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明星
綜合推薦
動漫影音
    
諸葛亮到底會不會打仗?李世民的評價,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2022/06/16

大約十幾年前,網文興起。很多人為嘩眾取寵,開啟了貶低諸葛亮的浪潮。一開始的初衷其實是好的,這是因為人們長期被《三國演義》誤導。《三國演義》把諸葛亮過度神話了,成了一個極端。所以魯迅先生評價《三國演義》說:「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

但是隨后就走上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把諸葛亮說成完全不會打仗。歷史學這門學科是講究考據的,但一直以來有一個弊端,所謂的考據變成單純的找出處,只要古人說的,就變成真理。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那句評價:「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被奉為圭臬。

這是一個比較滑稽的事,陳壽自己根本不懂軍事,對于諸葛亮會不會打仗這個問題,他能評價出什麼呢?把一個不懂軍事的人說出的話,奉為真理,這非常可笑。寫史書的史官,他們的水平哪里能和他們筆下的風云人物相比。這是天上地下的差別。讀書的人最忌諱的就是看到什麼就信什麼,最要緊的是有分辨的能力。

為了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這些人通常都會把1787年前,也就是公元234年司馬懿和諸葛亮五丈原之戰說的那句話作為重點拿出來:「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以此證明司馬懿的神機妙算,以此證明諸葛亮的軍事水平不過爾爾。

可非常有意思的是,越把司馬懿的這句話拿出來說事,越說明這個作者是個軍事小白,一竅不通。

雖然這些所謂的作家對司馬懿這句話的解讀是最典型的胡說八道。但司馬懿的這句話卻很有意思,它可以作為一個標準,一個檢驗軍事學是否入門的標準。

我就來講一講五丈原之戰。

魏國對諸葛亮北伐的作戰指導

蜀漢是小國,機動作戰部隊不過數萬,和強大的魏國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體量的。然而面對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魏國采取的辦法卻是防御。這是魏明帝曹叡總結之前的作戰經驗得出的教訓,因此形成的作戰指導。不當回事(諸葛亮北伐前),無比震驚(第一次北伐),野戰決勝(第五次北伐前),堅守卻敵(第五次北伐)。

這就是曹魏對諸葛亮北伐作戰指導思想的形成過程。堅守卻敵,看起來著蠻好聽的,其實就是ㄙˇ守,老虎不出洞,縮頭當烏龜,打ㄙˇ我也不出去和諸葛亮打。

當年曹操經常玩防守反擊的把戲,但曹操是戰略防御,戰術上卻是尋機決戰。而曹叡面對諸葛亮卻是戰略戰術上完全采取純粹防御。這是面對一個自己肯定打不過的對手才會采取的戰略戰術舉措。

實力遠比諸葛亮強,卻連打一架的勇氣都沒有。能把強大的曹魏逼到這種程度,能把三國頂尖的名將司馬懿逼到這種程度。那些說諸葛亮軍事不行的人,到底長不長腦子呢?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在鹵城戰敗,張郃在木門道被射ㄕㄚ后,魏國群臣紛紛提出了自己對下一步戰爭局勢的看法。群臣認為,諸葛亮將在第二年麥熟之后,再次出兵隴右。司馬懿卻力排眾議,認為諸葛亮再次出兵地點不會在隴右,而是在隴東,不會攻城,肯定是尋求野戰。而且,為了解決軍糧問題,諸葛亮必然在完成后勤保障的充足準備后才出兵,預計在麥谷三熟之后。

司馬懿在中國歷史的名將序列中是排得上號的,他的判斷相比那些文臣來說,要準確的得多。司馬懿為什麼能做出這一判斷?來源于對諸葛亮戰略企圖的準確研讀,亦是對奪取空間的戰斗和消滅敵軍的戰斗這一軍事理論的高深造詣。

可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失算了,他看準了大部分,但最后的一步他沒看出來。

用戰略企圖掩蓋戰役企圖的諸葛亮

這就要說到諸葛亮的戰略和戰役企圖是什麼?

