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明星
綜合推薦
動漫影音
    
吳三桂被滿門抄斬卻漏掉個兒子,他與陳圓圓隱居,如今后裔超千人!
2023/02/01

看到 「吳三桂」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第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是 「沖冠一怒為紅顏」。但事實上,吳三桂在明反明,在清反清,是一個毫無忠義可言的反復小人。陳圓圓因為這一句話,背負了「亡明」的惡名至今,實在是很冤屈。

當然,吳三桂也因為兩次叛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生中兩次被人屠滅滿門,也實屬歷史罕見。

先是因為背叛明朝,開關迎清軍入關,擊敗了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李自成無奈退出北京時,為了報復反復小人吳三桂,將吳三桂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族人 滿門38口全部處死,一個活口都沒留。

其后,吳三桂背叛清朝,起兵造反,高舉「反清復明」大旗。又一次失敗后,吳三桂的家族 因為謀反之罪,再次被滿門抄斬。康熙為了斬草除根,永除后患,甚至發起了在全國范圍內的追捕,企圖將吳三桂一脈一網打盡。

從史料來看,在此次滿門抄斬和全國通緝之后,吳三桂一脈的后人再也沒有出現在此后的史料記載中,就像是被康熙完全抹除了一樣。但事實上,清兵對吳三桂一脈的殺戮,并未將其斬盡殺絕, 吳三桂的一個兒子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漏掉了。

僥幸逃過一劫的這個人名叫 吳應麒,是吳三桂的親生兒子, 他為何能逃過如此嚴密的追殺?後來又怎麼樣了?

滿門抄斬中活下來的幸運兒

吳應麒雖然沒有吳應熊那樣的顯赫地位,但他也擁有吳應熊所沒有的自由。與一直被清朝廷扣在北京做人質的吳應熊不同, 吳應麒一直都留在父親吳三桂的身邊,跟隨父親南征北戰,憑借敢打敢拼的勇猛做派,在戰場上了立過不少戰功。

吳應麒之所以能留在吳三桂身邊掌握兵權,與他幼年時被暗中過繼給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有關。這件事極為隱秘,即便在后世的諸多史料之中,記載吳三桂與吳應麒的關系也都是叔侄關系。

當年吳三桂在明朝的遼東當總兵時,娶了妻子張氏,此后又納了一個妾叫楊氏。原本以吳三桂的總兵身份,娶個三妻四妾也屬正常,但正妻張氏 「性嫉」,在史書中都記載為 「悍婦」,在家中很強勢,即便是吳三桂也不得不避讓三分。

張氏生下吳應熊以后,楊氏在明崇禎九年也生下兒子吳應麒。但楊氏身體弱,經過這次生產之后,身體每況愈下,竟然在產子短短幾個月后,撒手人寰,猝然離世了。 吳應麒失去楊氏的庇護,遭到張氏的排擠,她堅決不同意吳三桂繼續將吳應麒留在身邊。

楊氏已然不在,張氏又鬧得比較兇,吳三桂無奈之下決定將孩子送走。但虎毒尚且不食子,吳三桂自然不忍心將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外人撫養,就將吳應麒送到自己的哥哥吳三鳳身邊, 過繼給自己的哥哥。

從此以后, 吳三桂對此秘密守口如瓶,吳應麒長大以后,吳三桂依然與他叔侄相稱。即便是吳三桂身邊的心腹,也罕有人知道這件當年的隱秘事。至于了解內情的張氏和吳三鳳,各自都有各自的顧慮,也都不愿意舊事重提。

正因為如此,吳應麒因為張氏的兇悍而自幼失去了做世子的機會,但也因此避免了被清朝廷重點關注,逃過了入京為質的悲慘命運。 吳應麒憑借戰功,被封為平西藩下左都統,他雖然 與吳三桂叔侄相稱,但他畢竟是吳三桂的親生骨肉,吳三桂平日里對他照顧有加,大家只以為吳三桂是疼愛自己的侄子。

