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明星
綜合推薦
動漫影音
    
漢朝的大將軍周亞夫,因吃肉要雙筷子,漢景帝劉啟為什麼起了誅心
2022/03/10

筷子只是試探,漢景帝要的是周亞夫的態度,只可惜周亞夫給了最糟糕的答案。

說到周亞夫,人人都知道他是漢景帝時期的大功臣,憑藉平定「七國之亂」的不世功勳,讓他不僅被世人所稱道,更為漢景帝所倚重。

按理說,這樣的人才,理應該被漢景帝當做寶一樣對待,但實際上,周亞夫卻歿得相當憋屈。

而他的去世,說出來怕是沒什麼人相信,他只不過是因為吃肉要了雙筷子,就讓漢景帝對他起了誅心。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一雙不起眼的筷子嗎?

當然不是,筷子只是誘因,漢景帝之所以動了誅心,是因為周亞夫的「不識時務」。

「筷子事件」發生在漢景帝晚年,當時的周亞夫已經擔任丞相。

西元前143年,此時距離漢景帝去世還有兩年,某天,漢景帝傳詔,讓丞相周亞夫進宮,與他共進晚餐。

皇帝賜宴,作為臣子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只不過這次賜宴頗有些奇怪。

奇怪在哪裡呢?桌子上有觥籌有肉,碗碟什麼的也都有,但是少了一樣關鍵的物品,那就是吃飯用的筷子。

擺在周亞夫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幅奇怪的場景,這沒有筷子,還怎麼吃肉?

而與此同時,坐在上位的漢景帝,似乎對周亞夫沒有筷子視若無睹,並沒有什麼反應,更沒有招呼侍從拿一雙筷子給他。

這一幕,讓周亞夫頓時有些生氣,難道我堂堂丞相,不配使用筷子嗎?真是豈有此理。

于是,周亞夫做出了一個動作,他向一旁的侍從打了個眼色,示意給自己拿一雙筷子去,而這一切,被漢景帝全部看在眼裡。

初一看,這好像不是什麼大事啊,不就是一雙筷子嘛,漢景帝也真是的,既然叫人家來吃飯,怎麼不給人準備筷子呢?

表面上,這確實是一雙筷子的小事,但實際上,這場賜宴從頭至尾,都是漢景帝精心安排和設計的一場測試。

測試的物件,就是時任丞相的周亞夫。

那麼說,漢景帝為何要測試周亞夫?他又是想測試什麼呢?這還得從周亞夫的父親,當年幫助漢文帝登基的周勃說起。

周勃是漢初的功臣,曾跟隨漢高祖劉邦打天下,但在漢初精英人物輩出的時期,周勃排名並不是太靠前,真正讓他聲名顯赫的,則是在劉邦去世時留下的一句遺言。

「勃厚重少文,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劉邦

之所以劉邦會認為周勃能「安劉氏天下」,是因為自打周勃跟隨以來,雖說他文化程度不高(之前是靠在喪事上奏樂為生),但難得可貴的是他性格耿直質樸,最重要的是,他對劉邦極其忠心。

正是這一點,讓劉邦十分認可周勃,因此這才會在臨終前視其能為劉家保駕護航。

而周勃也確實不負劉邦所托,在呂后掌權期間,周勃等人暗存實力,等到呂后一去世,周勃迅速聯合宗室進行了「誅呂行動」,並且又將漢文帝劉恒扶持上位。

可以說,周勃相當圓滿地完成了劉邦的託付,真正做到了劉邦口中那個「安劉氏天下者」。

只不過,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周勃的存在,卻成了漢王朝以及漢文帝劉恒的一個巨大威脅,為此漢文帝是寢食難安。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和封建時代的統治秩序有很大關係。

封建時代的統治秩序,其本質上就是家天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這個意思,而皇帝就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統治者。

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統治者是不允許有人分享他手中的權力的,所以歷史上的權臣,普遍都不得善終。