打了這麼多年仗了,諸葛亮的戰略企圖對魏國來說早已不是秘密。諸葛亮的心思就是斷隴。以蜀國的實力想要一口吃下魏國的關中地區,沒這個能力,只能逐步蠶食。先隴右后關中,自然是題中之義。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在后來常說:諸葛亮有「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之志。

要占領魏國的隴右,在戰術上就是奪取空間的戰斗。我以前跟大家講過劉備奪取漢中之戰這是決ㄙˇ的一戰,因為生ㄙˇ榮辱全部都在此地了!,就是奪取空間戰斗中的經典戰例。劉備通過奪取要點來擠占空間,迫使曹操退出漢中。

對諸葛亮來說,劉備的辦法他不能用。他遠來是客,就算在一次戰役中能奪取一些要點,也難以固守。這是因為諸葛亮的后方基地遠在漢中,與前線所奪取的要點要依靠漫長而又險峻的秦嶺古道來維持聯系。這種后勤線路,注定了就算奪取了幾個孤零零的要點,等主力大軍一退,那肯定是守不住的;而蜀漢的主力大軍根本不可能在此長期據守。這和劉備一生中最經典的戰役——漢中之戰,形成鮮明的對比。北伐中的諸葛亮,正是漢中之戰中那個遠來的曹操。

但是諸葛亮有另一種辦法,切斷關中向隴右的救援,直接拿下隴右。這其實就是曹操的辦法,曹操選的點是陽平關,目的是奪取陽平關后迫使劉備退出漢中。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采取的就是這個辦法,派馬謖在隴山山口阻截魏軍援兵,結果馬謖進軍速度慢于張郃,被張郃搶先進入隴山山口,馬謖膽怯之下不敢進攻,遭遇慘敗解放軍戰術專家獨到分析:此人一慫,諸葛亮的中國霸業就此破滅!。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選擇攻打陳倉,卻被曹真預判,諸葛亮未能攻下陳倉。為什麼曹真能預判呢?因為諸葛亮斷隴的戰略企圖在上一次北伐中已暴露,想要斷隴,要麼就是走祁山道,攻進隴右后堵住隴山山口;要麼就是直接切斷關中通往隴山的道路。諸葛亮上次在隴右吃了虧,再次走祁山道的可能很低,走陳倉道拿下陳倉作為前進基地,從這橫斷隴右和關中的道路,可能性就高了。所以曹真能夠預判,這是建立在諸葛亮的戰略企圖不再是秘密的基礎上。

第三次北伐,目標是武都、陰平兩郡,這是奪取前進基地,就不說了。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認識到,魏國已洞察自己戰略企圖,自己不再具有戰爭的突然性,除了擊潰魏國主力兵團之外,別無他法。因此諸葛亮決定糾正以前奪取要點控制空間的戰法,以主力決戰擊潰魏軍來強硬奪取隴右。既然戰略企圖不是秘密了,想出奇制勝打進攻的突然性,那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諸葛亮決心殲滅魏軍關中兵團主力。

結果司馬懿在上邽被諸葛亮擊敗后ㄙˇ守不出,寧可蜀軍在魏國耀武揚威,寧可喪失資源和人口,也不肯再打了。正好李嚴那邊出了幺蛾子,諸葛亮只好退兵。

通過這次諸葛亮有一大收獲,經過他的長期訓練后,蜀軍的戰斗力已經超過魏軍,具備了野戰決勝的能力。這樣一來,諸葛亮就和襄樊之戰中的關羽不一樣了,關羽那會不具備殲敵能力,強行出兵,注定了結局必然失敗關羽敗亡,完全是諸葛亮的錯。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諸葛亮缺的不是糧,而是兵。荊州的丟失,不僅僅是地盤,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人口資源。這就使得諸葛亮缺乏分兵作戰,調動魏軍的能力。

