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2年,康熙駕崩。彌留之際,隆科多被康熙召到御前,接受顧命。因為擁戴新君雍正有功,隆科在雍正朝一度位極人臣。然而,五年后,他就被自己的親生兒子告發,落得個抄家、幽禁而ㄙˇ的下場。而這一切,都因為一個女人!
隆科多,出身于「滿洲八大姓氏」之首的佟佳氏一族,滿洲鑲黃旗人,是滿洲八大旗排名第二高貴的旗色,僅次于正黃旗。
他的家族背景更牛,他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他的姑姑嫁給了順治,生下了康熙,被封為孝康章皇后;他的姐姐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雍正從小就在佟佳氏膝下長大。也就是說順治是他的姑父,康熙是他的表哥兼姐夫,雍正是他的外甥。
有這樣的出身和背景,想要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也很難。
康熙時期,他就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于康熙二十七年被封為一等侍衛,后被提拔為鑾儀使,同時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后來又官至步軍統領、九門提督。九門提督控制著京城九門,掌握著京城內人數最多、戰斗力最強的軍事力量,毫不夸張地說,皇城上下、皇宮內外的安危全部系于隆科多一人之手,可見康熙對他的重視。
也正因為如此,在九子奪嫡中,隆科多是致勝的一個極為關鍵環節,他也就成了眾皇子爭相拉攏的對象。
但幸好他吸取自己老爹佟國維的教訓(站隊八阿哥允禩被康熙攆回老家休養),知道只有康熙認定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所以在不知道下一任儲君是誰時,他誰都不站位,只忠于康熙。
因為他的中立,康熙才會在臨終前,讓他到御前接受顧命,成為宣讀傳位詔書的人。
康熙ㄙˇ后,為確保雍正能夠順利登基,隆科多出力頗多,因此雍正對他非常感激,不僅在公開場合稱他為「舅舅隆科多」,還說他是「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繼位之初,凡是朝廷事務,雍正都會同他商量。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榮寵只持續了三年就開始急轉直下,他先是被撤掉了步軍統領的職務,次子玉柱因為品行惡劣被奪職罷官。
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就開始清算他,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被清算時,最先站出來告發他的是自己的嫡長子岳興阿。最終隆科多被雍正以「四十一條大罪」抄家并永久幽禁,一年后ㄙˇ于禁所。
他究竟是做了什麼背ㄆㄢˋ雍正的事,才會被雍正清算,而且兒子不僅不救他,還要對他落井下石呢?
這一切都要從隆科多的敗家媳婦李四兒說起。
李四兒不是隆科多的正妻,而是一個小妾。隆科多的正妻是赫舍里氏,原本夫妻倆感情不錯,婚后生下了兒子岳興阿。
有一次,隆科多去岳父家做客,他的小妾李四兒來奉茶。
隆科多抬頭一看,內心小鹿亂撞,這女人絕絕子啊!那臉蛋,那身材......無可挑剔,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回到家后,他就開始朝思暮想,夜不能寐好幾宿。
終于忍不住了,他就去找岳父攤牌:「爹啊,我看上了你的小老婆四兒,得不到他我茶不思飯不想,你能如我所愿嗎?」
是個男人聽到這話,都會氣炸了吧!隆科多的岳父也是一樣的,可是當時的隆科多已經是步軍統統、九門提督,即使自己是他岳父,又能怎樣呢?
就這樣,老婆的「小媽」成了自己的「小老婆」。
隆科多當然沒想到,這個女人日后會成為自己家里的定時炸彈。
古代三妻四妾原本也正常,隆科多的正妻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不讓隆科多娶小老婆,可是她怎麼也無法接受丈夫的小老婆,曾經是自己的「小媽」。
為了打壓小妾的威風,赫舍里氏對李四兒百般排擠。
照理,做小妾的,就要夾著尾巴做人。但偏偏這李四兒就不是省油的燈,仗著隆科多的寵愛,壓根不把正妻放在眼里,甚至對她頤指氣使。
而隆科多不僅沒有讓小妾和正妻處好關系,反而處處偏袒小妾,完全不顧正妻的感受,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豬蹄子。
這還不算,隆科多對李四兒的寵溺完全違背了禮法。
康熙五十八年,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去世,由于佟國維是康熙的二舅兼岳父,所以「祭葬如例」,按照慣例,必須由隆科多的正妻赫舍里氏,去迎送皇帝派去處理喪事的內務府官員。
結果卻是李四兒去迎送,等于直接將正妻「命婦」的地位都搶了。要知道「命婦」是官員的母親、正妻才有資格受封的。
隆科多的母親見到這個情景,十分悲憤,一個小妾名不正言不順的,竟然成了喪禮的主事人,可老太太又無可奈何,第二年就「飲恨而沒」了。
不久之后,李四兒生下了隆科多的第二個兒子,取名玉柱。有了兒子之后的李四兒,更加恃寵而驕,甚至有了非分之想,一心想要將自己的兒子扶為嫡子。
因為隆科多家是有爵位的,但清朝規定,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爵位,隆科多就算再寵愛李四兒也沒辦法給他。
李四兒就想把赫舍里氏除掉,便殘忍地將她做成了「人彘」。這麼殘忍的事,歷史上也只有像呂后、武則天這樣的「ㄉㄨˊ婦」做得出來,而且人家也是正妻對小妾的手段,可隆科多家卻是反過來。
只可惜,雖然正妻被小妾弄ㄙˇ了,隆科多也不敢將李四兒扶為正室,他還是得考慮外面的人會怎麼說。
李四兒見狀后,就膽大包天,直接去找雍正為自己的兒子索要官職。由于當時隆科多圣眷正隆,玉柱,一個紈绔子弟,就由一等侍衛升為鑾儀使,這可是正二品的官職!
