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國時,張繡誅了曹操的兒子侄子和典韋,他的下場怎麼樣

三國時,張繡誅了曹操的兒子侄子和典韋,他的下場怎麼樣
2022/03/13
2022/03/13

張繡的一生是彪悍的一生。

儘管他誅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但他隨即用彪悍的表現讓曹操「看不順眼又幹不掉他」。

最後,胸襟豁達的曹操只得以極高的待遇拉攏了張繡。

張繡由此有了很好的結局。

或許是因為他給曹操的私人傷害太大,而結局又太好,所以,《魏略》引用了經不起推敲的流言來「塗改」了他的結局。

被輕視的張繡

曹操原本是極為輕視張繡的。

197年,曹操為消除腋腹之患,南征宛城張繡。

張繡當初跑到這邊來,本來就不是來「創業」的,他只是跟著叔叔張濟來「就食」,找東西吃的。

叔叔張濟在攻擊劉表的穰城時被滅,張繡接班。

劉表也不想和這些涼州人繼續拼下去,乾脆讓張繡進入宛城,供給他糧草,以他為北藩。

反正是來找吃的,吃誰的不是吃?張繡沒有抵抗,麻溜投降了。

輕易投降的人,歷來都是讓人瞧不起的。

曹操娶了張濟的遺孀。

曹操是個好色之徒,但絕不是一個管不住自己的人。他之所以急不可耐地娶張繡嬸嬸,不就是看不起人家嘛!

這還不算完。

張繡又收買張繡手下猛將胡車兒,有乾脆幹掉張繡的意思。

麻溜投降,換來的屈辱、危險,張繡當然要反抗!

張繡利用曹操的輕視,給了曹操刻骨銘心的記憶

曹操不是看不起我嗎?好!將計就計!

張繡在調防時,請求穿越曹操軍營。

曹操答應。

當時,軍隊在常規調動,沒有作戰任務時,甲胄、兵器是用車輛裝載的,士兵不執兵器、甲胄,沒有太大威脅。

旋即,張繡又表示:我們的車子太少了,裝不了那麼多甲胄。能不能讓我的士兵穿著甲胄行動?

曹操答應!

張繡剛剛投降曹操,要說曹操有多信任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曹操之所以一口答應張繡,唯一的解釋是:曹操根本看不起張繡,覺得這哥們沒種,不敢動他!

張繡有種!

在全副武裝的部隊進入曹營後,張繡立刻發動突然襲擊!

曹操猝不及防,右臂受傷,幸有典韋拼死相救才得脫。

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全部遇害,10歲的曹丕乘馬逃走。

愛將、長子、侄子被害,自己手上,曹操被自己輕視之人狠狠地傷了一把!

用能力贏得重視

儘管受了刻骨銘心的傷,曹操還是看不起張繡。

他總結時說:這一次的教訓是沒有留人質!大意了!

于是,曹操派出曹洪前去討伐張繡。

在曹家兄弟中,當時的曹洪是相對比較年輕,也不太成熟的一個。

所以,分兵時,對于稍微重視一點的對手,一般都是委派讓曹仁去幹。

派曹洪去*張繡,顯然是看不起張繡呀!

曹洪果然不行,被張繡所敗,退回葉。

張繡,有兩把刷子呀!

曹操自己來吧!

看不順眼,又吃不下

197年十一月,攜擊敗袁術之威,曹操親自來征。

劉表派出部將鄧濟據守湖陽,支援張繡。

張繡嚴陣以待,不好對付,「處四戰之地」的曹操耗不起,乾脆把氣撒在劉表援軍身上,攻取湖陽,俘虜鄧濟,撤軍!

198年三月,曹操再次來攻。

出兵前,荀攸已經認識到張繡不好搞,提出了建議:張繡比較能戰,劉表又給他供應軍糧,不好對付。我們急著去功,他們必然相互支援,我們先不去攻,他們必然分離,所以,暫緩出軍為好!

曹操不聽,一定要親手解決掉張繡。

弄了一個多月,曹操還是奈何不了張繡。

這時,曹操得知袁紹對漢獻帝感興趣,也決定撤軍。

劉表駐于曹軍退路必經之地安眾,張繡尾隨曹軍,曹操腹背受敵,只得將軍隊聚為一團,每日數裡,緩緩撤退,形勢危急。

幸虧曹操多謀,利用夜暗,挖掘地道,運走全部輜重,並埋伏奇兵,張繡中伏,大敗。

還沒完!

