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說,你們都以為我傻,我看你們才是真傻。事實上,劉禪不但很聰明,而且無論從出身還是背后勢力來說,他都是唯一的皇帝人選。
我們先來看看劉禪的出身,為什麼他最有資格成為皇位繼承人。
我們知道的劉備的兒子一共有四個,即劉封,劉禪,劉永和劉理。
先說劉封,他不是劉備的親兒子,而是收的養子。劉備在投奔劉表之時,因為他的兒子都早去世了,所以就收了長沙郡一劉姓人家的外甥,也就是羅侯寇氏之子為養子,后來被劉備取名為劉封。
劉封雖然不是劉備的親兒子,但是劉備對他視如己出,一直也悉心培養他,最后劉封也成長為軍中大將。不過在關羽被圍困在襄樊的時候,劉封和孟達拒絕救援。關羽戰敗生亡之后,劉備大怒,遷罪于劉封和孟達。
而且孟達與劉封的關系不好,后來兩人關系鬧僵,孟達不堪其辱,便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說了劉封的壞話,然后向魏國投降了,上庸三郡因此盡失。因為這件事,劉備再次遷怒于劉封。剛好那個時候諸葛亮又對劉備說,劉封以后肯定不服從劉禪,劉備不放心,便賜劉封自盡。
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
歿了自然就沒有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了,但劉封即便不歿,劉備也不會考慮他,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領養而不是親生的,更在于劉封剛猛,桀驁不馴,以諸葛亮為首的一干老臣很難駕馭他,自然也就不會支持他了。沒有諸葛亮等人的支持,劉備是不可能讓劉封成為繼承人的。
再者說了,劉備舉的是光復漢室的旗號,如果讓劉封這個沒有皇室一脈的人成為未來的蜀漢皇帝,這恐怕難以讓天下人信服。沒有人支持,一統中原就只是空談而已。所以出于這一點考慮,劉備也絕對不會考慮劉封。
再說劉永和劉理,此二人都是劉備的庶子,他們的母親不可考,但絕對不是劉備的正室夫人,而且他們年紀比劉禪要小,都是在劉備入蜀稱漢中王之后才出生的。按照古代立嫡立長的傳統,劉永和劉理跟劉禪相比都沒有任何優勢的。
劉禪的母親甘夫人雖然也不是正室夫人,但因為劉備早年數喪嫡室,娶的孫夫人后來也跑回江東了,所以甘夫人一直代為主持家事,在劉備心中的地位很高,也比較受劉備手下將領尊崇。
雖然甘夫人生下劉禪后不久去世,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劉禪都是劉備的獨子,所以他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后就被立為王太子。當然了,劉禪被立為王太子,并不意味著他未來就一定是皇太子。
劉備入蜀后娶吳懿的妹妹吳氏為妻,劉備稱漢中王后立她為漢中王妃,劉備稱帝后又立她為皇后。不過,吳氏雖然是劉備的正妻,但他們是政治聯姻,劉備是為了籠絡蜀中臣民才娶的吳氏。更為重要的是,吳氏無子。
劉備稱帝后,除了立吳氏為皇后之外,還追封甘夫人為皇思夫人,這就讓甘夫人的地位僅次于吳皇后了。與之對應的,作為甘夫人兒子的劉禪,自然就是劉備庶子之中地位最高的一個了。
因為劉禪在劉備兒子之中年紀最大,而且他母親甘夫人的地位也最高,所以他在劉備稱帝之后被立為皇太子,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劉禪成為皇太子,絕不只是因為他的出身,更在于他背后的支持者十分強大。
在劉禪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給過他幫助。
建安十三年,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五千虎豹騎擊敗之后,竟然丟下甘夫人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劉禪逃走,是趙云沖回去將他母子二人給救出來的。
建安十七年,吳夫人在返回東吳的時候,將劉禪抱走,趙云和張飛又及時追上去將劉禪給救了下來。
為什麼劉禪這麼受到趙云和張飛等人重視,就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劉禪是劉備唯一的兒子,如果他歿了,劉備就沒有繼承人了,所以大家都知道必須要保護好他。
也正是如此,劉備的結拜兄弟也好,手下文臣武將也好,都不知不覺地親近劉禪并與他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他們視劉禪為少主,對他十分忠心,也給了他很多幫助。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劉禪的地位就變得十分堅固了。
劉備入蜀之后,為了穩固對蜀地的統治,所以他娶吳氏為妻,還重用了非常多的益州舊臣,從而形成了益州集團勢力。但劉備最信任的依然還是以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為首的荊州集團勢力,這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劉永和劉理,因為他們是劉備入蜀之后才出生的,所以他們的母親極有可能就是益州女子,甚至有可能就是益州舊臣家的女子,劉備娶她們是其實就是為了達到政治聯姻的效果。