也正因為如此,隆科多的嫡長子岳興阿才會對這個家產生深深的恨意,父子關系也水深火熱,最終反目成仇。
李四兒接連氣ㄙˇ自己的老母,害ㄙˇ自己的正妻,并沒有讓隆科多對她的寵愛減少,反而變本加厲。
她不僅在家中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在外面也毫不收斂,無形中也讓隆科多得罪了很多人。
一次,隆科多叫李四兒和京城的貴婦們一起去宮里覲見皇后。一般來講,大家都是貴婦,沒有誰比誰高貴,即使真的有高低之分,那也得低調一點,畢竟要去見的是皇后,總得恭恭敬敬。
而這個李四兒,卻一副飛揚跋扈、高高在上的樣子,呵斥所有人閃開,說「我要先過」,這種態度,當然是會讓同行的貴婦們非常不爽。
如果只是私下人品不行,對隆科多的影響也不致命。偏偏這李四兒,對隆科多的公事也參與頗多,甚至犯了政治錯誤!
隆科多位高權重,免不了會有人想要賄賂他,來求取功名利祿。隆科多當然不敢正大光明收禮,但李四兒敢啊!
當時幾乎所有官場的人都知道,要走隆科多的門路,直接給李四兒送銀子就行了。李四兒收了錢,隆科多就會去辦事,也就是收受賄賂來干預選拔官員,官場上的人稱之為「佟選」。
據不完全統計,李四兒收受的賄賂達44萬3000兩白銀,當時一兩白銀相當于今天的人民幣100-200元,44萬多兩白銀折合成現在的錢大概4400萬~8800萬。
官場腐敗在每個朝代都有,只要不是太過火,皇帝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如果是牽扯到政治斗爭,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這個李四兒可以說是胸大無腦,居然愚蠢到邀請九王爺允禟身邊的太監來家中唱戲。
要知道這允禟可是當年九子奪嫡的主角之一,和八爺允禩一個陣營,那可是雍正的ㄙˇ對頭啊。你一個雍正陣營的家屬,居然和雍正政敵的手下拉扯不清,簡直是愚蠢至極!
果不其然,雍正很快就找上隆科多,但一開始雍正還只是撤了他步軍統領的職務,奪去他兒子玉柱的官職讓他回家好好管束,并口頭警告了一番:
當年朕剛登基,你和年羹堯都被朕當成心腹,朕對你們絲毫不加猜疑和防范。誰知道你們仗著朕對你們的信任,竟然有二心,招權納賄,擅自作威作福,辜負朕的一片心意。以前明珠、索額圖勾結營私,圣祖解除他們的重要職位。如果你和年羹堯還不知所謂,不痛改前非,就是自取滅亡!
隆科多倒是想要收斂一點,奈何李四兒卻收不住手,而且上梁不正下梁歪,連隆科多家的家仆都會收受賄賂。
終于東窗事發!
雍正四年,隆科多的家仆牛倫仗權收受賄賂,事情敗露被抓,審訊時為了自保,把隆科多收受年羹堯、總督趙世顯等人的賄賂抖了出來,這個賄賂可是和一般的賄賂不同。要知道,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個居于外擁有兵權,一個居于內擁有實權,兩人勾結,那會是什麼后果?
