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蕩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鋒銳的一位君主,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第32位君主。
秦武王即位秦王四年后,在公元前307年,年僅23歲的秦武王在洛邑(現今河南省洛陽市),和大臣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夏朝開國君主大禹所鑄九鼎之一)時,出現意外,被大鼎折斷了膝蓋,最終氣絕而亡,秦國一位重武好戰的君主就此英年早逝。
秦武王歿后謚號為烈(悼),也稱為秦悼武王或秦武烈王。
秦武王在出現意外后,并未在第一時間咽氣,而是遭受脛骨、膝蓋折斷后所帶來的疼痛長達半天之久,最終在當天晚上,氣絕而亡,秦武王連一晚的時間都沒能熬過去,可悲可嘆!
秦武王進行舉鼎比賽是因為嬴蕩天生力大無窮,自幼就喜歡和勇士玩一些關于力氣方面的游戲,秦武王即位后就將一些大力士任命為高官,其中就有孟說,加上嬴蕩爭強好勝的性格,因此最終有了舉「龍文赤鼎」的比賽,秦武王也因自己的喜好而意外喪命。
秦武王,贏姓趙氏,是秦惠文王贏駟的長子,推行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嬴渠梁是秦武王的爺爺。
從秦襄公贏開出兵護送周平王姬宜臼東遷,因功被封封侯,秦國秦國正式成為諸侯國算起,秦武王嬴蕩是秦國的第27位國君。
嬴蕩是秦惠文王和其王后惠文后的孩子,出生于秦惠文王9年(公元前329年),父親秦惠文王在位27年后,于公元前311年去世,時年46歲,嫡長子嬴蕩即位秦王,是為秦武王。
秦武王天生便賦有比之常人幾倍以上的力氣,從小就喜歡做一些有關力氣方面的游戲,也為嬴蕩即位秦王后的意外歿亡埋下了起因。
戰國時秦國著名的的大力士烏獲(烏獲據說能舉千鈞之重,一鈞約等于30斤,千鈞相當于30000斤,《戰國策》記載:「今夫烏獲舉千鈞之重」)和任鄙在嬴蕩父親秦惠文王時期因作戰英勇得以重用,而嬴蕩從小就喜歡和大力士玩游戲,因此在嬴蕩即位秦王后,仍然重用烏獲和任鄙二位大力士,將其封為高官。
《帝王世紀》:「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齊孟賁之徒并歸焉,孟賁生拔牛角。」
間接促使秦武王意外之歿的孟說,在聽聞秦武王喜歡大力士后,也隨后閃亮登場,出現在秦武王面前。
孟說又名孟賁,孟說原本是齊國人,因力氣大的原因而聞名于家鄉,之后因聽聞秦國國君秦武王向各國招募大力士的消息,孟說感覺自己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了,于是便離開了齊國,去往秦國投奔秦武王,據歷史記載孟說可以生拔牛角,秦武王測試后,得知孟說確實有真材實料,也遂將孟說拜為大官,但孟說是一個喜歡逞勇,最終也為其逞一時之勇而遭慘歿結局。
《史記·秦本紀》記載:「武王元年,與魏襄王會臨晉。誅蜀相壯。張儀、魏章皆東出之魏。伐義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之后就發生了樗里疾出使東周國為秦武王試舉周鼎一事。秦武王嬴蕩繼位后,先是將魏章(戰國時秦國秦惠文王時期將領)與張儀(秦惠文王時期被任命為相)一同驅逐回魏國(嬴蕩在太子之位時就反感張儀等人),之后秦武王設立丞相,增設左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國與左右丞相同時并存,之后秦武王任命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戰功卓著的樗里子(秦國宗室將領,姓嬴,名疾,是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贏駟之弟)為右丞相。
《戰國策》記載:「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史記》記載:「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使樗里子以車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繼位秦王四年時,秦武王想舉東周的周鼎,之后便有了秦武王舉「龍文赤鼎」之事。而周鼎是在周王畿,秦武王便命右丞相樗里疾前去東周試探,丞相樗里疾便領兵戰車百乘先去往了東周國。
樗里疾向周天子周赧王姬延說明了秦武王的意思,周赧王非但沒有同意秦國丞相樗里疾所說之事,反而還嚴詞拒絕了樗里疾的提議,周赧王此舉惹怒了樗里疾,也為此遭遇了羞辱。
紫陌試想:樗里疾在得到周赧王的嚴詞拒絕后,可能心想:「周赧王這位所謂的周天子,已經不在是周王朝輝煌時期的周天子,自己一點轄地都沒有,反而還是居住在東周公國的封地,周王朝到了周赧王時期都衰微到可有可無了,你周赧王沒實力了,你還拽什麼拽。」
于是樗里疾便直接將周赧王逐出了居住的王宮,然后強行將周赧王遷到西周公國的王城,周赧王此時可謂時「賠了夫人又折兵」。