而且由于蜀軍開進的路程太遠,步兵機動能力又不及魏軍,野戰想要戰勝魏軍不難,但戰敗后的魏軍只要固守堅固營壘,大規模殲敵還存在難度。諸葛亮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諸葛亮找出辦法了嗎?找出來了,辦法就在《孫子兵法》里,攻敵必救。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選擇了出褒斜道,褒斜道的北端出口斜谷在關中,這正是司馬懿計算的,諸葛亮再出兵必是隴東。

諸葛亮這次出兵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擊潰魏國的關中兵團,通過消滅魏軍主力來奪取空間。

那麼諸葛亮有兩個選擇,一是威脅長安,來逼迫魏軍決戰;二是出兵關中是個幌子,實際上還是和出兵陳倉那次一樣,截斷關隴古道,阻絕魏軍援兵來奪取隴右。第一個選擇其實是ㄙˇ路不通,上次司馬懿打了大敗仗,這次不會再跟諸葛亮決戰了,以堅固營壘堵住諸葛亮前往長安的去路,諸葛亮就沒辦法。

在古代那種技術條件下,強攻營壘要付出極大代價。諸葛亮手下那數萬人是經過千挑萬選,以舉國之力打造的精銳之師,以蜀國的人口基數和國力,這種損失是無法承受的。第二個選擇,問題還在于兵力不足,就算順利斷絕關隴古道,主力部隊轉向攻伐隴右,勢必要留部隊阻擊魏軍,留的部隊少了,擋不住,留的部隊多了,攻取隴右的兵力不足。蜀軍必須集中力量作戰。

然而兵法之道,虛虛實實,其實諸葛亮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切斷關隴古道,佯裝主力攻打隴右,迫使司馬懿離開營壘,來進攻阻擊部隊,而諸葛亮趁機與司馬懿決戰。這就是孫子說的:「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所以諸葛亮選擇出褒斜道,因為褒斜道進入關中后直接北上這一段正是關中平原的蜂腰部,最窄的一段,只有40公里的寬度。而關隴古道正從中經過。

這其實就是用自己早已顯露的戰略企圖——奪取隴右,來掩蓋諸葛亮這次的戰役企圖,與魏軍決戰。

司馬懿判斷出錯

這時候就要說到本文開頭的那段話了,司馬懿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這句話到底啥意思,結合上下文一看就懂了。

司馬懿在三年前就判明諸葛亮想通過野戰決勝的方式來奪取空間。在司馬懿看來關中最重要的支撐點自然是長安。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二年,亮又率眾十余萬出斜谷,壘于郿之渭水南原。天子憂之,遣征蜀護軍秦朗督步騎二萬,受帝節度。諸將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引軍而濟,背水為壘。」

魏軍諸將都認為應該在渭水北岸搶占陣地,以防備諸葛亮渡過渭水。可司馬懿愛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一定要在渭水南岸占領陣地。所謂在渭水南岸占領陣地,占領的是諸葛亮出斜谷后向武功的進軍必經之路。這一手就是防止諸葛亮向長安突擊。司馬懿還是準備按照曹叡的旨意,用ㄙˇ守的方法跟諸葛亮拖時間,拖到諸葛亮糧盡退兵。

然后才發生: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這是司馬懿在告訴諸將,如果諸葛亮靠著秦嶺向東邊的武功攻擊前進,那才可怕,因為這會威脅到長安;如果諸葛亮往西北方向的五丈原前進,那就沒事了。

可是,郭淮后來指出:「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

在郭淮提出建議后,司馬懿方才如夢初醒:「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司馬懿聽了郭淮的話,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誤,一旦諸葛亮占領北原,自己就會進退失據,到底是攻還守。攻,就掉進諸葛亮的陷阱;繼續守,萬一諸葛亮真去攻打隴右,自己一樣一敗涂地。

結合上下文,這就是事情的本來面目,還原本來面目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司馬懿一開始的判斷是錯誤的。