雍正五年,隆科多被派往沙俄談判邊境問題,由于結黨營私,并私藏玉牒,被雍正抓到罪證并立即遣送回京逮捕、抄家。
而他的嫡長子岳興阿在知道父親如果倒台,自己一定會受牽連,卻還是首當其沖告發自己的父親,控訴他的種種罪行,可見岳興阿是有多麼憎恨自己的父親。
很快,隆科多就被雍正安了「四十一條大罪」,囚禁在暢春園附近外圍的一個屋子里。他的長子岳興阿被撤職,次子玉柱發配黑龍江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李四兒則被打入辛者庫做奴役。
曾經盛極一時,燦爛輝煌的佟氏家族,就這樣葬送在隆科多的手上,更準確地說是葬送在李四兒的手上。
但是要完全怪到李四兒身上,也有點不公道,作為一個官場老手來講,隆科多不會不知道李四兒的行為早晚會將自己害ㄙˇ,卻還是放縱李四兒這麼做,與其說放縱不如說是授權。
在雍正給他定的「四十一項大罪」中,最主要的有三項:
一是通過辦「佟選」,大肆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大權。
二是大肆收受賄賂,一而再地挑戰雍正的底線。
三是居功自傲,多次炫耀自己的擁立之功,強調是因為自己起到關鍵作用,雍正才能順利坐上皇位,等同挑戰雍正繼位的「合法性」。
這些對于雍正來講,等同于背ㄆㄢˋ!
照理說,隆科多官職已經做到頭,有權有勢,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在康熙晚年,朝政的局面十分復雜,當時瓜分政權的參與者,主要有這麼幾股大的勢力:
以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允禩為代表的皇子們;以魏東亭、隆科多為代表的功臣勛舊;以佟國維、馬齊為代表的八旗貴胄;以張廷玉為代表的漢人重臣。
這些不同陣營的勢力之間,盤根交錯,稍微動到某一群體的既得利益,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康熙只要想做一些調整,就會橫生枝節遭遇集團性的阻力,比如追比國庫欠款、清理刑部冤獄等。
康熙是一個「仁君」,無法強硬地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采取和稀泥的方式來維持朝廷的安穩。
所以康熙很聰明,他選擇了雍正這樣一個鐵面無情,手段強硬的繼位人。
雍正一上位,就開始推行火耗歸公(由中央統一耗損比例來收賦稅,打擊地方官吏任意攤派的行為)、旗人耕種、官紳一體納糧等一系列新政措施,這些措施條條都在很大程度上觸動了以隆科多為代表的旗人貴族的經濟利益。
在政治上,雍正重用李衛、田文鏡等漢臣,還積極通過科舉渠道選拔王文昭、劉墨林等漢人來填充官場,這些政治舉措,對昔日在朝廷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旗人貴族來講,是一種權力的稀釋。
隆科多這時可能有點后悔自己輔錯了新君,竟然與八王爺允禩,以及其他旗主王爺等人勾結在一起,史稱「八王議政」,試圖謀劃發動推翻雍正的政變。
只不過這時候,雍正還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來證明隆科多參與了「八王議政」,便沒有處理他。
讓隆科多對雍正開始有二心的還有諾敏和年羹堯的ㄙˇ。
雍正繼位之初,想要清查各省藩庫虧空,隆科多第一時間表達了與雍正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場,并推薦了「天下第一巡撫」諾敏來做這件事。
但是諾敏「第一巡撫」的名號根本就是徒有虛名,為了邀功竟然挪借山西晉商的銀子來充當藩庫存銀。
因為諾敏的事,隆科多在雍正面前抬不起頭來。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本隆科多以為雍正頂多就是撤掉諾敏的職,畢竟「天下第一巡撫」的稱號是雍正御賜的,ㄕㄚ了他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但沒想到,雍正真的打自己的臉,ㄕㄚ了諾敏!
這讓隆科多不寒而栗,第一次發現雍正原來是如此的無情,為了達到目的,不管你是誰,都可以翻臉不認人,甚至可以不要自己的臉面。
而年羹堯的ㄙˇ,則讓隆科多徹底失去了安全感。
當年雍正之所以能夠壓倒八阿哥允禩成功繼位,在內靠隆科多、十三阿哥允祥控制京城內外兵權,在外則靠年羹堯遏制十四阿哥允禵在西北的十萬精兵。
可是年羹堯的結局呢?一貶再貶,最后三尺白綾掛在了城門洞口。
這當中固然有年羹堯囂張跋扈的因素,但是雍正對功臣狠心賜ㄙˇ的舉動,對隆科多的觸動是相當大的。
由于年羹堯是被大臣們彈劾而ㄙˇ的,隆科多吸取了年羹堯的教訓,開始拉攏眾臣,但是他忘了,結黨營私是雍正最厭惡的。
很多人說雍正除掉年羹堯和隆科多,是因為這兩人揪住了雍正繼位時的「小辮子」,而雍正為了徹底掌握權力,才對他們下了ㄉㄨˊ手。
可是為何同樣是功臣的十三阿哥、后來的怡親王胤祥卻沒有遭到雍正的ㄉㄨˊ手呢?因為他一心做事,絕不拉攏任何人,也從來沒有背ㄆㄢˋ過他的四哥。在雍正給他賞賜太多時,他堅決不受,雍正皇帝對允祥的評價是:「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
在我看來,隆科多這類人更多的是政治的投機者。投機者在做事之前,會先考慮這件事對自己是否有利,他們考慮的并不是忠心。
隆科多的悲劇也警示我們:投機可以贏得一時,卻贏不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