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真誠的文字,傾聽心底的聲音,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我是佩珊,陪你一起閲書、閱心、閱塵世的小編。
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說陽明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以下八句話,是王陽明畢生心血總結,句句開悟人性。認真讀一遍,或能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
人安有工夫說閑語,管閑事。
——《傳習錄·卷上·門人薛侃錄》
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臟在疼痛,注意力都被這種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閑說無意義的話和管無意義的事。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與其為周遭大小事操碎心,倒不如專注于眼前所熱愛之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傳習錄·卷上·門人陸澄錄》
以知為指導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脫離知的行則是盲動。同樣,以行驗證的知才是真知灼見,脫離行的知則是空知。
有了想要努力變更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再光說空話,而要盡快付諸行動,做實事才好。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傳習錄·卷下·門人黃以方錄》
驕傲自大是人生中最大的毛病,它足以影響你的人生。
「傲」與謙虛相反,與人交往不屑于與人為伍,學習上蔑視他人,似乎自己遠遠超乎他人,甚至圣人。所以陽明先生告誡「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做人不可有傲氣。
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
「一念開明」即思想上有真誠、善良的念頭;「反身而誠」是說,反躬自問,自己是真誠踏實的人。
如若真誠、善良是我的天性,那麼我必定要依著我的良知去行事,這樣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處的狀態。
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傳習錄·卷下·右南大吉錄》
傳授知識不追求數量與速度,只以使人精通與熟練掌握為貴。
古語云,「欲速則不達」,學習知識也一樣,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去專研與打磨。
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傳習錄·卷下·門人陳九川錄》
與朋友相處,彼此間應當少一點規勸指責,多一點開導鼓勵,如此才是正確的。
所謂「千金易得,知己難求。」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最痛苦、最需要時,出現在你的面前,幫助你,安慰你,和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你誤入歧途時,可以不考慮自身去開導你,對你知無不言的人。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王陽明
此心不動是指人的本身對外界的人、事、物不動心,心外無物。此心指知善知惡的良知之心。
真正的隨心而動,不過分執著,不局限條條框框,追求內心的真實想法,隨機而動,不過分追求成功。失之不悲,得之淡然!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傳習錄·卷下·門人黃省曾錄》
你沒有看到這朵花時,這朵花和你都處于寂靜無人知的狀態;當你來看這朵花時,此刻這朵花的明媚就生動地展現在你的眼前。
人,永遠是相互的!你若善良處世,自有善心回饋, 你若尊重他人,他人自會尊重你 。
愿你我,活得通透,舒展自己的生命,輕盈自己的靈魂。共同陪伴彼此的成長!