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為什麼寧歿都不肯向雍正低頭認錯?他在執著什麼
2022/08/11

清代的雍正皇帝(名胤禛)之所以能在「九子奪嫡」 中最終勝出,除了他本人極擅玩弄權術,慣于搞陰謀詭計 ,手段戾狠外,主要是依靠年羹堯、隆科多這兩位心腹ㄙˇ黨的兩肋插刀、抵ㄙˇ相助、鼎力輔弼。

隆科多是胤禛的舅父,也是康熙臨終前指定的唯一顧命大臣,擔任步軍統領這一要職,掌握著衛戍京師和暢春園的軍權,康熙薨逝后,由雍正繼位的所謂康熙「遺詔」就是由他當眾親口宣讀的。他為雍正擊敗諸兄弟、順利登基立下了首功,因此備受雍正的尊重與寵信,權勢煊赫,炙手可熱。

在此重點說說幫助雍正即位的第二功臣年羹堯。年羹堯很早就投靠了胤禛,長期以來就是他的親信黨羽。

年羹堯多年擔任川陜總督,替清廷西征大軍辦理后勤,同時他還領有一項秘密任務:掣肘、監視胤禛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皇十四子、 大將軍王胤禵。康熙生前非常喜愛皇十四子胤禵,特地封其為征西大將軍,有增加其歷練、威望之意,因此胤禵被認為是康熙最中意的皇位繼承人。

在胤禛卡位奪權的激烈斗爭中,正是因為川陜總督年羹堯的有力牽制,使得胤禵這位「 大將軍王」 調不動西征大軍的一兵一卒,無法興師問罪,最終只得束手認命。

不僅如此,他還替胤禛立過不少戰功。史載,就在雍正即位當年,游牧于青海的和碩特蒙古部發動叛亂,剛晉升為撫遠大將軍的年羹堯率軍討伐,以雷霆之勢迅速平定了和碩特之亂。

這場軍事勝利對雍正來說意義重大,堪稱一場及時甘雨。年羹堯鐵腕平定了青藏地區的和碩特部叛亂 ,這場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對于新即位的雍正帝是個強有力的支持,一下子就提高了他在朝野的威望,也成功地轉移了人們對他得位不正的質疑 、議論,大大地鞏固了他的皇位與統治地位。年羹堯遂得到雍正帝的多次褒獎,紅得發紫。

很顯然,年羹堯和隆科多一樣都是雍正集團的核心骨干,也是雍正旗下最得力、最受倚重的兩個「鷹犬」,典型的頂級權力圈「圈內人物」。

雍正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奪位之爭中脫穎而出,笑到最后,兩人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甚至稱得上功不可沒。對這一點雍正帝也是最心知肚明的。

因此在即位之初,立足未穩的雍正就對他們極盡籠絡,大加恭維, 使其榮寵無比,勢焰熏天。據史料記載,雍正是這樣贊譽年羹堯的(對隆科多的贊譽在此略去):

「從來君臣之寓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爾之慶幸固不必言矣,朕之欣喜亦莫可比倫。總之,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令天下后世欽慕流涎就是矣,朕時時心暢神怡,感天地神明賜佑之至」!

這樣的甜言蜜語竟出一言九鼎的自帝王之口,實在古今罕見,聽起來很是肉麻,渾身起雞皮疙瘩。可實際上這是權謀狠辣的雍正帝準備屠功狗的先兆,屬于典型口蜜腹劍,笑里藏刀的帝王詐術。

年羹堯、隆科多是雍正帝最忠實、最鐵桿的ㄙˇ黨固然不假,然而正是因為他倆知道太多核心機密,對于雍正的歷史與心理了若指掌,太熟悉、太了解了,于是犯了君主之大忌;有他倆在,雍正身上的光環就黯淡無光甚至不復存在,自古「仆人眼里無偉人」,尤其是肚子里藏有太多機密的忠仆,這對于君臨天下、九五之尊的皇帝而言,無疑是根本不能容忍、接受的事實。

雍正心硬如鐵,意志堅定,手段狠ㄉㄨˊ,絲毫不遜于明太祖朱元璋。只不過他比朱元璋更加有心計,也更善于長遠謀劃,以找到ㄕㄚ功臣的最佳時機,他不想背負一個「屠功狗」的惡名,而更愿意讓年、隆自己上鉤、入套,于不經意間陷入天羅地網中,再慢慢收拾掉他們。

