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是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昏君,荒淫無道,暴虐無情。
其實在隋文帝楊堅病重時,楊廣就已經表現出了昏君的傾向, 史書記載楊廣是發動了「仁壽宮變」才得到帝位,而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為一個女人,隋文帝的寵妃宣華夫人。
獨孤皇后在世時,楊堅迫于她的壓力,并沒有把太多心思放在女色上,他勵精圖治,隋帝國政治經濟日上。
但是晚年的隋文帝卻沒有了開國之初的那份勤事政務的作風,獨孤皇后去世后,楊堅更是很少親自處理政務,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宮生活上。 其中最為受寵的就是宣華夫人。那麼這位寵妃又有什麼來歷呢?
宣華夫人本姓陳,她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宣帝之女,與聞名史冊的南朝末帝陳后主是親兄妹。
可就在宣華夫人剛滿3歲那年,北朝發生了一場政變,大將楊堅舉旗反叛、事成后稱帝建隋,是為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
不久,自命不凡的陳宣帝決定趁隋朝剛剛建制、根基尚淺之時攻而滅之,孰料竟被隋軍大敗。
南陳滅亡后,陳朝皇室中的男性就被發配到了邊疆苦寒之地為奴,而陳朝皇家女眷則去向各不相同,有的被賜給了王孫貴胄、有的就被送入了掖庭為婢、有的則流落到了民間不知所蹤。
宣華夫人只能入宮為婢,無奈嫁給已然老邁的隋文帝為嬪。
身為金枝玉葉的宣華夫人目睹了國敗家傾的變故,內心不禁涌起了陣陣哀涼,可聰慧機敏的她不想死于非命,于是就日日裝成穩重自持、乖巧柔順的樣子。
數年過后,成功地在大隋后宮中安身立命的她甚至還博得了獨孤皇后的垂憐和喜愛。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在仁壽宮調養身體,隨侍的是陳貴人和蔡貴人。因偶感風寒,隋文帝遂一病不起。念二貴人服侍體貼辛苦,特封二人為宣華陳夫人、容華蔡夫人。
自從獨孤皇后去世,隋文帝楊堅開始專寵宣華夫人陳氏,讓她統領六宮。
至七月,隋文帝病勢漸重,召大臣楊素、柳述、元巖三人入宿閣中侍疾;太子楊廣亦宿于大寶寢宮中,以便常入宮門候安。
有一次宣華夫人要出去更衣時,太子欲恣意妄為上前非禮,但被夫人抗拒。夫人回到仁壽宮后,神色有異,文帝便問她原因,她哭著說:「太子無禮。」文帝得知實情后大怒說:「畜生何足付大事!」說完便叫人找前太子楊勇,打算廢楊廣的太子之位。楊素將這件事告訴太子后,太子便遣使者進入寢殿,并讓夫人與侍疾者都到別處,不久就傳出文帝駕崩的消息。
之前先帝駕崩時,宣華夫人與其他宮人都知道事情不對勁,相當恐懼。
不久,太子派使者送一金盒給宣華夫人,并親自加上簽名封條。
夫人收到后很害怕,擔心因為之前拒絕太子求愛,所以太子送毒藥來賜死她,于是她不敢打開。使者一直催她,她才開盒子。
等打開一看,發現里面竟然放的是好幾枚同心結,宮人們于是都安下心來,認為總算保住性命了。
但是宣華夫人為此相當不樂,不肯答謝,還是旁邊的宮人們逼著她,她才向使者答謝。
《隋書》有記載:上崩后,宣華夫人自請言事,為煬帝所烝。 「烝」字本意為「眾多」,而在古時候,「烝」字意為男子與母輩[淫.亂]。
也就是說,色心深重的楊廣在繼位后根本無法放下姿容曼妙、溫柔嬌媚的宣華夫人,且不顧及宣華夫人的顏面、意愿以及身份地位,強行臨幸了這位剛剛喪夫新寡的庶母。
後來太子繼位,宣華夫人先是出居在仙都宮,不久又召回宮中。
然而,或許是太過自責,回到宮中沒多久宣華夫人就病了,楊廣問及,她卻說總是夢見先皇怪她不貞,親手拿沉香如意擊打自己的頭,還說她死罪難逃。
不久后,宣華夫人去世,死時不過29歲。
宣華夫人在被臨幸之后,楊廣曾多次帶著這位美人下江南,但他下江南不是為了體恤民情,而是為了搜刮更多的美女,據說當時就被帶走了1000多個女孩供隋煬帝楊廣享樂。
另外在楊廣的母親病逝之后,楊廣又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讓宮中的宮女們全都穿著超短裙,毫無隱私和尊嚴。
楊廣每日與宣華夫人飲酒作樂,朝政也不管了,很多官員已經幾個月沒有見到楊廣上朝了。再加上民怨四起,各地盜匪猖獗,還有很多地方受災,各地官員也貪污腐敗。最終隋王朝葬送在了楊廣手中。
作為皇帝的后妃,有時候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做一些違心的事,最終不得不對著自己厭惡的人強顏歡笑。這樣的生活或許對她來說生不如死,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實在是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