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霍去病一輩子都沒搞定匈奴,為何被趙充國默默搞定了?
2023/01/10

西漢歷史傳到漢宣帝這一代,漢宣帝劉詢已經是西漢的第7位皇帝了。在祖上的基業庇佑下,劉洵的小日子過的那是相當可以,朝中一片太平祥和之景,于是漢宣帝為祖先立了廟堂,來彰顯自己的正統,同時也為了向天下昭明:如今的漢朝是多麼的國富民安。

漢宣帝劉詢

就在這時候,匈奴又來上門送麻煩。可這次匈奴卻栽了大跟斗,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一輩子都沒能搞定的匈奴,沒想到被漢宣帝手下一名花甲老將擺平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漢朝鄰居:烏孫國

漢朝時期周邊有一小國,名喚烏孫,烏孫國自知漢朝國富兵強,自己不是對手,便派遣使臣前來降漢,表示自愿向漢朝俯首稱臣,并希望求娶漢朝女子以締結百年之好

烏孫國

漢武帝便將劉細君派去和親;后細君去世,漢武帝又將劉解憂派去。劉解憂在烏孫國十分得寵,為烏蘇君王誕下三子兩女,漢朝與烏孫的關系也相處的十分和睦,烏孫借著漢朝的威懾力在西域十分滋潤,而匈奴的地位卻日漸低下了。

細君公主--劉細君

匈奴不愿屈居人下,便聯合車師國欲攻打烏孫,而且匈奴之前也曾求娶漢朝女子,被漢朝皇帝拒絕,匈奴單于懷恨在心,便想趁機擄走前來和親的漢朝公主劉解憂。匈奴想著即便漢朝知道了,遠水也救不了近火,更何況漢朝如今正是國喪期間,定不會不易動兵。

烏孫也考慮到這個原因,于是苦苦支撐了兩年多,一直等到漢朝出了國喪,漢宣帝才接到了烏孫的求助信。烏孫國在信上言辭懇切,并反客為主,表示自己是在幫助漢朝驅除余孽,希望漢朝皇帝能幫助烏孫守住公主。

解憂公主--劉解憂

公主營救計劃

漢宣帝接到信后,便召來眾武將一起協商此事,其中有張安世,韓增,趙充國等人,出兵支援烏孫不是一件小事,因烏孫遠在西域,漢朝將士對西域的狀況并不甚了解。

三朝元老霍光建議不要貿然前去,而老將軍趙充國卻執意認為該去,霍光與趙充國之間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霍光不解,當初烏桓與匈奴之間爭斗,趙充國不允前去;如今烏孫遭難,趙充國卻首當其沖。趙充國解釋道這是因為國情不同,烏桓是世仇,與漢朝并無情誼,而烏孫是忠臣,自當鼎力相助。

霍光一聽老將軍都這麼說了,便也沒了意見,愿意領兵打仗前去剿滅匈奴,更何況這還是他兄長霍去病的遺愿。

西征匈奴

同年秋天,漢宣帝下令召集大軍遠征西域,由趙充國領兵,此次遠征軍隊選拔出的都是各地的精兵強將,看來漢朝這次是鐵了心要與匈奴清算。

在第二年元宵節剛過,遠征部隊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此次出兵遠征的將士共有十六萬余人,分為五隊人馬,想要將匈奴從不同方向團團包圍,甕中捉鱉讓他們無路可逃。加上烏孫的軍隊,統共有二十萬兵馬可以調遣,漢朝的這次遠征大家都十分激動,誰料到乘興而去,卻沒能盡興而歸。

漢朝雖然人馬眾多,且兵強馬壯,遠行一千多里來到西域,卻不能打個痛快,只因匈奴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匈奴了,經過多年的纏斗,匈奴的實力早已大不如前,不然他們怎麼只敢放出要搶了烏孫國王老婆的狠話,卻不敢直接攻打烏孫國呢,更何況他們還是趁著漢朝國喪期間偷偷操作。

一切的證據都指明了匈奴國力的衰弱,于是他們也更加謹小慎微,只是與漢朝的軍隊打著游擊戰,并不敢深入,漢朝派了大批人馬,預想中要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圍剿戰也未能實現,不禁十分氣惱。

匈奴國力,大不如前

匈奴的人馬十分分散,難以全部包圍,然而常惠卻執意要繼續向北部追擊匈奴的逃兵,與烏孫的部隊前后包抄,將匈奴一舉拿下,然而趙充國卻領著兵往回跑,在東邊的草原上截獲三百余人,其中包括匈奴的蒲陰王。蒲陰王詐趙充國,想讓趙充國繼續往北,誰料趙充國竟不上當,帶著自己的兵回去了。

漢宣帝也很疑惑,趙充國領的這隊人馬在外奔了一年了,只捕獲三百余人,匈奴還沒抓到怎麼就回來了。誰料趙充國只是賣了個關子,讓漢宣帝拭目以待,匈奴此次定是有去無回,果不其然,沒等多久,西域傳來漢軍的情報,是好消息,匈奴這次竟幾乎全軍覆滅了。

因匈奴示弱,又膽小謹慎,故一直避著漢朝的軍隊朝北邊寒冷地區轉移,誰知趕上了春寒,不少人難以抵御,凍死途中,匈奴人只好換了方向,這下可真是請君入甕了,正好趕上常惠與烏孫王的夾擊,所以死傷無數,匈奴的氣數這下可算是耗盡了。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