司馬懿雖然判斷準了一大半,但他在進行戰役布勢的時候眼睛卻只看到了長安。為了防止諸葛亮突擊長安,司馬懿不肯占領渭水北岸的陣地,非要去渭水南岸防止諸葛亮東進。

其實魏軍諸將都認為諸葛亮不會進攻長安,心思還是斷隴。但司馬懿卻固執己見,他的判斷失誤是受上邽之戰失利和曹叡制定的作戰指導思想雙重影響的。在上一次北伐中,諸葛亮已經表現出來他想跟曹魏決戰來制勝。魏國擁有兵力、兵種和主場作戰優勢,如果打得過,那沒有不打的道理,可偏偏司馬懿打不過。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就非常擔心自己移兵到渭水北岸,讓出通往長安的道路后,諸葛亮會調動自己,以襲擊長安的方式來迫使自己決戰。所以他堅決在渭水南岸、武功水以東設置陣地,并振振有詞教訓諸將。

郭淮此人,于戰役布勢的眼光是非常了得的,我在漢中之戰說過,夏侯淵被ㄕㄚ后,曹軍諸將都認為應該把軍陣前置到漢水邊。只有郭淮看清了劉備的意圖,精辟指出:這種看起來加強戒備的舉動,落在劉備眼里其實是軟弱的舉動,這是示強而實弱。劉備根本不想渡過漢水,所以我們也應該跟劉備學,把灘頭陣地讓出來,引誘劉備渡河。

其實當時郭淮說的意思是,劉備在引誘我們渡河,我們也同樣做,這樣反而大家都不會渡河。這一眼光是非常獨到的。可惜臨陣指揮是其弱項,這個人非常適合當參謀長,獨當一面就差強人意了。

因為郭淮的正確建議,魏軍就比蜀軍快了一步,「塹壘未成,蜀兵大至」。諸葛亮還是吃了開進道路太遠,機動能力不足的虧。郭淮的建議其實說明不必畏蜀如虎,強大的魏軍就算分兵,一樣是有能力進行防御的。

魏軍諸將未必看透諸葛亮想引誘魏軍決戰,但他們早已形成諸葛亮必定斷隴的思維定式,一看見諸葛亮出兵,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堵住諸葛亮斷隴,并不代表魏軍諸將比司馬懿高明,魏軍全軍移動到北原,一樣是有漏洞給諸葛亮利用的。諸葛亮可以反過來截斷魏軍后路,并佯裝突擊長安,引誘魏軍決戰。諸葛亮的計劃是可以變的。

但是諸葛亮還是不能完美解決開進道路太遠和兵力不足的問題,這不是人力能解決的。

從漢中往關中去,任何一條道路都太長了,先頭部隊出谷后,必須等后續部隊到達。所以諸葛亮一開始只能「出斜谷,并田于蘭坑」,就是為了等后續部隊。而蜀軍幾乎都是步兵,如果諸葛亮有強力的騎兵部隊,那是可以和魏軍比機動速度的,可是諸葛亮沒有。

他在《后出師表》里寫道:「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當年馬超帶過來那點騎兵,基本上ㄙˇ光了。

步兵強行軍跟魏軍騎兵比速度,就慢了一步。

司馬懿的表現為什麼會大失水準?就是因為畏懼和不自信。這是被諸葛亮打怕的表現,不敢分兵,擁重兵以自保。洪承疇后來敗給皇太極也是這個原因,洪承疇完全沒有面對李自成時那種自信,十幾萬大軍像刺猬一樣圍著自己,不敢分兵搶先要點。越怕,就越打不過,心理上已經輸了,哪里還有作戰的勇氣。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就摸不準諸葛亮的心理活動,諸葛亮是絕對舍不得讓自己的軍隊強攻的,魏軍完全可以大膽分兵,不用害怕各個擊破。

