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個心病,遂去世前將程咬金叫到身前,保護大唐200年平安
2022/10/09

程咬金,是我們所熟知的武將。在演義中,他號稱混世魔王,憑借著自己的三板斧,程咬金打遍天下。由于他有福又有智慧,因此從《隋唐演義》《薛仁貴征東》一直到《薛剛反唐》,程咬金一直都是線索性人物。

在真實的歷史中,程咬金一般被稱作程知節。與小說不同,程咬金并不是私鹽販子,而是生于東阿的一個官宦世家。由于程咬金的后夫人是清河崔氏之女,也足以見得他的出身絕非寒門。

隋末大亂,程咬金先是跟隨了瓦崗的李密,并稱為瓦崗軍的主將。其后,李密被王世充擊敗,程咬金被迫投降。然而程咬金不齒王世充為人,于是與秦瓊、牛進達等人一同投靠了唐朝。

在戰斗中,程咬金的武藝絲毫不下于秦瓊。與演義不同,程咬金的武器并不是大斧,而是長槍。在戰場上,程咬金一般與秦瓊一同出陣,從來都所向披靡。

之后,程咬金進入秦王府,隨李世民作戰。之后,程咬金在攻打王世充、劉黑闥的戰斗中屢立奇功,因此他也成為李世民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天下一統后,李世民與李建成因太子的問題產生了激烈沖突。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建成決定先鏟除他的左膀右臂。

一開始,李建成決定重金收買程咬金,卻被言辭拒絕。李建成見收買不成,于是向李淵告狀,將程咬金貶到康州當刺史。臨行前,程咬金憂心忡忡地對李世民說:

「大王肱骨羽翼盡矣,身何能久!知節以ㄙˇ不去,愿早決計!」

隨著程咬金的表態,李世民正式將他納為自己的親信,而程咬金也由骨干成員正式成為秦王府的ㄙˇ士。之后,李世民在長孫無忌、侯君集、程咬金等人的支持之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史書中,并沒有程咬金參與這次政變的記載。

但在1986年,學者們發掘了程咬金的墓地,并發現了他的墓志銘。而這個墓志銘中提到:

「九年夏末,二兇作亂,太宗受詔 ,宣罰禁中,公 (程知節 )任切爪牙,效勤 心膂。事寧之后 ,頒乎大赍,賞絹六千匹 ,駿馬二匹,并金裝鞍轡 ,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 物 ,加上柱國 ,授東宮左衛率 ,尋拜右武衛大將軍。」

從這段記載來看,程咬金確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還立下了不少功勞。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與程咬金成為了過命的兄弟,關系更加親密了。正式因為如此,李世民在臨終前才會交給他一個極端隱秘,并事關大唐帝國后續發展的任務。

原來,李世民到了晚年,逐漸發現自己正面臨著嚴重的繼承人問題。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相當不成器,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模仿突厥人,甚至狂言自己當了天子后,要做突厥王子阿史那思摩的臣子。后來,李承乾因為屢次受到李世民的斥責,險些發動叛亂。最終,李世民將李承乾免為庶人。

除了李承乾外,李世民最看重的就是魏王李泰。然而李泰非常殘忍,不顧念手足之情,甚至揚言要ㄕㄚ掉流放于房陵的李承乾。因此,李世民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只好將太子之位授予仁厚的李治。

然而李治性格太過溫和,李世民認為他不像自己,害怕他擔不起皇帝的職責。因此,他又有心將皇位傳給英武過人的吳王李恪。最后在長孫無忌的一再勸說下,李治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貞觀二十三年 ( 649)四月一日 ,李世民生了重病,于是到翠微宮 (長安城南五十里太和峪 )修養。五月十八日 ,太宗病情加重 ,而李治則服侍在左右,絲毫不敢懈怠。他累日不食,甚至連頭髮都白了。看到兒子如此孝順,李世民感動地說:

「汝能孝愛如此,吾ㄙˇ何恨?」

兩天后,李世民病入膏肓,于是他將長孫無忌、諸遂良叫到身前,并托付后事:

「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輩。太子仁孝 ,公輩所知 ,善輔導之!」

然而史料沒有記載的是,在長孫無忌等人退出后,李世民將程咬金叫到身前,并托付他一個重要任務。而在《程咬金墓志銘》中,道出了這個我們所未能知曉的秘密任務:

「自翠徽宮奉敕統飛騎,從今上先還。」

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李世民ㄙˇ后,李治所面臨的環境仍是危機四伏的。這是因為李治并不在長安,如果有皇子提前知曉李世民去世的消息,并犯上作亂,到時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去世時,李治「號慟將絕」、「哀號不已」 ,而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則果斷地說:

「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 ,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

于是 ,他們 「秘不發喪」。根據史料記載,在五月二十七日,太子先還 ,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而在墓志銘中,程咬金乃是這些飛騎、勁兵的執掌者。由此可見,李世民對于程咬金,確實是推心置腹的信任,而程咬金也很好地完成了保護李治的任務。在關鍵位置的選擇上,必須任人唯親。否則,哪有什麼大唐的200多年江山?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