但有一種情況卻是個例外,那就是國家適逢災難時。

這個災難不是天災,而是類似于呂后掌權這種,呂后的專權,對于劉氏來說就是一種災難,因此,作為皇權擁有者的劉氏成員,自然就希望有人能幫助他們奪回權力。

這個時候,像周勃這樣的人,就是國之棟樑,有匡扶之功。

但在災難結束後,新任的皇帝需要強化皇權的時候,像周勃這種輕易就能廢立皇帝的權臣,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

今天他能扶持我上位,說不定明天他就能扶持另一個人,這是漢文帝劉恒內心的真實想法。

因此,漢文帝在站穩腳跟後,就開始對周勃這位大功臣開刀,先後兩次免去周勃的丞相職務,後來又將其關進監獄,在獄中,周勃受盡獄卒羞辱,讓他著實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做人情冷暖。

最後,周勃還是靠著走薄太后(漢文帝生母)的路子,才總算是保住了性命,出獄後還被封為武侯,落了個善終的結局。

通過周勃的官場沉浮,我們不難看出,在古代衡量一個大臣會不會被皇帝重用,是要看這個大臣與皇帝的需求是否同步,同步了那就是重臣,不同步則是棄履。

說完周勃,再來說說他的兒子周亞夫,從本質上來講,這對爺倆兒的人生經歷如出一轍。

周亞夫是周勃的次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原本他是沒有資格繼承父親的爵位,最初繼承的,是他的哥哥周勝。

周勝不僅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還娶了漢文帝的女兒,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可惜的是,後來周勝因為犯事,爵位被廢黜,人也進了大牢,漢文帝念在周勃是功臣,就下令從周氏諸子中挑選一位最優秀的人繼承爵位。

挑來挑去,這就挑中了周亞夫,由此,周亞夫子承父業,被封為條候。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至于讓周亞夫揚名,在西元前158年發生了一件事,真正讓周亞夫被漢文帝看重。

當時,匈奴大舉進犯漢朝北部邊境,時任河內太守的周亞夫被派往細柳駐邊,除他之外,還有兩路大軍分別駐守在棘門和灞上。

而漢文帝這邊,為了鼓舞士氣,他親自來到前線,準備前往三路大軍的軍營裡分別進行慰問,前兩路軍營倒沒什麼,但到了周亞夫所在的細柳營,漢文帝卻吃了個閉門羹。

史書上記載,當時細柳營的士兵,以「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為理由,拒絕漢文帝一行人進入,最終還是周亞夫下令,漢文帝才得以進入軍營。

這件事猛一看,似乎是周亞夫治軍有方,就連漢文帝當時也對周亞夫大加讚賞,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匈奴犯邊。

正是因為匈奴犯邊,漢文帝需要周亞夫打退匈奴,所以才會對周亞夫這種行為沒有表示不滿,反而是大加讚賞。

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大臣與皇帝的需求保持了同步。

但說到底,周亞夫所統帥的部隊不姓周而是姓劉,他周亞夫只不過是一個臣子,憑什麼敢說出「軍中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這樣狂悖犯上的話?

所以說,周亞夫的這種行為,是典型的「玩火」,幸好,漢文帝沒跟他秋後算賬。

同樣,在漢文帝去世,漢景帝繼位後,周亞夫再次因為時運,剛剛好與漢景帝的需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西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由他領兵平叛。

整個平叛很成功,周亞夫利用各種謀略,歷時三個月,最終擊潰叛軍,戰後,周亞夫威名更盛,人們紛紛讚揚他的用兵之道。

不過,在這次平叛的過程中,周亞夫得罪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梁王劉武。

劉武是漢文帝的嫡次子,其封地在梁國,他是漢景帝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由于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因此深得竇太后寵愛。

周亞夫之所以會得罪他,是因為在七國之亂爆發時,周亞夫故意不救援被叛軍猛攻的梁國。

當時,叛軍第一個攻擊物件的就是梁國,按常理說朝廷理應救援,但周亞夫卻提出暫時放棄救援,讓梁國吸引敵人火力,從而在背後擊潰叛軍。

這個提議,事後看來確實極為正確,周亞夫也確實是憑藉該戰略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但問題是,這個戰略苦了梁王劉武,他在當時完全是充當肉盾的角色,被叛軍打得幾乎招架不住,梁國危在旦夕之際,他多次向周亞夫求援,但均遭到了拒絕。

