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可憐的皇子,2歲被囚57歲才獲釋,出獄后六畜不分形同白癡
2022/05/04

1368年,朱元璋完成了從乞丐到皇帝的逆襲,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明朝,朱姓子孫一躍成為當時中華大地上最尊貴的一群人。

然而,就在洪武皇帝最心愛的太子朱標這一系,卻出現了一個堪稱整個大明王朝最可憐的皇子,2歲被囚,57歲才獲釋,出獄后竟然六畜不分形同白癡……

他有著天下最尊貴的出生,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哥哥是皇太子,可他卻沒機會成為或權傾朝野,或抵抗強仇,或紈绔放縱的王爺,一座高墻小院幾乎是他一生全部的活動范圍。

這一切的原罪,只因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兒子,新皇帝朱棣欲除之而后快的罪人之后,他就是建文帝嫡次子朱文圭。

他,幼年失怙,一生被囚,直至遇到了同樣受困又復位成功的太上皇朱祁鎮,這個在中都被幽禁55年的「建庶人」才再次被提起,獲得了人生最后時刻的自由時光。

尊貴的出生對他來說是個災難

《明史》載:「少子文圭。年二歲,成祖入,幽之中都廣安宮,號為建庶人。」

朱文圭出生于建文三年(1401年),這一年著實算不得是個好年份,父親建文帝與燕王朱棣的皇權拉鋸戰已陷入苦耗。僅僅一年后,燕王的部隊就打進了皇城,歷時三年多的靖難之役宣告結束,新皇誕生。

隨著皇城被破,皇帝爹爹和太子哥哥失蹤,母后于宮中自ㄈㄣˊ而亡,朱文圭徹底成了一個孤兒。

新皇帝朱棣是朱文圭的四爺爺,但皇家狠起來哪有什麼親情可言,這位「永樂」皇帝不僅搶走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還想要把他用了四年的年號「建文」徹底從歷史上抹去,就像他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詔「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明年為永樂元年」。

彼時尚在襁褓,虛齡兩歲的朱文圭,則從皇子貶為庶人,得了一個新名號「建庶人」,新家也從南京搬到了鳳陽,住進了廣安宮。

從此,北京皇宮中的皇權更迭、叔侄兄弟相爭,都跟鳳陽的建庶人沒有絲毫關系,他好像真的被完全遺忘了。

55年如彈指一揮間,至尊皇位上坐著的人從朱棣變成了朱高熾,又傳到了朱瞻基,然后是朱祁鎮、朱祁鈺,高墻被囚者「建庶人」只安靜地重復著同樣的生活,看晨昏變換,等日月交替,終是無人問津。

也許是同病相憐生出了憐憫

時間來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大臣石亨、徐有貞等人趁著景泰帝病重,發動「奪門之變」,重新擁立英宗復辟,北歸被囚的太上皇又搶回了旁落的皇位。

明英宗朱祁鎮,明朝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年輕時被大太監王振忽悠著親征,結果在土木堡一戰就被蒙古人俘虜做了人質,「北狩」一年后終于被送回國,又被親弟弟幽禁起來,卻還能在被囚七年后迎來人生第二次巔峰。

贏了這場兄弟間的皇權爭斗,朱祁鎮終于想起了遠在鳳陽老家的本家親戚,同為洪武大帝的子孫,同樣受過皇權爭斗的苦,同樣嘗過沒有自由的蝸居生活……

也許正是經歷過多番坎坷的人生,經歷過被高墻小院困住的艱難度日,讓高高在上的英宗皇帝生出了同病相憐的憐憫之心,萌生了釋放建文后人的想法,并且在遭到眾位大臣的反對是,適時地送上了一句「有天命者,任自為之。」

而這一舉動,連同這一句話,也給他贏得了一個極其奢華的評價——「此堯、舜之心也。」

就這樣,明英宗朱祁鎮一道圣旨,建庶人和叔叔吳庶人一起獲得了自由。《明實錄》:丙辰,釋建文君子孫,安置鳳陽。

除了釋放建文帝后人,朱祁鎮還做了另一件特別人性化的事情,廢除了宮妃殉葬制度,那段特殊的境遇是否在其中起到某些促進作用,那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皇親國戚的待遇只能留給后人了

天順元年(1457年),皇恩浩蕩,建庶人和吳庶人得到的不僅有自由,還有皇家賞賜,實在美中不足的是「時庶人年五十六、七矣。吳庶人已歿。」活著的侄兒年近花甲垂垂老矣,而叔叔則早已往生只剩黃土掩白骨。

一朝獲釋不知是喜是悲,被囚時尚在襁褓,55年的幽禁生活,本該屬于皇子皇孫的知識、朋友、生活全部被一堵高墻隔阻,離開幽禁地之后,竟有太多不合時宜,時人皆傳「初出獄,見牛馬亦不識」。

獲釋后不久,朱文圭隨即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直到這個時候他的名字還是「建庶人」。事實上,關于這個被記載于史冊上的名字,他自己知不知道,在不在乎,恐怕也是個未知數。

又過了很多很多年以后,大明朝廷在內外交困下日漸衰敗,只剩南明一支在苦苦支撐,朱文圭這個本名再次被提起,這一次是被追謚為「潤懷王」,朱氏皇朝的末代子孫給了早亡者一份遲來的體面。

那活著的人呢? 好在朱祁鎮和他的后人將那份仁慈貫徹了下去。天順三年,明英宗朱祁鎮駁回了大臣關于將建庶人、吳庶人再次看管起來的奏請。

成化三年,明憲宗朱見深聽聞兩家衣料短缺,命工部予以補給……雖然兩位皇子早已離世,也算蔭澤后人了。

朱文圭的后人在哪里?

按照史料的記載,兩位皇子都應該是留下了后人的,只是不知是為了避禍,還是其他原因,能查到的并不多。想來,作為皇子皇孫過得如此屈辱,后人若能夠隱姓埋名作為普通人活下去,也是一種幸福吧。

皇權爭斗總有犧牲,一如被唐太宗趕盡誅絕的建成元吉子女,亦如九子奪嫡失利被改名被幽禁的胤禩胤禟后人,朱文圭作為建文帝的兒子,終是逃不開濃重政治色彩的身世負累。

而他之所以被說成明朝最可憐的皇子,除了他坎坷屈辱的人生,應該還有「見牛馬亦不識」的悲哀吧。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