《東周列國志》記載:秦武王「使右丞相樗里疾先往三川開路,隨后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起程,直入雒陽。周赧王遣使郊迎,親具賓主之禮,秦武王謝弗敢見,知九鼎在太廟之傍室,遂往觀之。見九位寶鼎一字排列,果然整齊。」
秦武王在丞相樗里疾開路之后,便和任鄙、孟說等大力士啟程前往洛陽,周天子周赧王便派遣使者在郊外相迎,而秦武王并不理會,知曉九鼎在周王朝太廟旁邊的側室之中,隨即便前往觀看(九鼎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建造者大禹將天下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之后便鑄造九鼎,來象征九州,九鼎將當時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于鼎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夏朝被商朝滅亡后,九鼎被商湯遷至商朝都城,在之后商朝被周朝滅亡后,九鼎被周武王所得,之后被周成王移到洛邑(洛陽)安放在明堂之中。
秦武王觀看九鼎之時,此時九座寶鼎在房間中呈一字狀整齊排開,九鼎如同九座小鐵山一般,不知道有多重。
周武王看后,對九鼎贊嘆不已,而九鼎的鼎腹分別刻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耳。」
秦武王便問守鼎吏曰:「此鼎曾有人能舉之否?」
吏叩首對曰:「自有鼎以來,未曾移動,聞人傳說每鼎有千鈞之重,誰人能舉?」
秦武王看見著名的九鼎之后,便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但秦武王想看看手下兩位力士的表現,便問一同前來的大力士任鄙、孟說能否舉起這鼎,而任鄙知曉武王是一個爭強好勝之人,便很機智連忙推辭掉,表示自己只有百鈞之力,而這鼎有千鈞之中,不能勝任,而大力士孟說可謂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有點中二的樣子,便請求上前一試,為此有了秦武王和孟說舉「龍紋赤鼎」的比賽。
孟說先是將腰帶束緊,袖子挽起,在做好準備之后,拼盡全力大喝一聲「起!」,龍紋赤鼎離開了地面,孟說將鼎舉至離地半尺后放回了地面,但是由于自己用力過猛,導致眼眶都迸裂流X。
不過該說不說,孟說這力氣確實非同一般。之后秦武王表示 「孟說費了這麼大的力氣,能舉起龍紋赤鼎,自己還能不如孟說嗎?」此時任鄙這時候又聰明的勸諫道: 「大王萬乘之軀,不可輕試」,但秦武王早就想舉此鼎,哪里還聽任鄙的勸阻。并表示:
「「汝自不能,乃妒寡人耶?」鄙遂不敢復言。」出自《東周列國志》
秦武王將錦袍玉帶脫下,做好準備之后,大喝一聲「起!」,鼎離開了地面半尺,秦武王此時的結果和孟說相同,然而秦武王并不滿足于此,要舉起鼎之后走幾步才算成功。
秦武王剛想挪動腳步的時候,但此時秦武王并沒有感覺到自己已經氣力松懈,此時突然大鼎轟然墜到地上,而正巧不巧的砸到秦武王的右腳上,隨即發出蹬蹬一聲后,秦武王的脛骨被砸斷了,秦武王大呼「痛哉」!
隨即秦武王就暈倒了,然后被侍從扶到了床上,之后秦武王右腿所流之X將床榻X染,秦武王醒來之后疼痛難忍,最終熬到半夜時氣絕身亡!年僅23歲。
而和秦武王比賽舉鼎的大臣孟說因為自己的逞勇也活到頭了。秦武王歿后,因為并未留下子嗣,秦武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嬴稷繼承了秦國的王位,是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后便追討相關人的責任,而孟說沒有阻止,于是被右丞相樗里子處以車裂之刑,并被誅滅其族,而任鄙最終被推薦擔任漢中郡守。
秦武王因為自己爭強好勝的性格,最終歿在了周王朝的王城洛陽,而間接造成秦武王之歿的孟說也因自己的逞勇而被五馬分尸。
如果孟說也向任鄙那樣推辭秦武王的詢問,秦武王也不會強行舉行大鼎之后欲準備行走幾步,很大可能只是將鼎舉起后便放下,既能滿足了秦武王爭強好勝之心,也不會出現意外而歿的情況,孟說要是如同任鄙那樣通曉秦武王的性格,不逞一時之勇,也不會落得身歿族滅的下場。
不過話說回來秦武王的力氣確實是大,按照《東周列國志》中記載,龍紋赤鼎有千鈞之重,而根據古代重量單位「鈞」換算下來是30斤,而千鈞就是30000斤,15000千克。
秦武王若是能憑借著X肉之軀舉起一口15000公斤的大鼎離地可為「神力」也!
不過古代的重量轉換在歷史上的每個時期都有所不同,和現今的重量單位更是不同,千鈞很大可能是達不到現今的30000斤,不過秦武王的力氣也確實非同一般!
從秦武王因喜歡爭強好勝而舉鼎而亡中,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做不到的事情,切不可爭強好勝,負擔自己無法承擔的重任!
大家對秦武王舉鼎意外而亡如何看?對間接導致秦武王歿亡孟說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