後來,無奈的劉武只能寫信給哥哥漢景帝,請他下詔安排周亞夫救援,但周亞夫在接到漢景帝的詔令後,依然不為所動。

正是因為見*不救,讓劉武恨上了周亞夫,連帶著疼愛劉武的竇太后,也對周亞夫很是不滿。

當然,劉武和竇太后的懷恨在心,並不是漢景帝要誅周亞夫的根本原因,畢竟當時情況特殊,七國之亂才是當時急需要解決的大問題,為了平復叛亂,哪怕犧牲梁王,估計依漢景帝的秉性,他也不會心疼。

劉武和竇太后,只是在後來周亞夫又辦了幾件蠢事後,稍微的「推波助瀾」了一下。

周亞夫辦的這幾件蠢事,每一件都將他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第一件事,是關于漢景帝的大舅哥王信封候一事,當時竇太后有意封王信為候,漢景帝也有這個意思,但等到漢景帝找大臣商量此事的時候,卻被周亞夫當場懟了回來。

周亞夫說,高祖劉邦曾留下祖訓,「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能候」,如果違反祖訓的話,那麼「天下共擊之」。

這幾句話,讓漢景帝無話可說,畢竟他周亞夫說的確實句句在理,王信封侯一事也就此作罷。

但在理是一回事,漢景帝心裡高不高興則是另一回事,不管怎麼說,周亞夫算是又被漢景帝記上了一筆。

第二件事,也是關于封侯一事,不過這次主角換成了匈奴人。

當時,有匈奴將軍唯許盧帶著幾個心腹歸順漢朝,對此,漢景帝十分高興,除了接納之外,就有心想封這幾個人為侯。

漢景帝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封這個幾個歸順的匈奴人為侯的話,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前來歸順,這樣就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結果,不出意外的,又被周亞夫拒絕了。

周亞夫的理由很簡單,他提出如果封這些投降的人為侯,那麼將來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

「丞相亞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史記》

只不過,這一次漢景帝並沒有聽取周亞夫的意見,而是堅持將這幾個匈奴人都封了侯,事後,周亞夫感到極為失落,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周亞夫向漢景帝提出了辭官的申請。

嚴格來講,周亞夫的辭官行為,已經具有威脅的味道了,他自認為自己位高權重,漢景帝必然會給自己面子,收回封侯的詔命,更會挽留自己。

不曾想,漢景帝根本沒做任何挽留,直接同意了周亞夫的辭官申請。

這下玩笑開大了,周亞夫自己也沒想到,僅僅是因為給匈奴人封侯這件事,居然會讓自己丟了官職。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漢景帝之所以這樣做,除了周亞夫一而再再而三地違背他的意願之外,更重要的是,周亞夫曾經踩到了不該踩的紅線。

這件事還是周亞夫剛擔任丞相時發生的,當時,由于周亞夫功勳頗大,在前任丞相陶青因病辭官後,周亞夫被漢景帝加封為丞相,並且,一度十分倚重周亞夫。

就在這種情況下,周亞夫幹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

據史料記載,漢景帝當時有意改立太子,想將原太子劉榮廢掉,立劉徹(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為新太子。

但漢景帝的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周亞夫的強烈反對,而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劉徹當上了太子,而周亞夫也因為這件事遭到了漢景帝的疏遠。

為什麼說周亞夫踩到了紅線呢?眾所周知,立儲向來是封建王朝中極為敏感的事情,大臣們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火上身。

而當時的情況是,漢景帝已經認定劉徹為新太子人選,但周亞夫依然還在執意反對。

這樣的行為,已經不僅僅是唱反調了,說嚴重點,周亞夫這就是「權臣」,已經是在挑戰漢景帝的權威。

畢竟立儲雖說是國事,但同樣也是皇帝的家事,而干涉這種事,並試圖阻擾皇帝本意的大臣,從來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周亞夫被疏遠也是必須的,與此同時,他曾經得罪過的梁王劉武和竇太后,有事沒事就在漢景帝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連番煽風點火之下,周亞夫要能好才是怪事。

