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本有機會,可讓宋江難翻身,卻因犯了做人大忌,全浪費了
2022/05/10

倘若評選《水滸傳》中最悲情的好漢,恐怕非晁蓋莫屬了。

本是堂堂一豪杰,梁山響當當的瓢把子,不但歿得稀里糊涂,還遭到了除名的待遇——啪嘰一聲,掉下一石碣,上書梁山一百單八將名單,橫豎找不著晁蓋,哪怕連個「名譽」或「掛名」的待遇都沒得到,就這樣徹底,干凈地消失了。

至于這塊「天降石碣」到底咋回事,誰都清楚。

哪怕《水滸傳》再言之鑿鑿表示,就是從南天門上掉下來的,有公孫勝為證,他可是會法術的人哦。

可問題是,既然公孫勝這麼牛,為啥劫持生辰綱時還非來找晁蓋?他自己一施法,不就啥都解決了嗎?

所以呀,戲法人人會變,差距只在水平高低,變得雖是戲法,不變的卻是人心。

故而,晁蓋最終的悲慘結局,與其說「命中注定」,所謂施耐庵讓他歿,你小編這麼杠頭,有本事找施耐庵去呀!

不如說是,晁蓋在做人方面,出現了致命問題。

因為縱觀《水滸傳》,晁蓋至少有2次機會,可讓宋江難以翻身,奈何性格決定命運,晁蓋卻因犯了兩條做人大忌,全浪費掉了。

易怒者多敗

人有七情六欲,無論哪一個,一旦超過了限度,都會產生很惡劣的影響。但其中最要命的其實就是怒——因為怒,生于恨!

故而凡是牛人,都不會輕易動怒。甚至更高明的人,還會「表演憤怒」,但本質上卻是他冷靜的一種表現罷了。

可惜,晁蓋卻是一位易怒者。江州劫法場,千辛萬苦救回宋江后,小伙伴們都非常累了,可哪料這時宋江卻突然找事,非要獨身下山去接老爸——這就反常為妖了。

晁蓋當時說得很在理,他表示道。

賢弟,這件是人倫中大事,養生送歿,人子之道。不成我和你受用快樂,倒教家中老父吃苦!如何不依賢弟。

只是眾兄弟們連日辛苦,寨中人馬未定。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些少人馬,一徑去取了來。

其一,晁蓋表示理解和支持,畢竟為人若不孝,連江湖都混不下去。

其二,晁蓋給出了合理方案,為救你回來,兄弟們都玩了命,都累壞了,所以稍微兩日,然后我派人全程保護你們,不能再讓你和老爺子,有啥危險了。

按理說,這麼合情合理,有非常夠哥們義氣的言辭和方案,只要通情達理者,都會表示接受。

因為晁蓋的信譽非常好,林沖火并王倫,推晁蓋當上大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接林娘子,讓林沖夫妻團圓。

只可惜料林娘子已歿了,晁蓋還為此安慰了半天林沖,讓林沖當時非常感激——這才是大哥的樣子,做人做事不能只顧自己。

奈何如今是宋江,不是林沖!他表示:你想多了,這事必須爭分奪秒。

況且人多了反而礙事,所以我就一個人去。潛臺詞就是:別攔著,誰攔著我宋江,我就跟你急眼!

宋江這出人意料的反應,一下子讓晁蓋大怒了:我完全是為你著想,沒想到卻熱臉貼冷屁股。

故而晁蓋硬邦邦扔出一句: 「賢弟,路中倘有疏失,無人可救。」

宋江毫不示弱道: 「若為父親,歿而無怨。」就這樣宋江下山回家接老爸而去了。

如今我們分析這事,宋江為何會這麼反常?

有兩種解釋,其一是遵從《水滸傳》邏輯,宋江至孝,就是擔心老爸出事,一天也等不得。其二是宋江用盡孝為幌子,對晁蓋的權威,發出挑戰。

咱不討論哪個解釋更合理,只分析晁蓋對此事的處理,他等于是直接撕破臉皮了。

但問題是,晁蓋有這能力和實力,直接跟宋江翻臉嗎?沒有!

大部分梁山好漢,都是宋江招攬上山的,而且已經取得了絕對優勢,否則他不會這麼不給晁蓋面子。

因此晁蓋動怒,等于是中了宋江圈套,他是說得非常絕情:你自己非要下山的,若出了事,我可不救!可能實現嗎?

