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不帶秦瓊進入玄武門?李世民: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他
2022/07/21

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位于太極宮內皇城北面的玄武門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群全副武裝,手持兵器的文臣武將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下,匆忙急促地走進了玄武門,并埋伏在玄武門內的小樹林里,他們焦慮地等待著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

按照唐代律法,入宮門者不可攜帶兵器,李世民之所以能夠身穿鎧甲,攜帶兵器進入玄武門,是因為他收買了玄武門守將。

如果太子、齊王識破他們的計謀,不進皇宮覲見李淵,那麼只要天一亮,大臣們一上朝便會發現李世民一行人的陰謀,到那時李世民一行人難辭其咎,對秦王府的人來說勝敗在此一舉。

令人欣慰的是李建成不聽從李元吉的勸告,毫無戒備地向玄武門緩緩走來,他沒有想到這一天成了他的祭日。

李建成劇照

在古代軍隊出征有一個習慣,主帥一般負責擒王,而副帥則負責擒相,根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帶領九個人進入玄武門,學界認為是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瑾、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沒有秦瓊,難道說秦瓊不重要嗎?

前段時間很多小伙伴留言問我,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今天筆者做個簡單的分析, 秦瓊曾參加過玄武門之變,而且他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先來對秦瓊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喜歡《隋唐演義》的小伙伴想必對里面的英雄人物都不陌生,甚至還有人給他們排了名次,即隋唐十八條好漢,他們幾乎都來自瓦崗軍,其實里面很多人物都是虛構,不過秦瓊歷史上確有此人。

正史中并沒有把秦瓊的身世交代得很清楚,《歷城縣志》記載秦瓊家里世代以打鐵為生,家境很貧寒。

但是25年前, 在濟南出土了秦瓊的墓志銘,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北齊的官員,可見秦瓊并不是一介布衣。

秦瓊劇照

秦瓊剛步入仕途時只不過是隋朝一員大將身邊的隨從,后來他跟隨隋朝驍將張須陀鎮壓各路起義軍,在祝阿大敗盧明月部,一戰奠定了他戰神的威名。

不久張須陀被瓦崗軍打敗,秦瓊又跟了隋將裴仁基,李密帶著瓦崗軍占領洛陽附近的興洛倉后,裴仁基帶著秦瓊投靠了李密。

秦瓊這個人沒有什麼花花腸子,誰對他好,他便會對誰ㄙˇ心塌地,所以他全心全意為李密服務。

后來李密為王世充所敗,秦瓊投靠了唐朝,李世民拜其為馬軍總管,并對其禮遇有加。

受到李世民的禮遇,秦瓊一直想找機會報答李世民,不久他等來了。

當時北方劉武周手下有一位名叫尉遲敬德的驍將,他勇猛無比,在山西地區橫行無阻。

尉遲敬德在夏縣俘虜唐軍多員猛將后,準備返回大本營,李世民派秦瓊半路截擊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何許人也?他武藝高強,能夠空手奪取敵人的槊刺。

結果他在半路遭到秦瓊的伏擊,被打得大敗,兩千多人被ㄕㄚ,李淵聽后大喜賜秦瓊一個金瓶。

秦瓊劇照

后來在唐滅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劉黑闥的過程中,秦瓊皆立下赫赫戰功,唐朝平定北方后,李世民大大賞賜了秦瓊。

秦瓊在玄武門之變中的作用

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跟他龐大的秦王府集團有著密切的聯系,當這個小集團與太子集團的利益發生沖突時,李建成準備使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于是他準備削弱李世民的羽翼,尉遲敬德、程咬金、秦瓊當然首當其沖。

所以李建成想方設法把秦王府的這些猛將調到李元吉麾下,然后找個機會將他們除掉,秦王府得知太子集團的陰謀后,人心惶惶。于是他們經過一番商討后,決定采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所以才有了文中開頭部分提及的玄武門埋伏事件。

《舊唐書·秦叔寶傳》記載:「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也就是說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之變。

但是史書并沒有詳細記載秦瓊所在的具體位置,所以筆者做一些小分析。

李世民劇照

按照唐代律法皇子是不可私蓄武裝,但是皇太子李建成卻擅自召募勇士,共計兩千多人,目的保衛東宮,史稱「長林軍」。

不僅如此李建成在平叛河北時,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四處拉攏豪強,收編了羅藝部,得薛萬徹、薛萬均兩員猛將,當年羅藝能夠橫掃幽州,就是因為手下有薛萬徹、薛萬均兩員猛將。

當然李世民也不是省油的燈,史書記載,當李世民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對太子下手時,尉遲敬德說:

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宮,控弦被甲,事勢已就,王何得辭!——《舊唐書·尉遲敬德傳》

意思是你不要害怕,我們還有八百勇士呢?可見李世民也私蓄武裝。

不過就兵力而言,秦王府的兵力自然不敵東宮。

當時唐代宮法規定,無論任何人都不能帶武裝人員進入內宮,就算是守宮門的衛隊也不可以,所以李世民帶領九人應該是埋伏在玄武門旁邊的小樹林里。

秦瓊劇照

而且當時李世民只是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宮中禁軍并不知道他的軍事行動,李世民自然不敢大張旗鼓帶著八百勇士進入門內。

所以那八百勇士應該埋伏在東宮去往玄武門的途中,目的是為阻止東宮的長林軍西進,切斷太子李建成的援軍路線,而秦瓊也在其中。

因為事變爆發后,李建成被ㄕㄚ,在李元吉對落馬的李世民行兇時,尉遲敬德突然帶著70人進玄武門,這70人哪兒來的?顯然是外面的伏兵。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不帶秦瓊進入玄武門,很簡單,ㄕㄚ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不用耗費多少兵力,九個人足矣。

而東宮的主力部隊是那兩千多長林軍,還有號稱萬人敵的薛萬徹,這支部隊需要強有力的人物才能阻擋,秦瓊是最合適的人選。

果然當東宮得知太子被ㄕㄚ的消息后,長林軍傾巢而出,準備為太子報仇,這支軍隊與秦王府的勇士展開決戰。

秦王府寡不敵眾,就當他們支撐不住時,尉遲敬德及時獻上太子的首級,東宮的人才漸漸散去。

尉遲敬德劇照

事后,李世民大封玄武門事變功臣,秦瓊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從封賞上看秦瓊在事變中的作用也不小。

此后秦瓊退出了政治舞台,他說自己從小就上戰場作戰,全身是傷,需要靜養。

貞觀十二年(638)秦瓊去世,陪葬昭陵,次年,李世民又追封其為胡國公,四年后秦瓊被列入凌煙閣功臣。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