爭奪北原失敗,對諸葛亮來說,第五次戰役就已經失敗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一次任憑諸將再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司馬懿也堅決不打了。哪怕諸葛亮為了逼司馬懿出來決戰,送來了女人衣服。面對奇恥大辱,諸將嘩然,可司馬懿繼續再忍。

這個時候其實司馬懿的處境也挺可憐的,這麼強大的軍隊不敢和諸葛亮交戰,手下諸將不服,自己威望受損,軍心動蕩;可是出去打,那又是真心打不過。為了安定軍心,司馬懿玩起了千里上表請戰的把戲,忽悠諸將決戰要經過魏明帝曹叡批準。

ㄙˇ守不出,就是曹叡定下的作戰指導,司馬懿這麼干是向皇帝求援。曹叡自然心領神會,裝模作樣派辛毗到軍中嚴令不許出戰。這連姜維都沒看懂,還跟諸葛亮說:辛毗這一來,司馬懿是不會出戰了。諸葛亮被姜維逗樂了:「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茍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占據兵力優勢的司馬懿ㄙˇ守不出,諸葛亮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他的先天條件不足。沒有足夠的客觀條件,那自然沒有創造戰機的能力。他的唯一機會就是在相持中等待魏軍自己犯錯誤。而在曹叡已經定下了ㄙˇ守不戰的作戰指導,司馬懿又堅決執行的情況下,是等不到魏軍犯錯的。

那些貶低諸葛亮的作家們,把司馬懿判斷戰局出現錯誤而說的話,說成是諸葛亮不會打仗的證據,那是極為可笑的。

我們回到本文的標題。李世民對司馬懿的軍事水平評價是很高的:「雄略內斷,英猷外決,兵動若神,謀無再計。」司馬懿作戰的風格本來就是以雷厲果敢而著稱。

但李世民對五丈原之戰的評價卻是:「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斗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ㄙˇ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

翻譯成白話文,用一句話就足矣:「太慫了,臉都被你司馬懿丟光了。」

這段話是對司馬懿的評價,可我的標題為什麼說是對諸葛亮的評價呢?這不很簡單麼,李世民批評司馬懿不行,不就是在贊揚諸葛亮高明麼。

敢戰方能戰,自己先怕了,實力是完全發揮不出的。當年馬謖敗給張郃就是輸在這。

李世民評價如此之高的司馬懿怕諸葛亮怕到這個程度,說諸葛亮不會打仗的人豈不是個笑話麼。


具俊曄「3.2億江景豪宅」曝光:屋內裝修奢華,和宋慧喬李英愛是鄰居,生活質量非常高
2023/07/23
66歲馮寶寶在大馬買下550㎡豪宅獨居十多年,兒子在內地工作不能陪伴,但是一個人生活「悠閒寧靜,很喜歡」
2023/07/23
吳卓羲前任官恩娜定居法國!曬近照凍齡似少女,住千平豪宅超富貴
2023/07/23
霍建華千萬超跑曝光!與林心如搬億級新居,林心如「上億豪宅讓給舒淇」完全不計較:財力好驚人!
2023/07/23
謝金燕「花上億元搬進豪宅」只為躲避狗仔,19歲兒近照曝光,185公分帥到成為全場焦點,網友:完美繼承好基因
2023/07/23
香港房價有多「瘋狂」?蔡少芬一家5口擠27坪房子,卻算豪宅了
2023/07/23
53歲田麗打扮樸素罕現身,獨住台東豪宅!「種蔬果自給自足」不靠男人:我想照心情過日子
2023/07/23
參觀賈靜雯的豪宅,48歲卻不顯老,家中很亂,到處都堆滿雜物
2023/07/23
7歲小女兒曝光!曾馨瑩住10億古堡「曬逆天長腿」打小白球,「愛女俏皮陪打」萌翻網:跟郭董長一模一樣
2023/07/19
一代女神曾華倩兒子超迷人!24歲林浩賢「從小骨骼精奇」如今2米超過常人,抿嘴微笑太帥了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