經過上述這麼幾件事情,漢景帝算是對周亞夫失望之極,但他還是想給周亞夫一次機會,看一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識時務」,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那場賜宴。

正如前文所說,周亞夫在這場賜宴上的表現,著實是糟糕至極。

漢景帝為周亞夫準備了一大塊肉,卻沒有為他準備筷子,這就讓周亞夫很生氣,生氣之余,他向身旁的侍從打了個眼色,意思就是給他拿雙筷子好讓他吃肉。

周亞夫沒有意識到,他這種行為,已經讓漢景帝開始不滿。

沒有筷子是誰安排的?是漢景帝,漢景帝是誰?是皇帝,皇帝要的是什麼?是所有人都畏懼的權威性。

同理,漢景帝之所以這樣刻意安排,就是為了測試周亞夫懂不懂得什麼叫做對權威心存畏懼,更深層的意思,是看周亞夫敢不敢挑戰權威?

結果呢,周亞夫把漢景帝當做了空氣,自行招呼侍從給他拿筷子,這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

然而緊接著,周亞夫做出的第二個反應更加致命,當時漢景帝笑著對他說:「此非不足君所乎?」,意思是眼前的這一切,難道你還不滿足嗎?

周亞夫是怎麼做的,他十分不情願的伏地謝罪,等到漢景帝剛說了一個「起」時,他快速起身,轉身掉頭走了。

你沒有聽錯,周亞夫把漢景帝晾在身後,當場負氣走掉了。

他這一走,目送他離開的漢景帝徹底對他失去了所有希望,長歎一聲說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像周亞夫這種公然對皇帝表示不滿的人,如何能輔佐將來的君主呢?

在漢景帝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已經宣佈了周亞夫的死刑,只不過,漢景帝需要找一個藉口和理由,讓周亞夫不得不死。

這也是後來周亞夫因為兒子為他私買殉葬用的甲胄時,被冠以「謀反」之罪的根本原因,在周亞夫被抓緊進大牢後,他幾度申辯自己沒有謀反之心,但負責審訊他的官員一句話,讓他徹底啞口無言。

「尉責曰:「君侯欲反邪?」,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史記》

你(指周亞夫)即使沒想過活著的時候在地上謀反,但肯定也想過,歿後在地下謀反,總之,你就是要謀反。

這句話,讓周亞夫頓覺羞辱至極,他開始以絕食表達自己的抗議,最終,在絕食五天后身亡。

一雙小小的筷子,引發了一場*案,但筷子只是一個媒介,漢景帝之所以對周亞夫起了誅心,歸根結底,還是周亞夫的糟糕表現,徹底斷送了自己的所有退路。

具俊曄「3.2億江景豪宅」曝光:屋內裝修奢華,和宋慧喬李英愛是鄰居,生活質量非常高
2023/07/23
66歲馮寶寶在大馬買下550㎡豪宅獨居十多年,兒子在內地工作不能陪伴,但是一個人生活「悠閒寧靜,很喜歡」
2023/07/23
吳卓羲前任官恩娜定居法國!曬近照凍齡似少女,住千平豪宅超富貴
2023/07/23
霍建華千萬超跑曝光!與林心如搬億級新居,林心如「上億豪宅讓給舒淇」完全不計較:財力好驚人!
2023/07/23
謝金燕「花上億元搬進豪宅」只為躲避狗仔,19歲兒近照曝光,185公分帥到成為全場焦點,網友:完美繼承好基因
2023/07/23
香港房價有多「瘋狂」?蔡少芬一家5口擠27坪房子,卻算豪宅了
2023/07/23
53歲田麗打扮樸素罕現身,獨住台東豪宅!「種蔬果自給自足」不靠男人:我想照心情過日子
2023/07/23
參觀賈靜雯的豪宅,48歲卻不顯老,家中很亂,到處都堆滿雜物
2023/07/23
7歲小女兒曝光!曾馨瑩住10億古堡「曬逆天長腿」打小白球,「愛女俏皮陪打」萌翻網:跟郭董長一模一樣
2023/07/19
一代女神曾華倩兒子超迷人!24歲林浩賢「從小骨骼精奇」如今2米超過常人,抿嘴微笑太帥了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