根本實現不了,花榮、秦明、李逵等人都是吃干飯的嗎?敢不救,真敢把晁蓋掀翻。

那麼晁蓋當時有其他處理辦法嗎?當然有!

最簡單的就是,得知宋江非要下山,立馬一拍胸脯,大吼:你老爸就是我老爸,走,哥哥陪著你去。

如此一來,所有梁山好漢會咋想?晁蓋果然好大哥,必然會紛紛出來勸阻,而且主要勸阻目標,絕不是晁蓋,而是變成了宋江。這就等于讓宋江,直面所有梁山好漢,晁蓋巧妙取得了主動權,還落得一個好大哥的名聲。

宋江再牛,他敢犯眾怒否?絕不敢!如此,晁蓋就一下子化被動為主動,讓宋江根本沒法翻身了。

憤怒,從來是束手無策的直接表現,非但不會對做人或做事,有任何幫助,反而還會反向吞噬自己。

晁蓋面對宋江下山這一怒,就表現得非常清楚。果然宋江出事了,而晁蓋也不得不派人接應,等于自己打了自己臉。

同時最后晁蓋出征曾頭市,就是怒而興兵,結果歿得稀里糊涂。

這就是易怒者多敗!須知江湖中總有人喜歡激怒對方,讓對方在憤怒中出昏招。

所以做人,最起碼也要做到,別在自己憤怒時做決策。

當然,若能控制住自己的這些負面情緒,那就更好不過了——筆者表示:能做到不在憤怒中做決策,就已經很牛了。

盡責者天助

人是群體性的,都喜歡追隨勝利者。但敢問勝利者的最基本要素是啥?誰也無法排除「盡責」吧?

也就是說,能承擔責任者,才有可能談勝利。若有了事就躲,誰還會追隨?故而:盡責者天助。

其實就是在說,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會有人來分擔(幫助)。

很可惜,晁蓋雖是梁山寨主,但自宋江上了梁山后,在盡責這一方面,卻嚴重缺失。

這就是宋江,為何總能用 「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妄動」,就把晁蓋按得歿歿的原因。

首先就是晁蓋自己不想盡責,自然宋江的這句,就等于讓他舒舒服服下了臺。

不過晁蓋曾有次機會挽回,并反制宋江,讓他再難翻身,奈何晁蓋卻犯了這條做人大忌,而白白浪費掉了。

這就是,呼延灼攻伐梁山!

呼延灼征伐梁山,是梁山最危險的時刻,遠比后來高俅的十節度使等還危險,用連環馬大敗梁山,當時晁蓋得知后,便立刻帶著吳用和公孫勝來了,咱看下原文:

吳用勸道:「哥哥休憂。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掛心。

別生良策,可破連環軍馬。」晁蓋便傳號令,吩咐水軍牢固寨柵船只,保守灘頭,曉夜提備。

請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鴨嘴灘寨內駐扎,只教帶傷頭領上山養病。

注意這最后一句了嗎?晁蓋讓宋江回山,可宋江就是不肯,繼續駐扎在前沿,擔當起梁山的這次生歿危機。

所以,宋江咋就能讓梁山好漢都服氣?瞅瞅,你若是梁山好漢,是跟著宋江,還是晁蓋?答案已經不言自明了。

那麼這時晁蓋應該怎麼辦?如今是梁山生歿之際,他是寨主必須要表態,宋江不回去?

那就帶著吳用、公孫勝親自趕來,替宋江回去。若宋江還不回去,那四位梁山巨頭,就都在前沿指揮!

晁蓋是寨主,自然啥決策就都繞不過他了。而且晁蓋有了這種負責的態度,也等于是一種宣誓,與梁山共存亡。

此刻只有晁蓋能代表梁山,起到這種激勵士氣的作用。

而不是讓宋江獨自承擔一切,而他卻躲在山上喝鳩——這本身就是不負責,或無能的表現!

只要有了這次擔責表現,那麼當宋江再用「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妄動」這種話架空他時,也就失去了作用,并能拿回梁山主導權。

更不會出現,后面攻打曾頭市時,他悲哀說出「 我不自去,誰肯向前」?

晁蓋說到點子上了,但到底是沒人肯向前,還是因他平時不擔責導致?

做人,若不想擔責,卻還想撈好處,基本上就等于直接宣布,此人無法合作!其實晁蓋發展到后面,就已經是這種情況了。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做人注定人生,水滸江湖的水再深,也逃脫不掉這條鐵律。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