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潮濕的牢房里,時不時地就有蟲子從和珅的腳下爬走,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和珅背手而立,一言不發。
獄卒見過很多被關進來的達官貴人,他們不是大哭大笑,就是抱著牢門喊冤,卻沒有一個像和珅這麼淡定的。
只要進了這牢獄的,就沒有幾個能出去的,他們怎麼可能不慌。
但是和珅,卻顯得出奇的冷靜。
和珅回想起自己做的種種,涉政、斂財,之所以那麼肆無忌憚,就是因為自己有一個「保命符」。
和珅發出一聲冷笑,有保命符在,他有什麼好害怕的。
過不了幾天,他就能過上向以前一樣的日子,穿金帶戴玉,吃山珍海味。至于失去的權利,要不了多久也能重新回到手里。
嘉慶那個剛上位的新皇帝,怎麼可能斗得過自己。
然而這一次,和珅真的如愿了嗎?
和珅這一輩子極其精彩,從一個貧寒學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謀大臣。他權勢滔天,家財萬貫,兒子娶公主,享受無邊的圣恩。
如果和珅只是一個會哄人開心的奸佞小人,那在乾隆爺哪里根本討不到好。
可惜,后人只記住了他貪財,圓滑,卻忽視了和珅的才學,能力。
01
和珅出身在一個正紅旗的家庭里。
正紅旗是清朝八旗之一,是五旗之首。和珅的父親,鈕祜祿·常保,是當時的福州左翼副都統。乾隆多次下江南,他還隨行保駕。
和珅的堂叔還曾和乾隆一起征戰準噶爾。
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如果不是父親母親離世太早,和珅本也可以幸福、簡單地度過一生。
沒有了為官的父親,至親的庇護,和珅和弟弟被迫過起了苦日子。
他們依舊在咸安宮就讀。和那些家境優渥、天天嬉笑玩樂的富家子弟不同。
和珅和弟弟,天天刻苦讀書,絲毫不懶惰。
或許那時候不到10歲的和珅,就已經在心里埋下了一顆渴望權利的種子。
他知道,只有當官,才能過上好日子,才能吃穿不缺,不受人白眼。
他們的勤奮很快就被老師吳省蘭發現了。
這兩兄弟不但能不被環境影響,貪圖玩樂,還能那麼刻苦的專研課程,這讓吳省蘭對他們倆非常的喜愛。
一次,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來拜訪吳省蘭時,吳省蘭毫不吝嗇地夸獎了和珅兩兄弟。
袁枚非常感興趣,還特意去見了和珅兩人。
和他們聊了幾句后,發現和珅是四書五經、琴棋書畫都非常的有見解。
袁枚一高興,就寫了一句詩來夸獎和珅兄弟兩人:
「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意思是說他們一個能出將,一個能入相,都會有不凡的成就。
不得不說,袁枚看人確實很準,后來和珅兄弟兩人一個做了大官,一個成了大英雄。
和珅兩人也因袁枚這句高評價,在紫禁城有了小小的名氣。
當時的 刑部尚書英廉就非常好奇和珅、和琳兩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居然能讓大詩人袁枚為他們題詩。
他便把和珅叫到了家里,讓他寫匾額。和坤不但馬上落筆,而且寫的字也非常好看。
英廉當場就明白了為什麼袁枚會給他們那麼高的評價。
英廉也看出來這個少年,在以后肯定會大有作為。
于是,在和珅參加科考落榜后,他就幫和珅找了一個職位,做乾隆的侍衛,并讓自己的孫女嫁給了他。
雖然只是一個侍衛的職位,但這也讓乾隆慢慢發現了和珅這塊璞玉。
和珅幾次在乾隆面前展露才華,讓乾隆發現他不但熟知四書五經,還精通藏語。
這讓乾隆大喜。
當時清政府和西藏兩地雖有交好的想法,但是迫于語言障礙,進程非常緩慢。
知道和珅會說藏語后,乾隆就把建造喇嘛廟的事情交給了他。
和珅也非常的盡職,他日日在現場監工,指導施工。
可以看得出,這時的和珅絲毫沒有貪財的欲望,反而踏實能干。
任務完成出色,領導自然開心,就把和珅留在了身邊。
而和珅,不但有學識才華,最重要的就是會察言觀色。