1673年,吳三桂打出 「反清復明」的旗號,正式起兵反清。明朝叛將起兵復明,雖然有些可笑,但這樣的口號還是幫助吳三桂聚集了一批反清復明的志士,跟著他對抗清朝廷。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吳三桂起兵之前,沒有選擇離京返回昆明,而是將自己的嫡長子吳世璠秘密送回昆明。吳三桂見 吳世璠獨自歸來,明白了兒子吳應熊的用意,也得知康熙要提前削藩的消息,遂決定提前起兵。

吳三桂正式起兵后,吳應熊等人立刻被抓了起來。在商議如何處置吳應熊時,納蘭明珠提議, 將吳應熊和他的兒子吳世霖絞死

吳應熊是吳三桂的兒子,但也是當朝駙馬,處死吳應熊以后,和碩恪純長公主對此非常不滿。康熙數次下詔慰藉她,稱吳應熊是 「為叛寇所累」,想表達一種他也很無奈的意思。

但事實上,一位公主的情緒誰會在乎呢?康熙雖然當時留下了吳應熊和公主生的幼子,但也將他們幽禁起來。等到云南被平定以后,康熙沒有了最后的顧慮,直接將公主與吳應熊所生的 兩個幼子和其他庶子全部處死,以絕后患。

吳應麒的處境要比吳應熊好很多,在吳三桂起兵后,立刻被任命為金吾后將軍。在此期間,吳應麒曾提出過一個大膽的想法, 先假意配合撤藩,將隊伍拉到中原腹地,再伺機起兵,則可迅速直逼京城。

這個計劃最終未得到實施,主要是因為馬寶、胡國柱等人的短視,錯過了這次機會。當然,這樣的做法風險極高,有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若是不知道最終失敗的結局,如此險招在當時也很難被采用。

一計不成之下,次年三月初,吳應麒率領馬寶,與張國柱聯手,向湖南軍事重鎮岳州水陸并進。當時岳州的守將是李國棟,他見叛軍勢大,恐怕難以抵擋,接受了吳應麒的策反,令吳應麒等人 兵不血刃就得到了岳州

消息傳至吳三桂耳中,令他大為高興, 命吳應麒率七萬大軍鎮守岳州,防止駐扎在荊州的清兵對岳州發起反攻。岳州乃戰略要地,失去岳州對清朝廷十分不利,正如吳三桂所料,清朝大軍很快向岳州發起反攻,企圖重掌岳州。

但吳三桂早已派出重兵守衛,又囑咐吳應麒堅守不出。清兵雖然勢眾,在攻打岳州時占了一些便宜,但戰場始終被吳軍控制在外圍水域,清兵雖然苦戰,卻無法危及到岳州,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吳應麒鎮守岳州期間,也算是守城有功,但總體而言,能夠擊退清兵主要還是依賴城堅兵精,吳應麒發揮的作用其實并不大。但他畢竟是吳三桂的兒子,吳三桂失去了吳應熊,自然有心培養吳應麒。

1678年,吳三桂稱帝后, 吳應麒被封為大將軍,深得吳三桂器重。不過,無論是吳三桂稱帝,還是封吳應麒為大將軍,都不是明智之舉。

吳三桂自己登基稱帝,也就意味著他此前所豎的「反清復明」旗號是假的,他只不過是借此為吳家謀利,壓根就沒想過光復明朝。此舉令許多真正想反清復明的志士們心灰意冷,戰斗意志不再強烈,甚至開始有人脫離吳三桂。

吳三桂封吳應麒為大將軍,更有任人唯親之嫌。在吳應麒出任大將軍之前, 方光琛就勸誡過吳三桂,吳應麒這個人性格有缺陷,容易 狂妄自大,不能重用。吳三桂聽到這話以后,贊同了方光琛的觀點,但在事后的表現來看,他對方光琛的話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在吳應麒的真實身份被揭露出來以前,很多人不理解,吳三桂為何對吳應麒這個侄子如此器重?事實上,吳三桂也很無奈,他對兒子吳應麒的全力栽培,都只是一廂情愿而已,正如方光琛所言,他的這個兒子,根本就不成器。

吳應麒成為大將軍以后,妄自尊大的毛病很快就顯露出來, 不尊重下屬,克扣士兵糧餉,甚至將吳三桂撥給他的軍餉給自私販賣了。時間久了,吳應麒的威信急劇下滑,水師將領林興珠等人,甚至因為受不了吳應麒,竟然轉投到清朝廷那邊。

