誅氣騰騰,真有對李淵下手的架勢。
所以李淵必然選擇保命第一。于是連忙問手下怎麼辦?手下更是現實,都表示:秦王做得對。皇上,你也面對現實,下旨承認李世民是平叛吧。
就這樣,最后的目標人物也被搞定。但誅戮卻依舊在繼續,李世民的手下,顯然都誅紅了眼,開始全線追誅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部將或他們的心腹,并還闖入了太子府和齊王府。
當然在這兩府之內,就不是誅戮了,他們也不敢,而是變成了洗劫,說好聽些就是「控制」。
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似乎并沒有制止的意思。但射誅李元吉,恐嚇李淵的尉遲恭,卻突然變成了「天使」,對李世民說:「 為罪者二兇,今已誅訖,若更及支黨,非取安之策!」
意思就是說:勝負已定了,罪魁禍首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誅掉
,跟他們的手下無關,別誅了,否則仇恨會越誅越多!就這樣,李世民似乎這才如夢方醒,連忙喊停。
可哪料,李世民在喊停手下后,他自己卻又舉起了刀,竟然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也就是他的親侄子,總共有十位,全都給誅掉了。
有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訓、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義。(長子李承宗早卒)
還有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長子李承業、次子李承鸞、三子李承獎、四子李承裕、五子李承度。
那麼李世民,為何要這樣做?顯然,站在李世民角度來言,讓手下人趁亂誅掉這些親侄子,他再出來哭兩嗓子,也比如今他親自下令誅掉要好許多。李世民這是為何?
有人說,這是李世民斬草除根——是這個道理。但同時這是不是,相當于保住了尉遲恭、侯君集、長孫無忌等人,還有他們的后人,免受清算呢?
換句話說就是,對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來言,他們若活下來會找誰報仇?絕不會再是李世民或其后代了吧。而是會直接鎖定尉遲恭、侯君集、程咬金等這些人,把所有仇恨都打包在這些人和其后代身上!
這其實就是為何,玄武門之變明明已經獲勝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歿了,李世民手下,卻還在大開誅戒的原因。須知,尉遲恭的那句話中,可沒有涉及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只是強調了「支黨」。
往往是,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東西,不是不重要,而是故意遺漏,是一種變相的強調!
就如尉遲恭提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去恐嚇李淵是一個道理——不說李世民我們埋伏在玄武門,卻說,李建成他們謀反。
李世民自然能聽懂這是啥意思,況且這也是他必須要做的,根本不是個人,能扭轉或改變的,哪怕他馬上就要當皇上了。
這就是玄武門之變,哪里有什麼勝利方,其實雙方都籠罩在巨大的不安之下。同時這更是個人的悲劇,哪怕對于李世民來言,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