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2022/04/30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

呂不韋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選取《呂氏春秋》中的十大名句,供大家參考學習~

執一者至貴也,至貴者無敵。

出自《呂氏春秋·離俗覽第七》。

【譯文】執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貴的,最尊貴的人沒有對手。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選自《呂氏春秋·舉難》。

【譯文】一尺長的木材會有節疤;一寸見方的玉石會有疵瘢。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假:借。

【譯文】「善于學習的人,總是取別人的長處用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出自《呂氏春秋·謹聽》。宗:本,根源。

【譯文】不知道卻自認為知道,這是一切禍害的根源。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學。

出自《孟夏紀·尊師》。

【譯文】聰明的事沒有比修養身心更大的了,而修養身心最重要的,沒有什麼能超過學習。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譯文】賢明的名聲與不肖的名聲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不能由別人給予,這就象命運不可更改,美惡不可移易一樣。

知不知,上矣。

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

【譯文】認識到自己有所不知,就是高明。犯過錯之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卻自以知道。

求之其本,經旬必得;

求之其末,勞而無功。

出自《呂氏春秋·孝行覽》。

【譯文】做事情如果從根本做起,經過一段時間必定能夠收效;從末節做起,必定是勞而無功。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選自《呂氏春秋·先己》。

【譯文】想要戰勝別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有缺陷,想要評論別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有缺點,要想知道別人,必定要先知道自己。

凡軍欲其眾也,心欲其一也;

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

出自《呂氏春秋·先亡》。

【譯文】三軍:舊指上軍、中軍、下軍,或左軍、右軍、也泛指全軍。凡是軍隊都希望人多、思想一致;全軍一心,就可令行而無敵于天下。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