年羹堯能手握重兵且屢建戰功,并非沒有腦子的莽夫。但論玩政治,尤其是和雍正這樣的權謀高手比,他只能算是小學生水平。

年羹堯自恃功高,又以為自己是雍正的左膀右臂,柱石之臣,背景深、靠山硬、來頭大,又被雍正的「糖衣炮彈」所迷惑,看不透背后的險惡用心,遂放棄了應有的警惕性與戒懼之心,誤以為自己乃雍正上位的大功臣,于是放任自己、驕橫跋扈、作威作福是理所當然之事。于是乎, 一個個渾然不覺地鉆入雍正早已張好的天羅地網中陷于ㄙˇ地,為自己招來了塌天之禍。

年羹堯在建立功勛后,很快變得得意忘形,恃寵生嬌,恣縱不法起來。例如軍中獎懲、用人,往往不經上奏請示,即自行決斷,稱為「 年選」 。這樣的舉動,和當年平西王吳三桂的「西選」并無差別。他用這樣的方式迅速拉攏了一大批人,在川陜一帶以及軍中形成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

隨著權勢的增強,他更加驕橫不法,目無皇帝,凌辱同僚,甚至上朝時迫使總督、巡撫等朝廷一品大員跪地迎送自己。

雍正派御前侍衛到軍中去監視他,以搜尋他擅權枉法的證據,年羹堯居然故意羞辱這些負有特殊使命的皇帝「耳目」,將他們「 作奴隸使用」,為「 伊登鐙」。雍正要的就是這個,除掉他需要的口實與理由找到了。對年羹堯卸磨ㄕㄚ驢的時刻終于來了。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下旨說年羹堯「 怠玩昏聵......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將其貶為杭州將軍。同時暗示群臣繼續給年羹堯羅織罪名,將其徹底扳倒。

在皇帝的攛掇下,眾大臣發揚「落井下石、墻倒眾人推」 的國粹精神,紛紛上書揭發年羹堯大人犯下的一樁樁 「滔天罪行」。這正是雍正期望看到的場面。等「罪狀」搜集完畢,即便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莫須有」的,雍正也顧不得一件件去核實了,他急不可耐、理直氣壯地決定要讓曾被自己倚為肱骨的年大將軍快去陰曹地府。

雍正三年(1725)年底,經六卿六部和議政王大臣的審訊,給年羹堯定了九十二項大罪,雍正念年羹堯所立功勞,勒令他自縊謝罪(好歹留了個全尸)。可憐年大將軍,終于為自己的「任性」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年羹堯ㄙˇ了,另一位擁戴雍正上位的首功之臣隆科多的好日子也即將到頭了......

從雍正即位后殘忍對待諸皇兄弟和年羹堯、隆科多的處理方式上看,他即位確有重大不可告人之陰謀。尤其是將年、隆二功臣除掉,完全可視作ㄕㄚ人滅口。而且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僅以年羹堯為例,他至ㄙˇ都不曾認罪。這從他臨ㄙˇ前寫給雍正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來,當雍正煞費苦心羅列年羹堯九十二項大罪及三十項ㄕㄚ頭重罪,逼其自盡時,年羹堯一項都不認,可以說絕不認罪。

他在信中求情說:

「臣功最高,臣罪最重。憶自先皇帝(康熙)升遐之日,臣首蒙皇上特攫,......不惜身名,與參密勿......鳥盡弓藏,兔擒狗ㄕㄚ.....」。

從他臨終上疏中,可見他自以為為雍正即位立過不世之功,而雍正卻過河拆橋,羅織那麼多「莫須有」的罪名,非得致自己于ㄙˇ地,自己不服、冤深似海啊。但皇帝要ㄕㄚ他,只是一句話而已,他拒不低頭認罪又有何用?

雍正對擁戴自己即位的大功臣年羹堯、隆科多大開ㄕㄚ戒,完全是帝王手段。年、隆的悲慘遭遇,充分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時代的帝王是毫無人性、薄情寡義、更無信用的冷血動物,一旦坐穩了龍椅,就全然不顧往日的情誼,更不顧曾為己立下的大功,毫不遲疑的將功臣打入十八層地獄。

而年、隆等人自恃功高,以為自己身處權力核心「圈子」,身處險境猶渾然不覺,不知韜晦,不知低調,自以為背靠大樹而肆意妄為,甚至敢拔逆鱗,觸犯法令(主要是觸犯皇帝 ),于是迅速失寵,被逐出權力核心圈子,以至于遭受沒頂之災,身ㄙˇ族滅,悔之晚矣。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