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史】漢文帝劉恒坐上皇位之後,全力剷除了呂雉黨羽,為何將張嫣留下
2022/01/28

張嫣是史上著名的「處女皇后」,也是著名「花神」。劉邦曾對大美女戚夫人說:你的美雖然無人能及,但是此女(張嫣)十年以後的美麗,不是你可以比的。

史料上是如何記載張嫣的呢?

「生而嫵媚」、「容貌娟秀絕世」、「善氣迎人,舉止端重」、「溫默貞靜,未嘗見齒,足不下閣」。

張嫣身高:漢尺七尺三寸,1.68米,劉盈比她高2寸多,也就是1.73米左右。

婚前體檢資料的描述:

引女嫣至密室,為之沐浴,詳視嫣之面格,長而略圓,潔白無瑕,兩頰豐腴,形如滿月 ;

蛾眉而鳳眼,龍准而蟬鬢,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顙廣圓,而光可鑒人;

厥胸平滿,厥肩圓正,厥背微厚,厥腰纖柔,肌理膩潔,肥瘠合度;

不痔不瘍,無黑子創陷及口鼻腋足諸私病 。

雖然張嫣美若天仙,但是劉恒並非因為其美貌才留下她,而是于情于理都不得不留下她。

西元前180年,呂後去世,此時呂氏一族已經把持了漢朝的最高權利。

年幼的皇帝在他們的掌控中,駐守長安城的軍隊在他們的掌握中,漢朝的軍政大權更是在他們的掌控中,文武百官要麼依附呂氏一族,要麼就成了擺設。

然而,僅僅過了兩個多月,開國功臣們便在太尉周勃的帶領下,奪取了長安城駐軍的指揮權,進而剷除了不可一世的呂氏一族。

接著在朝臣和劉姓宗室代表劉澤推舉下,當時的代王劉恒登基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劉恒在登基之前,還特意派人除掉了漢惠帝的幾個兒子,理由是他們並非漢惠帝親生的,而是呂後抱養的宮女之子。

由此可見,朝臣和劉恒對于呂氏一族的打擊是非常徹底的。然而,卻有一名女子成了例外,她在劉恒的眼皮底下生活了十幾年,得以善終,此女名叫張嫣。

張嫣何許人也?

張嫣,是呂後的親孫女。其母是呂後最疼愛的女兒魯元公主。

要說呂後有多疼愛魯元公主,看看齊王劉肥的遭遇就知道了。

呂後掌權後,大肆打壓劉姓諸侯王。本來呂後是想用毒酒除掉劉肥的,不過因為漢惠帝的阻撓,才使得劉肥逃過一劫,然而也被軟禁起來。

劉肥知道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呂後遲早還會再次對自己下手,于是主動出擊,請求將齊國的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做湯沐邑。

呂後一聽此事,非常高興,這一高興,竟然就把劉肥給放了。可見,呂後對自己這個女兒是多麼的疼愛。

而呂後對于自己孫女張嫣的疼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方面是因為她是魯元公主的女兒,有愛屋及烏的心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張嫣是個美人胚子,小時候就討人喜歡。

據說當初張嫣還小的時候,經常跟著母親魯元公主出入皇宮。每次劉邦看到她,都會讓戚夫人抱著她,並感歎,雖然戚夫人的美貌在當時可謂是驚為天人、無人可及,但是10年以後,張嫣的美貌必將超越戚夫人。

換位思考下,如果你疼愛的女兒生了這麼漂亮的一個閨女,你不喜歡就奇怪了。

不過,呂後表達喜愛的方式真的有些別致,這也導致了張嫣後來幾十年的生活並不幸福。

當漢惠帝繼承皇位,登基稱帝后,呂後竟然安排年僅11歲的張嫣嫁給漢惠帝。

雖然呂後的初衷是好的,既然自己的兒子成了世上最尊貴的男人,那麼就讓自己疼愛的孫女成為世上第二尊貴的女人好了,從此地位尊崇,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至于世上第一尊貴的女人是誰?當然是無冕女皇呂後自己了。

也不知道呂後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她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漢惠帝和張嫣年紀差距很有些大,兩人存在明顯的代溝,這樣的婚姻,註定無法獲得幸福。

而且當時張嫣那麼小,呂後卻猴急地希望她能給漢惠帝生個兒子,這不是胡鬧嘛。

果然,呂後嘗試了各種辦法,張嫣卻一直無法生下孩子。到了最後,強勢的呂後也只能認命,接受張嫣一時半會無法生下孩子這個現實。

不過,即使如此,呂後也沒有放棄要一個孫子的想法。既然生不下來,那麼乾脆自己造一個。

當時,由于朝政被呂後把持著,漢惠帝整天無所事事,只能徘徊于後宮之中,孩子自然少不了。

呂後一邊教張嫣假裝懷孕,同時派人將漢惠帝和宮女所生的孩子劉恭抱來,聲稱是張嫣的孩子,硬是製造出了一個嫡長孫。

後來,漢惠帝英年早逝,這個孩子便繼承了皇位,呂後繼續執掌朝政,而張嫣則由皇后升級成了皇太后,這大概是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后了。

再後來,呂氏一族滅亡,劉恒繼位。張嫣作為呂氏一族的核心成員,卻被放過一馬。在廢除了尊號後,被安置在北宮。

而所謂的北宮,則是未央宮後面的一處極為清靜的院落。清靜到一般沒人會來這地方,實際上和冷宮沒什麼區別了。

而張嫣就在這冷宮中度過了自己的餘生,除了身邊伺候她的幾個宮女、太監,她再也見不到任何其他人,也去不了其他地方。

漢文帝劉恒為何要放過張嫣?