所以現在就很清楚了,劉禪背后的支持者是荊州集團,而劉永和劉理背后的支持者則是益州集團。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為了不讓政權落入益州集團勢力之手,自然是不會考慮劉永和劉理這兩個兒子為皇位繼承人了。
更何況從年齡上來說,劉永和劉理在劉備稱帝之時,最大也不過只有八歲左右,如果劉備選擇他們作為繼承人,未來政權鐵定是要落入益州集團之手的,所以劉備不可能這麼做。
劉禪在成為太子之后,劉備為了鞏固他的地位也是煞費苦心,他讓丞相諸葛亮去當劉禪的師傅,還讓劉禪娶張飛的女兒為妻。
劉備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加深劉禪與荊州集團之間的關系,為他未來成為皇帝并坐穩位置做好鋪墊,而這個目的最后也確實達到了。
劉備從個人資質上來說,也絕對是一個理想的皇位繼承人。
也許是演義中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才能,所以刻意貶低劉禪,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事實上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在成為劉禪的老師之后,開始教授他治國之策,學習《韓非子》、《管子》和《六韜》等書,劉禪都學習得很好,增長了學問和見識。后來劉禪還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學習的效果也還不錯。
關于劉禪資質這個問題,作為劉禪老師的諸葛亮是最有發言權的,他是這麼評價劉禪的:
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這個人比較嚴謹,他沒有必要刻意拔高劉禪,因為如果讓一個傻子成為皇帝,這對江山社稷是很不利的。所以,如果不是因為劉禪真的很聰明,諸葛亮是不可能同意劉禪成為太子的,后來也不可能輔佐于他。
很多人都說劉禪傻,是因為演義中說趙云為了救劉禪而受傷,劉備心疼趙云,所以將劉禪摔在地上,結果劉禪就摔傻了。實際上這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劉備不可能將自己當時唯一的兒子摔在地上,除非他自己傻。
還有很多人都說,劉禪在位期間沒什麼作為,什麼事都聽諸葛亮的,自己只知道在后宮沉迷享樂,蜀國滅亡后還樂不思蜀,所以他就是個傻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這明顯就是在黑劉禪,我不否認劉禪跟諸葛亮的才智是無法相比的,這一點他本人也很清楚,所以他在登基之后十分信任諸葛亮,朝廷大事交由他全權處置。
但是,要說劉禪是不是真的十足信任諸葛亮,那也未必,畢竟功高震主是被任何一個皇帝所忌諱的。但劉禪沒辦法,他繼位的時候只有十七歲,需要諸葛亮來輔助自己,時間一長,諸葛亮的地位就無法撼動了,所以劉禪只能選擇繼續信任諸葛亮。
但諸葛亮一歿,劉禪就開始收回權力了,他取消丞相這個職務,開始大權獨攬。
劉禪繼位之后的舉措也是值得稱贊的,他知道因為諸葛亮數次北伐,國家急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實力,所以他沒有選擇繼續北伐,而是任用蔣琬和費祎等賢臣,與民生息,發展經濟,并積極擴充軍事實力。在數年之間,蜀漢的實力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在處理武都氐王苻健投降和處理越雋郡夷人作亂這兩件事上,劉禪就展示出了過人的智慧,他不以武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而是通盤考慮問題,最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劉禪比較讓人詬病的是,他寵信宦官黃皓。但很多人也認為,劉禪是為了讓黃皓制約諸葛瞻和姜維,讓他們內斗,自己則掌握絕對的權利。這這種辦法雖然會造成內耗,但從帝王權衡之術看來,也稱得上一種聰明的辦法。
蜀國之所以滅亡,不是因為劉禪就是個無能之人,也不是因為他任用的人全不對,是在于蜀漢與曹魏之間實力的巨大差距,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總體而言,劉禪其實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不然他也不會當四十余年皇帝。
至于說劉禪為何會樂不思蜀,無非就是為了自保,雖然看起來很沒骨氣,但是他那個時候又能怎樣,活命對他來說才是最要緊的事情,這對于一個寄人籬下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人來說,逢場作戲,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
所以說,劉禪絕對不是個平庸之輩,他的天資其實不錯,成為皇位繼承人是沒有大的問題的。而且以劉禪稱帝之后的所作所為來看,劉備還算是沒有選錯人。
只不過諸葛亮在《隆中對》所說的先取荊州和益州,再分兵奪取天下這個策略其實是有先天不足的,再加上后來荊州還丟了,蜀漢能自保就不錯了,還談什麼奪取天下。劉禪能夠在諸葛亮歿后還堅持那麼久,甚至讓國家在實力上超過諸葛亮時期,從這一點來看他也不是個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