吳應麒顯然沒有繼承他父親吳三桂的智商,面對清朝廷對他使用的離間計,他一個都沒錯過,導致 岳州人心惶惶,眾叛親離。他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高喊「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口號,致使不少人蒙冤入獄。

他的荒唐行為,逐漸連岳州百姓也看不下去,一首民謠在民間逐漸傳播開來,表達出當時岳州人民對他的不滿:

「吳應麒,吳應麒,殺了你獻康熙。」

除此之外,吳三桂起兵后,王輔臣沒有率兵響應,而是選擇將吳三桂拉他一起造反的信送給康熙,這件事也與吳應麒不無關系。

當年王輔臣與吳三桂關系非常親密,平日里稱兄道弟,只因吳應麒與王輔臣不和,在吳三桂與王輔臣之間制造矛盾,令王輔臣感到憋屈,這才離吳三桂而去。

被蒙在鼓里的吳三桂此前對王輔臣花費巨資進行拉攏,當得知他要離開時,還拿出2萬兩白銀送給他。可惜, 吳三桂的苦心全都白費了,導致事后王輔臣倒向康熙。

吳應麒的無能表現,已經到了百姓都知道的地步,吳三桂又豈能不知道呢?他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也很失望,死前沒有將皇位傳給吳應麒,而是傳給自己的皇太孫吳世璠,就是重要的表現之一。

吳世璠繼位后, 吳應麒被晉封為楚王。但對于當時的局勢來看,這個楚王的封號注定是享受不久了。敗局已定的吳軍在岳州已經站不住腳,吳應麒見形勢不妙,率軍撤出岳州,向長沙進發。

進抵長沙以后,吳應麒仍不放心,繼續退守辰龍關。即便如此,吳軍的處境仍然岌岌可危,吳應麒退至辰龍關不久,便迫不得已再次撤往貴州。此后, 吳軍頻頻撤退,直至退到昆明,處于退無可退的困境。

吳應麒與陳圓圓隱居,如今后裔千余人

在撤兵過程中,吳應麒路過辰州時,曾到過岑鞏縣一趟。當時吳三桂已死,陳圓圓逃至岑鞏縣避難,吳應麒專程到岑鞏縣探望陳圓圓,并對陳圓圓講了實話,吳軍目前的形勢非常差,讓陳圓圓注意隱蔽。

吳應麒有軍務在身,探望陳圓圓后,便繼續率軍撤退。吳應麒護送吳世璠至云貴邊境時,與清兵遭遇,經過一番激戰后,吳應麒兵敗,雖然將吳世璠安全送到昆明,但他已下定決心,自己不回昆明,而是轉身來到岑鞏縣, 與陳圓圓會合,一起在岑鞏縣隱蔽下來。

吳應麒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自知身份特殊,等到清兵攻破昆明時,斷然沒有活下去的希望,想要保住性命,只有提前隱蔽起來這一條路可以走。彼時,陳圓圓已經知道吳應麒的真實身份,她當時愿意與吳應麒一起隱蔽,就是希望替吳三桂 保住這條血脈

吳應麒與陳圓圓隱蔽到岑鞏縣以后,改名為吳啟華。這也是為什麼清軍攻破昆明后,始終沒有找到陳圓圓的真正原因。根據史料記載,清軍攻破昆明后, 沒有找到陳圓圓,也沒能找到吳三桂的遺體,只在湖中心找到了吳三桂的骨灰匣,至于其中所盛的骨灰是否屬于吳三桂也不得而知。

關于陳圓圓之死,300多年來有許多種說法,例如清人戴剛孫在 《昆明縣志》中寫的是平定云南時,陳圓圓 「死已數年矣」;田龍云在 《滇故瑣錄》中,也表示出差不多意思, 認為 「陳圓圓先死。」

《觚賸》、《吳逆始末記》則主張陳圓圓乃是病死于吳三桂起兵期間,《陳圓圓全傳》則認為陳圓圓是在康熙十六年秋天, 「在荷花池自盡了」

當然,也不乏持「陳圓圓是在昆明城破之后才死」的說法。《平吳錄》主張陳圓圓是在清兵攻破昆明后, 「陳沅及偽后郭氏俱自縊。」《吳三桂陳沅沅》中則寫得更詳細:

