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韓信,是一個軍事上的奇才,但是在戰斗之外,他又是一個十分低能的人,沒有謀生能力,沒有政治智慧,還看不出天下大勢以及人心易變。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在古代軍事上濃墨重彩的人物,他的眾多戰術和戰法甚至到了抗美援朝的時候還被使用過,如果是一個弱者,又如何能夠想的出如此天馬行空的戰術戰法?
而韓信在跟隨劉邦攻天下的過程中,更是一舉擊敗了當時萬人敵的將軍項羽,更是占據了齊地被封為了齊王,傭兵數十萬,若非是當時沒有獨立爭天下的心思,否則當時的天下究竟能不能到得了劉邦的手中還是一個未知數。
究竟為何會說韓信是一個在軍事之外十分天真的人呢,接著往下看。
韓信是一個在軍事方面的奇才,堪稱同時代的第一人,身懷高級的軍事指揮能力和領兵戰斗的能力,可惜,在情商方面不太高,始終的人群中都是不太受重視的那一類。
韓信早年間投奔的項羽本身就是一個勇武作戰之輩,又怎麼會聽一個執戟郎中空口白牙就要領著自己的士兵去作戰。
由此,他被視為好高騖遠也是理所應當,當他到了劉邦的賬下時,后者的家里大部分都是一些村子里出來的小伙伴,勇武有余,謀略不足,更沒有文化。
劉邦集團中有文化者雖有張良蕭何,但張良更適合做戰略家而非戰術家,后者則是在各種物資的調度上頗有建樹,而彼時開疆拓土又到了關鍵的時候,由此才給了韓信機會,而劉邦啟用韓信更像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
韓信剛一上位,就獻上了名動歷史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蜀中地區雖然山高路遠,又有難于上青天的運輸問題。
但正因如此,多年的戰亂并未對這里造成太大的摧殘,這里的人力,物力等,還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這就給了劉邦希望。
很快劉邦的軍隊規模擴大,但由于撤入蜀中地區時為了防止敵軍的追擊也為了迷惑項羽,曾經將幾百里的蜀道全部燒毀,所以此時進取中原,如何進兵如何修復蜀道,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天下已經大亂,一步慢步步慢,唯有抓住時機才能夠贏得天下,在韓信的帶領之下,表面上重修棧道,實際暗中則是從陳倉道,偷襲三秦之地的章邯。
這位大秦最后的戰神一敗再敗最終戰歿,由此,劉邦終于從困境中掙扎而出,正式開始和項羽爭奪天下。
在劉邦兵敗彭城之后,全軍儼然一副敗軍之相,此時只有韓信帶領著區區幾萬人馬,就攻下了當年的三晉最強趙國。在攻陷趙國之后,韓信采用降臣李左車的建議,誘降了燕國,之后,遵從劉邦的命令,調集大軍兵臨齊國。
這韓信進兵攻打齊國的期間,劉邦其實已經派了說客勸降了齊國,然而此時劉邦并未下達停止進軍的命令,由此,這位說客就被凄慘的活活煮歿,此時,劉邦大軍已經快打到臨淄了。
齊王田廣跑到項羽的底盤,大將龍且率領齊楚聯軍20萬進攻韓信。龍且是個戰功赫赫,卻驕傲自大的家伙,放棄了良計,卻偏要和韓信軍隊正面硬剛。
韓信十分善于用水戰斗,昔日的章邯便是被他用一場大水戰敗。這一次韓信直接弄了一萬多條布袋,之后又命軍隊佯敗,在龍且率軍渡江期間,掘開沙袋。
龍且的部隊剛剛度過一半,洶涌的大水就呼嘯而來,淹歿沖散了不少人,最重要的是打亂了陣型,水勢稍微褪去,韓信率軍猛攻而出,主將龍且戰歿剩余的楚國軍隊全部被俘虜。
韓信攻下齊國之后,居然很快就開始給劉邦上眼藥,當時,劉邦和項羽的戰爭正到了關鍵時期,此時,韓信居然上書要當齊王,劉邦為解滎陽之急,只好同意此事,命張良去帶領韓信的軍隊進攻項羽。
韓信此舉雖然看似理所應當,但是其實已經是趁火打劫之舉,這種事情要麼不做要麼就把事情做絕。
可他偏偏又不背叛劉邦,還是聽從劉邦的調遣,儼然成了決定天下最終歸屬的第三股力量,最終在他的幫助之下,劉邦越戰越勇,最終將項羽圍在了垓下。
飛鳥盡良弓藏,垓下之圍之后,項羽的西楚終于滅亡,而此時韓信的人生也快到了終點。韓信先前的所作所為,在劉邦的眼中儼然已經是亂臣賊子,而韓信又聽從劉邦的調遣,這就給了劉邦除掉韓信的機會。
當時雖然說劉邦最終取勝,但是國家之內的局勢其實和項羽做主人的時候差不多,無非就是之前聽從項羽的諸侯國如今以劉邦為首。
劉邦自知自己雖然是名義上的國家共主,但是韓信的軍事才能又難保不會成為下一個項羽,而韓信的軍事才能還在項羽之上。劉邦無論是為了國家的安全還是為了之前的私恨,誅掉韓信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為了不操之過急而讓韓信反生叛心,劉邦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改封韓信為楚王之后,再一點點地降低韓信的職位,奪取了他的實權,同時又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后來有人反水,而這人昔日與韓信有舊,韓信被連坐,最終被誅,在獄中的韓信逐漸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卻也為時已晚,大局已定無力回天,只求為后世留下自己的不世才學。
在一個獄卒的懇求之下,他用一根筷子畫下一個方陣,國家大勢就這麼在一個方陣和三十六枚棋子中演化而出,這便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象棋。在劉邦征討叛軍還沒回來的時候,韓信就被誅了,結束了一生。
時代演變,一切都會過去,劉邦漢朝最終都成歷史,但是韓信的象棋卻留到了今天,不僅成為了后世人一窺當時世界的一個方式,還是退休老大爺消遣時間的最佳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