說白了就是智商和情商,雙商在線。
他很快就摸清了乾隆的喜好、習慣,聰明的和珅,非常懂得如何在君王身邊侍奉。
他可以自如地把握住和乾隆相處時的紅線,他明白什麼事他能知道,什麼事乾隆不想讓他知道。更知道如何應對乾隆時不時地提問,怎麼回答,既能體現他的才華,還不讓乾隆反感。
這讓乾隆越來越喜歡和珅。
對領導來說,身邊有一個這麼能干又懂事的下屬,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從1775年到1777年,和珅連升數個官職,從一個三等侍衛,到御前侍衛,到戶部侍郎,國史館副總裁,直到兼任步軍統領。
這些官職從財政到軍事到外交都有涉及,但是和珅都盡職盡責,常常得到乾隆的贊賞,一路高升。
這時候的和珅,為官清廉從不接受賄賂。
可是,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
1778年的時候,和珅就因為賄賂一事被將降職。
當時和珅上任侍郎后,一個年輕人想走捷徑直接升官,就找到了他。并用錢財誘惑和珅。
和珅直接拒絕了,但是承諾會提拔此人。
后來此人如愿坐到了自己想要的官職上。他立即給和珅送了一塊名玉。
和珅還是拒絕了。
可是沒有過多久,這人的父親去世了,按照當時的規定,他是要離職回家守喪三年。
可是他剛升官,根本不想回家守喪,于是就悄悄隱瞞了此事。
乾隆當時非常注重孝道,這種不孝行為,是會受到嚴重的處罰的。
這件事沒有瞞多久,就被查了出來。那些官員們不但彈劾此人,還彈劾和珅有包庇的嫌疑。
幸虧和珅提前得知了他們要彈劾自己,就提前寫了折子向皇帝表明罪證,才讓這件事沒有太影響到和珅。
和珅的性格、才能非常適合為官,如果他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不受利益的誘惑。
以后也肯定會是一個名垂青史的好官。
那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和珅從一個清廉好官,變成了一個大貪官呢?
這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李侍堯。
02
1780年的正月,有人揭發云貴總督李侍堯涉嫌貪污。
和珅和其他兩位官員被派到云南查辦此案。
剛開始,事情一直沒有進展,直到和珅用了酷刑,才撬開李侍堯手下人的嘴。
他們把李侍堯的做過的事全部都告訴了和珅。
和珅拿到證據,就給皇帝寫了奏折,陳述李侍郎的罪行。
結果,讓和珅沒有想到的是,李侍堯犯了這麼重的罪,乾隆卻并沒有直接把他處ㄙˇ。
對朝臣提出的直接問斬的建議,是再三猶豫。
乾隆不想讓李侍堯ㄙˇ。
和珅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也上奏說罪不至ㄙˇ。
最后,李侍堯就只被判處了斬監候。
李侍堯在職期間,雖然收了很多賄賂,貪戀錢財,但是卻經常給乾隆收集古董寶貝,投其所好。
眾所周知,乾隆是愛才之人,李侍堯曾多次領兵打仗有功,所以他不舍得讓李侍堯ㄙˇ。
這件事讓和珅意識到,只要自己有才能,干實事,哪怕貪點錢財,乾隆也不會計較。
于是,和珅直接把李侍堯和他手下的一大部分的私產都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里。
那個連塊玉都不會收的和珅,最終被官場打磨成了河道里的一塊圓潤的石子。
至此,和珅徹底走上了貪官之路。
他利用自己的聰明和才能,一邊哄得乾隆開心,一邊利用職權之便大肆收受賄賂。
加上他權利越來越大。
于是,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攀附和珅,而對于一些跟他不和的人,都會展開報復。
和珅擔任四書全庫的正總裁后,利用職權,大興文字獄,把一些反對他的文人,全部按上謀反的罪名,并ㄕㄚ害。
和珅甚至控制了科舉制度,他向參考的秀才們索要賄賂,只要出價高,就能「考上」。
他的野心日益膨脹,后來更是禍害了大半數的武官。