「清軍攻入昆明,……陳圓圓遙望秋水長天,雙手合十,口誦佛號, 躍入蓮花池。」

不論哪種說法,都缺少依據,事實是陳圓圓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吳三桂的遺體也沒有找到。

由于當年昆明城破之后,清朝廷曾對吳三桂相關人員進行了全國范圍內的大搜捕,都未曾找到陳圓圓和吳應麒,且在史書之中,在吳應麒率兵退守昆明后,就 再也沒了記載,給人一種二人已經不知死于何處的錯覺。

歷史上與這種情況畢竟相似的人當屬朱允炆,關于他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如果陳圓圓的墓沒有在馬家寨被發現,如果吳氏后裔沒有世代設立 「秘傳人」,吳應麒與陳圓圓隱居的事情,恐怕也會一直被掩蓋在歷史之中。

陳圓圓能夠帶著吳應麒在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隱蔽下來,逃過清朝廷的追捕,這件事其實非常不容易,若是沒有周密的計劃和較高的智慧,此事斷無可能實現。

陳圓圓與吳應麒在馬家寨成功隱居,將吳三桂的血脈保留至今,主要取決于兩個關鍵人物。 其一,是陳圓圓,若是沒有她的存在,吳應麒斷然沒有能力將事情做到這一步。

其二,是將軍馬寶,他參與謀劃了此事,卻并未選擇與陳圓圓一起隱蔽,因為他在吳三桂集團的地位特殊,若是他一起失去蹤跡,斷然無法令康熙安心,可能會引起無盡無休的追捕,給陳圓圓的隱蔽增加困難。

所以,馬寶將軍當年 主動出降,被清朝處死。明知必死,卻主動出降,這樣做對陳圓圓和吳應麒而言,是一種掩護行為,為他們日后成功隱蔽降低了很大風險。

馬家寨的居民全部都姓吳這件事兒,其實在6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都曾有人注意到,卻并未引起重視。直到2010年, 《吳三桂大傳》的作者李治亭等專家,受邀前往馬家寨考察,這才將這個隱藏了300多年的秘密揭開。

一般而言,中國有很多同姓村民聚居的村子,都會以同姓給村子命名,比如王家窩棚、趙家莊、劉家屯等等, 為何吳氏聚居的寨子不叫吳家寨,反而叫馬家寨呢?其實,這是陳圓圓為了隱蔽吳氏主人所采取的策略,「馬」字也并非是隨意取的,而是為了紀念「馬寶」將軍。

除此以外,馬家寨的建造也頗費心思,整個寨子采用的是 八卦原理建造,圍墻和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按照同樣的規矩和模式,使馬家寨具備了 「迷宮」的作用。不熟悉馬家寨的人進入寨子后,很快就會迷路,即便想要原路返回也不容易。

寨子里的建筑,都是清代的風格。距離馬家寨不遠處的一個朝陽山坡上,便是吳氏的墳塋地所在,那里 埋葬著吳氏世代的族人,陳圓圓和馬寶的墓也都在其中。

馬家寨的所有人,都承認自己是吳三桂的后人,吳三桂在歷史上的名聲并不好,但這些人卻沒有一人否認,他們還稱吳應麒為馬家寨吳氏族人的祖先。并親切地稱陳圓圓為陳老太婆,對她非常尊重和感激。

當年陳圓圓墓被破壞以后,吳氏族人非常氣憤,先后 三次修繕翻新她的墓。他們都說,若是沒有陳圓圓,就不會有他們這一脈吳氏族人,對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陳圓圓的墓前有一座石碑,上面寫著: 「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兩側分別刻著:

「孝男吳啟華、媳婦涂氏立;孝孫男仕杰、仕龍、孫媳楊氏;

重孫大經、大純;孝玄孫吳朝達、選、魁、政、璽、 柱、相、儀。」

在石碑的最右側,還刻有立碑的時間: 「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時間、人物,一切都清清楚楚,只有碑文上所寫的「聶氏」,頗為令人不解,不應該是「陳氏」嗎?其實,這也是為了隱蔽,才以「聶氏」公開示人。