張繡敗後,對賈詡說:我不聽你的話,前去追擊,果然敗了!

賈詡說:現在去追,一定能贏!

張繡立刻追擊,果然取勝!

賈詡的解釋,給張繡的用兵才能做了個「定位」:你用兵不如曹操,但勝過曹軍其他將領。曹操初退,必然親自斷後,你去追,不能勝!曹操取勝後,必然留大將斷後,你去追,一定勝!

賈詡之言,一陣見*。

曹操雖強于張繡,但地處四戰之地,每次用兵都不從容,而派遣大將,則非張繡對手。

如此,曹操在一年半內三擊張繡,始終不能消滅張繡!

張繡呀,曹操看你不順眼,又吃不下你!

選擇曹操

曹操的主要對手畢竟是袁紹,跟張繡這麼搞下去始終不是個事,曹操只能採取非軍事手段解決。

由于張繡的位置離許昌極近,位置重要,因此,張繡成了曹操、袁紹爭相拉攏的對象。

賈詡認為:曹操志向遠大,不會和你計較私人恩怨的。現在看來,曹操比袁紹靠譜,選擇曹操吧!

張繡選擇了曹操。

曹操極為興奮,拉著張繡的手參加宴會,並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結為親家,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當初,張繡與曹操無仇,他麻溜投降曹操,曹操又是娶人家嬸嬸,又是拉攏人家大將,又是要除掉他。

如今,張繡與曹操可謂有深仇大恨,曹操卻如此待之。

尊嚴,是戰出來的!

好待遇,好結局

投靠曹操後,張繡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

官渡之戰,他力戰有功,被升為破羌將軍。

205年,張繡征袁譚有功,食邑增加到兩千戶!

當時,連年戰亂,天下戶口頓減,曹軍眾將的食邑沒有超過一千戶的!

可見張繡所得到的待遇之高!

207年,曹操征烏桓,招張繡前來。

張繡病歿于途中。

《魏略》流言

對于張繡之歿,《魏略》有一段經不起推敲的記載。

五官中郎將曹丕記恨當年之仇,對張繡說:你滅了我哥哥,有什麼臉面站在這裡?

張繡心不自安,自盡。

不過,這個記載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這個記載有事實性錯誤。

張繡之歿是在207年,而曹丕211年才出任五官中郎將。

曹丕直到210年才出仕,換而言之,在張繡歿時,曹丕尚未出仕。

其次,以常理而言,當時的曹丕,還不具備「嚇歿人」的條件。

當時,曹操矚意的繼承人不是曹丕、曹植,而是神童曹沖。

據《三國志.魏書二十》記載:曹操屢次對群臣提到,對曹沖「有欲傳後意」。

曹沖去世後,曹操對曹丕說: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

曹丕後來自己也承認:曹沖若在,他接不了班。

曹沖生病、去世皆在208年,所以,張繡去世時,曹沖仍然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因此,當時的曹丕,雖是曹操之子,但既不是官員,也不是曹操的繼承人,即便對張繡不滿,張繡又何至于自盡呢?

張泉之歿

張繡去世後,其子張泉嗣。

219年,魏諷叛亂,被留在鄴的曹丕鎮壓。

張泉受到牽連,被誅。

魏諷之亂,是當初荊州「降二代」及擁漢反曹勢力的一次大反撲。

事後,曹丕為剷除擁漢派的力量,進行了大清洗,連坐歿者數千人。就連曹操重臣鐘繇也受到牽連,被免官。

也就是說,張泉之歿,是曹丕對擁漢勢力,尤其荊州「降二代」的一次「無差別打擊」,談不上刻意為兄復仇。

總的來說,張繡的一生是彪悍的。

他原本早早歸降,但為曹操輕視,遂奮起反抗,給了曹操刻骨銘心的痛。

此後,經過幾次與曹操的大戰,他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贏得了曹操的尊敬。

曹操胸懷大志,放下私仇,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識曹公大志,果斷歸順,為之力戰,建立功勳,堪稱一段佳話。

至于曹丕逼其「自盡」,只是好事者的流言罷了。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