和珅的罪行累累。
但是和珅做了這麼多惡事,另一方卻依舊能迎的乾隆的歡心,就是因為他也在實事。
和珅因為寫字好,經常會為乾隆代筆。
專家研究發現,故宮崇敬殿里的很多詩匾上的詩其實都是和珅代寫的。
而且,和珅還能即景作詩,并且偶有佳句。
和珅最突出的就是在理財方面的能力。
和珅剛掌管內務府銀庫時,財庫空虛,但是他上任沒有幾年,就充盈了國庫。
既能讓皇帝去修河、修園林,建設國家,自己還能中飽私囊。
他除了管理國庫,自己還經營工商業。在清朝時,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是和珅卻經常和商人打交道,跟他們交流經驗,談生意。
于是,他在民間開設當鋪,還開設了幾百家的大小銀號。
和珅還入手了采礦業,采礦業雖然賺錢,但是極難管理,運營。和珅卻憑借著自己的才能,把手底下的礦,經營得非常好。
他還趁著社會動蕩,低買高賣房屋,出租房屋,賺到了不少的錢。
和珅的聰明不止是在貪錢上,最重要的是他會賺錢。如果只是一味的貪財,相信要不了多久,只能像前幾任的內務府總管一樣被皇帝革職。
03
乾隆身體每況愈下,和珅一手遮天,權利是越來越大,但是擔憂也隨之而來。
和珅和嘉慶的關系并不好,嘉慶一直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并痛恨不己。
等嘉慶繼位,肯定不會放過他。
不過嘉慶也知道,要扳倒和珅并不容易。
所以,嘉慶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預謀計劃,籠絡朝臣,培養心腹,為除掉和珅做準備。
官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森林,危機四伏。和珅就是盤踞高地的那只蜘蛛,用權利給自己織了一張大網,掌握著眾人的生ㄙˇ大權。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他的網中之物,一個新的勢力已經開始暗自蓄力。
當時,和珅為了監視嘉慶,在他身邊安插了不少的侍從,提防嘉慶會有什麼大動作。
可惜的是,和珅并沒有發現嘉慶的一系列動作。
1799年正月,乾隆去世后,嘉慶坐上皇帝之位,正式接管皇權。
蟄伏三年已久的嘉慶,開始了自己的收割計劃。
嘉慶派和珅去給乾隆守靈, 說是守靈,其實是就是軟禁。
控制住和珅后,嘉慶皇帝直接切斷了他和軍機處的聯系。
于是,和珅只能眼睜睜看著嘉慶打壓自己的心腹,和不斷流逝的軍政大權易手。
不過幾天,和珅權利大失,嘉慶手里的刀,快準狠地揮到了和珅的脖子上。
等一切反應過來時,和珅已經坐在暗無天日的囚牢里,手腳帶著鐵鏈。
正月十八,嘉慶直接下旨,凌遲處ㄙˇ和珅,永絕后患。
和珅接了諭旨,卻絲毫不慌。說自己有乾隆御賜的保命詔書。
幾年前,乾隆皇帝曾留 給過他一個「保命詔書」,還告訴他關鍵時候是可以保命。
嘉慶如他所愿,讓獄中的和珅拿到了那封詔書。
和珅滿懷期待的打開封詔書時,上面的內容,直接讓他哭笑不得。
原來詔書上只寫了三個字——「留全尸」
看到這三個字,和珅徹底萬念俱灰,淚流滿面。
聰明一世的乾隆怎麼真的可能會留著和珅的命。
乾隆在世時又怎麼可能一點都不知道和珅的所作所為。只是后來乾隆年邁,已經動不了和珅。
但是,這天下是愛新覺羅的氏天下。
和珅動了對權利貪念的心思,那乾隆就不可能真的會保住他。
「留全尸」是給和珅最大的體面。
最后,嘉慶聽取劉墉的建議,為了避免牽連過廣,就只讓和珅自盡。
最后
和珅太聰明了,入仕以來,從來沒有吃過什麼大虧,所以就導致他的私欲越來越強烈。
他既懂得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華,又懂得如何討皇上的歡心,恩寵不斷。
可謂是「職場生存第一人」。
可惜的是,和珅不能控制心中的私欲,獨攬大權,貪贓枉法,動了皇家的蛋糕。
最后只能落得一個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