馬家寨為了傳承這一脈的歷史,又不敢形成書面文字,專門設立了一種 「秘傳人」,世代口口相傳,避免被清朝廷發現隱秘,直到專家去考察時, 已經傳至了第十代。

第十代秘傳人解釋了碑文的隱語含義,稱 「先妣」是老祖太婆的意思; 「吳門」則是古蘇州的別稱,而陳圓圓正是蘇州人氏; 「聶氏」則暗指陳圓圓。當年陳圓圓6歲之前不是姓陳,而是姓邢,直到6歲那年父母雙亡,她被姨夫收養以后,這才改姓陳。一來「邢」和「陳」都帶有「耳旁」,二來她一生有兩個姓,所以才以「聶」姓來暗代陳圓圓。

「孝男吳啟華、媳婦涂氏立」,指的便是吳應麒,從碑文來看,他與陳圓圓以母子相稱,與他名字并列的則是他的妻子涂氏。

專家通過對碑文和墓葬的多重考察,證實了秘傳人的說法,確定了馬家寨居住的吳氏一脈就是吳三桂后人。

最令專家們欣喜的是,他們在考察期間,還在馬家寨發現了吳三桂的墓。隨著吳三桂的墓出現,多個隱藏300余年的秘密都被揭開,是非常值得慶祝的重要發現。 如今,吳三桂的后裔在馬家寨已經達到200余戶,人口更是多達上千人。

清朝已經滅亡,隱居300多年的吳三桂后裔,再也不必為了生存而小心翼翼。陳圓圓也以此證明了自己,她不是一個只有美色的「花瓶」,反而是 極具智慧的女性,她用自己的智慧替丈夫吳三桂保留了血脈, 是吳氏一脈的恩人。

馬寶將軍雖然軍事能力有限,但他也是一個忠于吳三桂,忠于吳氏的人,用自己的死換來吳氏一脈的生機。

吳應麒則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雖然早年被張氏排擠出家門,失去了尊貴的身份,但他也因此避免了淪為與吳應熊一樣悲慘的命運。他雖然能力不行,妄自尊大,不堪重任,沒能接過吳三桂手中的基業,但他卻遇到了陳圓圓這樣的貴人,帶著他隱居于山林, 得以善終,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

無論吳三桂在歷史上有著怎麼樣的評價,但那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不應該讓吳氏一脈因此繼續背負罵名, 祝愿他們能在馬家寨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繁衍生息,將吳氏一脈獲救的傳奇經歷,永遠的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

《清史稿》、《昆明縣志》、《滇故瑣錄》

《觚賸》、《吳逆始末記》、《平吳錄》

《吳三桂陳沅沅》

具俊曄「3.2億江景豪宅」曝光:屋內裝修奢華,和宋慧喬李英愛是鄰居,生活質量非常高
2023/07/23
66歲馮寶寶在大馬買下550㎡豪宅獨居十多年,兒子在內地工作不能陪伴,但是一個人生活「悠閒寧靜,很喜歡」
2023/07/23
吳卓羲前任官恩娜定居法國!曬近照凍齡似少女,住千平豪宅超富貴
2023/07/23
霍建華千萬超跑曝光!與林心如搬億級新居,林心如「上億豪宅讓給舒淇」完全不計較:財力好驚人!
2023/07/23
謝金燕「花上億元搬進豪宅」只為躲避狗仔,19歲兒近照曝光,185公分帥到成為全場焦點,網友:完美繼承好基因
2023/07/23
香港房價有多「瘋狂」?蔡少芬一家5口擠27坪房子,卻算豪宅了
2023/07/23
53歲田麗打扮樸素罕現身,獨住台東豪宅!「種蔬果自給自足」不靠男人:我想照心情過日子
2023/07/23
參觀賈靜雯的豪宅,48歲卻不顯老,家中很亂,到處都堆滿雜物
2023/07/23
7歲小女兒曝光!曾馨瑩住10億古堡「曬逆天長腿」打小白球,「愛女俏皮陪打」萌翻網:跟郭董長一模一樣
2023/07/19
一代女神曾華倩兒子超迷人!24歲林浩賢「從小骨骼精奇」如今2米超過常人,抿嘴微笑太帥了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