劉恒之所以放過張嫣,是因為于情于理他都必須這麼做。

首先,劉恒沒有除掉張嫣的理由。

張嫣可是漢惠帝的皇后,他的地位可是板上釘釘的,不容置疑。

當初劉恒除掉漢惠帝的幾個兒子,找的理由是他們都不是漢惠帝親生的,是假的。

可見他不敢公然對漢惠帝的後代下手,那畢竟是前代皇帝的子孫,是自己的親戚。如果他敢直接出手,來自大臣和宗室的輿論壓力,足以讓他皇位不保。

而張嫣的皇后身份,比金子還真。加上她又沒有參與到呂氏一族的行動中去。如果劉恒想對她出手,面臨著在禮數和道義上都站不住腳的問題。

古代都講師出有名,很明顯,劉恒找不到這個「名」,只能放過張嫣。

其次,張嫣幫了劉恒和功臣們一個大忙,劉恒欠著張嫣的人情。

開國功臣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奪取長安城的兵權,消滅呂氏一族,一方面是掌管長安城南軍、北軍的呂祿、呂產太無能,另一方面則是當時身為皇太后的張嫣沒有出手阻止。

之前說了,呂後在世的時候,嫁給漢惠帝的張嫣,是世上第二尊貴的女人。而在呂後去世後,她則變成了世上最尊貴的女人。

當時身在皇宮中的張嫣,才是長安城中最有權勢的人。她完全可以以皇帝的名義重新奪回長安城的兵權,甚至將周勃等大臣革職。

可以說,只要她出手,功臣們根本沒機會除掉呂氏一族,那麼劉恒自然也就沒機會當上皇帝了。

而且在清除呂氏一族的過程中,呂產曾經想進宮,以幼帝的名義平叛。這裡卻發生了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呂產竟然被攔在了宮門外。

要知道,當時的皇宮中盡是呂氏的人,就連皇宮禁衛都是由呂氏族人掌管。按理說,呂產沒道理進不了宮門。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有人下令不讓他進去,而在宮中能下這種命令的,除了年幼的皇帝,就只有張嫣這個皇太后了。

幼帝太小了,什麼都不懂,就是個擺設,因此此時很可能是張嫣下的旨。

正是因為呂產被攔在宮門外,才被後來趕到的朱虛侯劉章率兵消滅,然後其掌管的南軍才被接管。

一旦呂產順利進入宮中,那事態的發展就不好說了。畢竟幼帝的聖旨加上呂產掌管的南軍,足以穩固住長安城的局勢,那時候,那些功臣們就該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根據史料記載,劉恒當時說張嫣有三大功勞:

第一,張嫣勸說呂後不要傷害代王劉恒,使劉恒保住了性命;

第二,張嫣勸說呂後不要誅滅功臣,使得功臣們在呂後離開後發起誅呂行動,從而奪回了劉氏江山;

第三,張嫣在呂產作亂時將宮門鑰匙給拿走了,為誅呂行動做出了突出貢獻。

雖然單獨看每件事,似乎沒什麼太大關聯,但最終成就劉恒當上大漢皇帝,因此劉恒才會放過張嫣的。

張嫣的結局。

而在此之前的誅呂行動中,張嫣的幾個哥哥因為被認作是呂氏一族的同黨,都被削去了爵位,但劉恒登基後重新封他們為侯, 尤其是張嫣的同母哥哥張偃,劉恒對他非常禮遇,封他為南宮侯,讓他成為張敖的正統後嗣

據記載,張嫣自從住到北宮之後,不問世事,也從不踏出宮門一步,而是無聲無息地生活著,前後長達十七年時間。

或許是早年嫁給劉盈的婚姻是極為不幸的, 所以她後來再也沒有嫁人了,一直是一個人生活

漢文帝后元元年(西元前163年)三月,張嫣因病于北宮離去,享年三十九歲(虛歲四十),與漢惠帝合葬在安陵,劉恒為她上諡號為「孝惠皇后」。

據說,張嫣去世後,宮女們在為她淨身入殮時,發現她到死都是冰晶玉潔的,她仍然保持處子之身,宮女們無不感到驚奇,也十分可憐她。

後既無骨肉懿親在側,小斂時,侍女為後沐浴,驗視後之下體,皆曰:「可憐哉,後真處*也。」

要知道,以張嫣的地位,想要得到男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她卻保持清白之身,簡直是出淤泥而不染,實在難能可貴。

後來,這個消息不知怎麼就傳到了民間,老百姓都非常憐憫和懷念她, 認為她既美如天仙又品格高潔,于是將她稱為花神,還為她修建了花神廟來祭奠她,一直到魏晉時期還有香火。

魏晉間,關中民祀後為蠶神,或祀為花神,多立廟焉。

AD
文章
圖集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